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让“美好江苏”深入人心论文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让“美好江苏”深入人心论文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让“美好江苏”深入人心

吴昌红

(新华日报全媒体国际传播部,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和声音更好地传递,是当今大外宣格局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共同使命。本文重点探讨了新的媒体格局下,地方媒体通过构建立体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国际外文媒体及新型媒体平台的联动与合作,大力提升江苏省在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国外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使“美好江苏”的形象深入人心。

关键词: 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社交媒体;美好江苏

一、引言

江苏是东部发达省份,媒体和信息资源发达。近年来,海外媒体竞相扩大与国内主流媒体特别是江苏媒体的合作,与新华日报社实施媒体联动,对江苏时事报道的权威性日益增强,使江苏高质量发展、强富美高、创新富民、“两聚一高”等要闻得到浓墨重彩式报道,江苏各界的创新实践和各地的人文风貌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得以精彩呈现。

财务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对企业审计工作的管理需要结合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以及企业自身财务现状,更精准、科学的去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尊重该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促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有效性。

二、海外华文媒体,关注江苏高质量发展

海外华文媒体是我国“大外宣”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近年来进一步得到增强,近年来,江苏借助在世界各大洲出版的华文报纸及它们的衍生电子媒体,将发生在省内的精彩故事及时传递到海外华人华侨身边,使“中国崛起” “美好江苏”的形象深入人心。

近年来,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江苏从制造业大省向智造业大省的转变,并对江苏在新经济形势下的“走出去战略”给予了极大关注,与新华日报社合作,相继推出了主题报道“海归,快向江苏看过来” “创新型经济在江苏” “江苏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 “40条激荡科技创新”等栏目,集中报道江苏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海外读者从中看到江苏各方面发展的活力。此外,对发生在江苏的重大活动,海外华文媒体也第一时间给予配合与支持,如2017年首届江苏发展大会、2019年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前后,美国《侨报》《欧洲时报》聚焦了国际神探李昌钰、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法拉利中国俱乐部主席朱裕华等数十位在江苏及海外创新创业的杰出人士,用他们的成功实践,为江苏的创业、投资环境“打CALL”,在海内外创业者中激起强烈反响,使他们更加关注江苏、关注中国的发展。

江苏文旅事业是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的重点领域。美国《侨报》从2014年起至今,陆续在固定版面的刊头位置开设“符号江苏” “外国人看江苏” “美好江苏” “水韵江苏”系列专栏,选择典型的江苏文化“符号”,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江苏美丽的风光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繁荣的社会生活,至今累计已刊登近千幅图片和说明。海外受众可以通过《侨报》及其新媒体,了解江苏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富饶物产和历史文化,虽然相隔甚远,但海外对南京明孝陵、苏州园林、常州的春秋淹城等江苏标志性文化旅游区并不陌生,对东台发绣、建湖杂技、扬州评话、淮海戏等传统工艺和非遗传承也兴趣盎然,江苏文旅风貌得到良好的展现与传播。

费米尔在他的《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一文中这样说:“任何一种翻译行为形式,包括翻译自身,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行为,正如它的名字所诠释的那样,任何行为都有主旨、目的”,“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译文,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要想创造出理想的翻译作品,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的功能”,从而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

《全北道民日报》开设有“韩国人在江苏”专栏,连续多年对学习、工作、生活在江苏的韩国人进行采访与报道,增强了中韩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互信。盐城是中国东部沿海新兴工商业城市,也是韩资企业投资热土。以起亚为代表的近400家韩资企业落户盐城,数千名韩国人在盐城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盐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4年1月起,韩国《全北道民日报》上开设“我与盐城的故事”专栏,总共推出21篇韩国人自己撰写的稿件,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反映韩国人在盐城经历的丰富人生。如《初识盐城盼精彩》一文,作者在描述了初来盐城的种种不适后,集中笔墨更多地感慨盐城人无论何时何处,对韩国人都分外友好,让她感到亲切、难忘。《在盐城过足美食瘾》讲述了一个留学生在盐城吃拉面炒年糕、紫菜卷、炸蔬菜等美食的“其乐无穷”的经历,读起来格外清新。李真熙是第一个在盐城开发区政府部门工作的韩国人,她的《盐城堪称韩中合作“机会之都”》一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韩近年来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

三、国外主流媒体,聚焦江苏经贸文化交流

《每日电讯报》是一份英国大开型报纸,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 本文的研究素材来源于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8日《每日电讯报》的新闻报道,共计27篇。 本文的研究选择以《每日电讯报》为例,一是因为它能够代表英国的主流媒体,二是它与《中国日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中国高度关注。

