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十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05)12-0004-08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含对发展本质、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展观也在不断向科学方向演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为根据,经历了一个从侧重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以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为基础的,也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和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具体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列举了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
关于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是相对立的:邓小平的发展理论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则讲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主张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科学发展观则主张共同富裕,等等。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断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初党内及社会上尚存在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认识提出来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应该看到,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单纯地强调经济建设。他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中,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张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要使这部分人、这部分地区能够对其他人、其他地区产生示范效应,带动他们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在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中,经济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
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关系,必须看到: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则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如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不协调的问题,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后出现的贫富悬殊问题,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等,究竟“怎样发展”才能卓有成效等而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探索。因此,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发展理论都是基于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还有的同志从发展观没有“新”“旧”之分的角度提出,把科学发展观称为“新发展观”是不妥的。这一观点承认科学发展观是对现有发展观的一种创新,是和邓小平的发展理论一脉相承的,但认为不应该把科学发展观看成是一种“新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一种“新发展观”,就在于它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在于它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就在于它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不能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观”而割裂其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承接关系,乃至否定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有的同志认为,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但是其表现形式,特别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物质产品大为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因而矛盾更多是由于现行利益格局失衡而引起的。因此,应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即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虽然作者本意并非要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这种“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的提法,可能会使人误以为经济建设不再居于“中心”地位。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非是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以及其他一切方面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1](P776)当然,经济发展也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也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只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看到,科学发展观决不是要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适应新的情况,对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作出必要的调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当然是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也不能放松。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的最核心、最基本内容,没有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我国理论界有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3%,中国年增长率为8%,那么中国就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增长率为4%,中国增长率为7%,那么中国则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可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在当前无论如何是不能改变的。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对立的。
三、关于“以人为本”中的“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的同志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个普遍性的概念,“是指任何一个现实的、有自然生命的、从事着实际活动的个人”。“‘以人为本’中的‘人’,没有社会身份、不分社会等级,没有‘官’‘民’区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中‘人’这个主体,是指任何一个人而言的,是所有的人。换句话说,只要是人,我们就必须把他作为人来对待。”[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与物质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体的“人”,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这样,这个“人”就是现实的,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的,它是对人的本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是要正确处理人的主体地位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因此,“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就是人民本位主义,或者说人民利益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最高目标。[3]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正是强调了人的多种价值要求,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的实现,以及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强调了人民群众都能实现多种价值需求,都能提高自身的价值,这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4]如果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理解成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各种社会关系、超越现实的抽象的人,那无疑是与马克思主义相悖的。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含义是一致的,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因此,“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
在对全面发展的理解中,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是眉毛胡子一把抓。”[6]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片面畸形的发展而言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内容上的全面,还指地域和群体上的全面。全面发展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抓住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矛盾和主要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这就决定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有些方面如解决“三农”问题、西部经济发展问题,过去可能不是重点,但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必然要成为当前发展中的重点,如果我们不予以足够重视,就有可能影响整体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推进城乡、区域等全面而协调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重点论”与“全面论”的结合。如何处理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呢?全面发展是以重点发展为基础的,没有重点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发展的重点,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也都必须追求全面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重点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不仅重视物质文明,而且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重视经济发展,而且要重视社会进步;不仅重视城市发展,而且要重视农村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并不是否定重点发展。在我们发展经济的现实中,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各种社会利益矛盾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在确立全面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重点发展。例如,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实施了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政策;后来又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政策。这既反映我们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也说明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决定木桶盛水量的,不是围起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无疑,与宏观经济、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那块“短板”;与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那块“短板”。所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了重点发展。
五、关于协调发展与“平均发展”
对于协调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说:“我不赞成‘杀富济贫’、‘压快拉慢’,中国吃平均发展的大锅饭的苦头已经太久了”。这个私营企业老板担心当地政府会出台一项政策,“命令”所有的企业都到西部去投资,以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在当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用‘协调’之名,行‘平均’之实,使‘协调发展’成为新的不公平发展。”[7]发展起点的不平衡,比如区域资源条件的优劣、主体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发展机遇的偶然性,都会产生结果上的不平衡,出现有的地区发展快一点、有的社会群体发展好一些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协调发展不能绝对否认差别,协调发展是建立在有差别的基础之上的,离开合理的差别,就不会有有效的协调。
