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群

浅论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群

刘群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409800

【摘要】当今社会,创新俨然已经成了高精尖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创新是对精华的萃取,创新是对陈规的抨击,创新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语文教学上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本文将依据实际教学经历,根据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一套系统地、规范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80-01

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段,尤其是语文上的创新,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所以,我国也在逐步重视起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也一直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用探究式教育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学会独立思考,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大多数教师都习惯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用灌输式教育替代探究式教育,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将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

二、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

在进行创新能力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模式切勿过于单一化,教师只专注于讲课,很难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联系,这样的教学状态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无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多多利用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来让课堂丰富多彩。例如教学文章《荆轲刺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播放古装剧中改编此段剧情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现代人的当代戏剧演绎来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到文章中荆轲与高渐离别离之时“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豪情。通过视频的媒介教师能以超越口头叙述的方法更加真实,更加直观地让学生学习课文,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具有足够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用当代的戏剧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所讲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性地采用其他教学渠道,例如传统戏剧和民俗乐曲等,还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知识,又帮助传播传统文化,让学生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学习,拓宽知识面。

三、让学生通过分享学习经验而互相促进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让学生习惯于用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作为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经验的方法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具体实施方式上,教师可以定期性地帮助学生开一个学习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学习中得到的经验或者心得总结分享出来,如果有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小窍门也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分享自己的心得。

四、让学生慢慢学会创新

现代社会不缺机械重复的高手,最缺的是有点子、有创意的人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高中生的心智渐渐发育成熟,又生于这个网络时代,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同时,信息和知识储备量也越来越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也是因为在网络时代,很多问题的答案来得太容易,网络信息量好比浪潮,一波覆盖一波,各种平台呈现出来的观点和看法,也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高中生也被波及,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的独创性。

语文教师的职能之一,就是利用“花样作业”锻炼学生的头脑,开出属于自己的花。重新拟题,还是以《在酒楼上》为例,笔者曾经让学生给课文重新拟题,从以下拟题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内在潜能是无穷的:《雪地梅花》、《那些年我们的谈话》、《又见吕维甫》、《最后的知识分子》、《重逢在酒楼》等。题目中不仅蕴含着小说内容,也参入了“作者”的感情,这对理解小说主题十分有帮助。可见,学生创新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教师去发掘。

续写故事。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小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续写故事,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动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独创思维。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跳脱出教材。如给小说《祝福》续写500字,有的学生写了“我”被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震撼后,改变了懦弱性格,积极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去,为解救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而奋斗;也有的学生发挥想象,写了柳妈和祥林嫂婆婆的命运;还有的学生写了鲁镇受到了革命的冲击,鲁四老爷一家衰败的结局等。在一系列的续写中,学生的情感有了代入感,学生的思想再一次被冲击,这种创新的能力是不容教师小觑的。

五、鼓励——让学生爱上创新

教师对学生的所有创新意识都应该有效积极地保护和鼓励。教师可以建立奖励机制,笔者曾经把学生的“作品”不定期地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再配上教师的评语,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刊印字,白纸黑字地“发表”了,那份激动和信心不言而喻。教师一点点用心的举措,大大地燃起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小小“作家”,真是“功德无量”。

在网络时代,手机、电脑都是教师的武器。笔者也曾经把学生演讲拍成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把学生举行辩论赛的精彩对话录制下来,做成PPT。有些照片和视频也可以通过家校通、微信班级群、微博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和家长都能看到,并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得到了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认可和鼓舞,其内心的满足感和自信心陡然倍增。板报张贴、奖品鼓励、颁发奖状等,让学生获得认可,积累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特魅力,让他们越来越勇敢,思维越来越活跃,从而形成创新的精神。

教师赞许的眼神、竖起的拇指、适时的鼓掌、热情的表扬都是积极可取的保护手段,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养成不迎合不附和的思考习惯,从而在创新过程中,爱上“创作”,大胆发现,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敢做,勇于去做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还可以通过马云、刘强东等当下名人的事例,激励学生眼光要放长远,思维要开阔,做一个富有胆略、“狂”一点的年轻人。

总之,教学比比皆是,智慧无处不飞花。教师也要迎上时代潮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做使命,这才符合新时代下大国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徐晓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6).

[2]肖吉书.浅谈高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魅力中国,2017(41).

论文作者:刘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浅论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