2019年也是江苏与全罗北道正式结好25周年。自两省道结好以来,双方的交流日益密切,合作成果丰硕,媒体间合作也结出硕果。自2006年起,新华日报与交往10多年的韩国《全北道民日报》结成战略同盟,用韩文报道“中国江苏”要闻,迄今刊出200多期江苏报道,不仅深化了全罗北道与江苏在新闻业的合作,更推动了中韩(盐城)产业园、新万金产业园等在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推动了两省道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策划重大主题、专题报道是党报主流媒体的强项,加强它的影响力则得益于有效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对媒体融合大趋势,新华日报社国际传播部积极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结合,除保留传统报纸媒体以文图为主的报道方式外,积极开辟和拓宽其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并在社交媒体运营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提供更多的视频、互动、直播等内容,使新闻呈现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该部门以JIANGSUNOW为主品牌,已创建同名交汇点频道、微信公众号、抖音、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关注人数不断上升。

4.正是由于该电磁阀在发动运转时始终处于通电状态,电磁阀内部的线圈会始终处于高温状态,所以电磁阀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而且很有可能虽然电阻测量正常,但是通电发热后内部出现开路或短路的故障,从而存储故障码。

2019年起,更多海外华文媒体加强了与江苏的联动,《加中时报》《环球华报》《华侨周报》等更是加强了对江苏要闻的采集与传播。同时,他们的社交媒体也越来越关注国内商旅与投资、就业等信息。同时,“以社交媒体为主体的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功能,正从构建中国国家海外形象扩展到满足海外当地华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因此,省级主流媒体在传播美好江苏形象的同时,更要注重信息的实用性,满足海外受众在“衣、食、住、行、游、学”等,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增加他们的获得感。

四、手段创新,增强国际传播社交属性

同时,排名韩国前四的世界级企业三星电子、LG集团、SK集团和现代汽车集团,在江苏投资较早、发展迅速。《全北道民日报》通过介绍这些知名韩企在江苏的发展情况、面临的一系列重要发展机遇,以及江苏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举措,有力推动了韩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在江苏投资发展的领域和版图,实现了共赢发展。

2019年5月,江苏省友好代表团对韩国进行访问,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韩国《中央日报》对此展开大篇幅报道,对韩国企业在江苏发展得到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肯定,高度评价了江苏的营商环境,表达了希望与江苏在智慧城市建设、经贸、文化等领域加强互惠合作,推动两省市关系迈上新台阶,不断充实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新华日报社国际传播部推出《“一带一路”江苏“漂流瓶”》大型全媒体行动,以随中欧中亚班列前往“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的实体“漂流瓶”,以及虚拟的网络“漂流瓶”小程序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向海内外传播“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江苏故事。漂流瓶从苏州出发,获得58次助力,经过沿途多个国家的流转,最终抵达终点连云港,行进中“一带一路”沿线发展故事,得以巧妙串联。该系列作品兼具文、图、音、视频,现场、人物、故事丰富,在活动开展的短短10余天内,全球共有10万名用户参与小程序接力,活动在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JIANGSUNOW英文频道、海外华文媒体和海外社交账号等多个平台联动进行实时中英文双语传播,精准传达了“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一举夺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

创新是新华报业集团开展国际传播的优良传统。此前在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集团六路记者穿越七十年,跨越四大洲七个国家展开报道,呈现了一组“正义之胜”全媒体集成产品,在集团各媒体平台呈现了7个H5产品,7个报纸专版和网页信息,并根据合作媒体需求,定向策划组织专题报道,分别登载了“珍珠港拒绝遗忘”(美国《侨报》),“正义之胜旗帜飘扬”(《欧洲时报》)、“日本岂能选择性失忆”(韩国《全北道民日报》)。该全媒体作品用“回眸历史” “记者手记” “延伸阅读” “同期声”等栏目交织历史与现在,线上下联动向海外传播,带有强烈历史纵深感的时事新闻,扩大了中国抗战胜利报道的传播效果,众望所归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

当前,国内主流媒体正深度推进媒体融合进程,如“通过用户劳动获得发展是工业生产转向信息劳动的新方式,媒介依赖职业劳动者(编辑、记者等)之外,还有依赖用户这种非职业劳动者获得发展的途径”,这也为国内主流媒体开展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结束语

“在信息传播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传媒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愈来愈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媒体融合时代到来,主流媒体必须熟练运用全新的理念、话语方式和技术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构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舆论环境,打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康杰,王冰.社交媒体视角下海外华媒传播场域的嬗变[J].对外传播,2018(8).

[2]郑忠明,江作苏.网络用户劳动与媒介资本价值[J].新闻记者,2015(9).

[3]郑天亮.华人形象塑造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新闻战线,2012(10).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2019)24-0001-02

作者简介: 吴昌红,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媒体建设与运营等。

标签:;  ;  ;  ;  ;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让“美好江苏”深入人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