一般来说,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总是表现为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既要反对一些人借口不平衡是绝对的而不去做积极平衡的努力,在发展中放弃协调和统筹;又要反对片面追求僵死的绝对平衡,“杀富济贫”、“压快拉慢”。应该认识到,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会影响更大系统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二是由于地区资源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地区差距扩大;三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发展,包括文教卫生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必须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必须澄清协调发展就是平均发展的认识。我们讲城乡协调就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们讲区域协调就是构建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协调决不是“一刀切”、“齐步走”,不是简单地在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富裕人群和贫困人群之间进行平调,而是着眼于弥补薄弱环节,为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种日趋扩大的状况,影响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但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并不是放慢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更不是抑制东部地区的发展搞平均化,而是要在继续发展东部地区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六、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现阶段什么都别干”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有的同志虽然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却存有疑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但这不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吗?既然如此,干脆就什么都别干了,这样保证不会破坏环境、不会浪费资源。”[6]这是不正确的认识。
从历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一度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把财富增长速度看作衡量发展的基本尺度。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是社会问题却可能随之而来,社会矛盾则日益凸显。1972年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使人类对发展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是肯定发展的,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人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我国每年沙化土地面积从10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1980年我国人均耕地近2亩,2003年减少到1.43亩,在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最近几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8]
可持续发展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首先,我国的人均资源少。据世界银行综合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计算的人均财富,中国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其次,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过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我国创造每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可持续发展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同时又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针对有的同志的疑虑,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不能害怕污染而什么都不做了,要坚持边发展、边治理,同时坚决放弃那些对环境会造成无法弥补损失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什么都别干,而是要选择那些污染小、可治理的方案,追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七、关于统筹发展与“放慢发展速度”
“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一位领导干部说:“这么些年,我们这些领导干部早就习惯‘单打一’了,现在讲统筹兼顾,一下背着这么多的包袱,拖家带口赶路,只能步履蹒跚。发展速度肯定要降下来。”[6]还有一种倾向性的认识,就是把统筹发展与发展速度简单地对立起来,认为讲统筹发展就是不要速度,在发展政策上要急刹车、硬着陆。
“发展能快就不要慢”。这是邓小平总结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经验提出的一个正确命题。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是倒退,发展得不快就是落后。况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发展。如果没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许多问题解决不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GDP从1980年的250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000美元,使我国建立起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是,“欲速则不达”,要想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把握好发展节奏和步伐也不行,不照顾到影响发展的方方面面更不行。尤其现阶段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已经累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通盘的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任何方面“单兵突进”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积累的财富,而且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主要关心收入的增加、物质财富的丰裕,而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会考虑生活质量的整体改善。所以,统筹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并不是放慢发展速度。我们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为此,必须认真贯彻“五个统筹”的思想。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二是要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三是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四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五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关于政绩观与“政绩工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杜绝政绩工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但在现实中,有人却认为,“不招商引资,乡镇就没有发展前途了”。“一些乡镇企业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一切围绕项目转’、‘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干部忙于招商引资,不少农村出现了公益事业没人管、农民遇事找不到人的情况”。[9]有些领导干部认为,“高速增长,漂亮广场,巨大塑像,上级和外商看了赏心悦目,这也都是好统计的科目,当时全国都在搞,搞了这些的许多人都升官了,现在一说转变政绩观,难道说这些就不算政绩了?”[6]
有些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评价政绩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惯于作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追求轰动效应;甚至虚张声势,对经济发展指标“注水”造假,搞攀比,搞“数字政绩”;重“显绩”,轻“潜绩”,重近期效果,急于短期出政绩,轻长远利益,片面追求GDP增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科学的政绩观相配套,也就是要弄清什么是政绩、为什么要政绩、为了谁创造政绩、如何评价政绩。
如果政绩变成前任举债、下任还钱的形象工程,变成本地区享受收益、相邻地区承担成本的地方保护主义,变成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那么就不能称其为政绩了。真正的政绩要有群众观点,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真正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考虑创造政绩的人能得到什么;真正的政绩要有发展观点,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而不是我达目的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真正的政绩要有实践观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为了好看的报表和漂亮的汇报;真正的政绩要把“显政绩”与“潜政绩”统一起来,既要有“看得见的成果”,更要有群众切身感受到的“看不见的成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干部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在实践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只有从中国实际出发转变政府职能,才能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一是要以每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可持续发展水平、共同富裕程度作为考核指标,以综合指标代替经济单项指标;二是要放弃传统的发展目标,把评价的主体从以上为主转变为以下为主,关键看人民是否满意;三是要从注重短期利益向重视长远利益转变,把职能定位在为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关心低收入者、贫困人口,统筹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10]这个讲话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方向。
九、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机制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着口头拥护科学发展观、实际行动却排斥科学发展观的倾向。江苏一家化工企业老板坦言:“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非常及时、必要,但就我们这个行业而言,污染问题很难一下子解决。目前企业竞争很激烈,实现的利润相当程度上是靠降低治污标准或者根本不治污实现的。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温饱就很难顾环保。”[11]
类似于这家企业老板那样对科学发展观叶公好龙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大量存在。例如,在煤矿开采问题上,黑矿问题非常严重。《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13期有报道,在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后沟村北地沟山,几乎每隔30米就有一个黑矿口,附近两座小山上至少有300个黑矿。“有些黑矿名义上是村民或外来户的,实际是县政府一些领导干部撑着”。[12]西部地区的一些政府也在利益的驱动下筑巢引“污”,“一些地方高能耗工业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甚至前些年因市场不景气一度关闭的规模小、污染重的小电石、小硅铁工厂也开始死灰复燃。”[13]上述事实表明,公开反对科学发展观的声音虽然没有,但这并不表明科学发展观已经树立起来、落实下去。
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能只是使科学发展观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深入人心,落实在行动上。只有全体人民都真正地了解了科学发展观、掌握了科学发展观,才能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也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古人讲:“知之非艰,行之唯难。”正确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看在过去的工作中,哪些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哪些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哪些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策取向上还需要作哪些改变?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14](P8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建议》还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必须要针对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否则就只是一句空话。
十、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如何看待GDP增长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系统集成。它的提出使人们看到了GDP的局限,但并不是不要GDP了。一位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的领导干部说:“我早就对以GDP论英雄的观念提出过意见。前两年,拼命与其他地区比试经济增长率,但这里面有多少水分?有多少虚报?2002年就说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了,可西部照样穷。现在,至少我们这里用不着拼命搞GDP了,压在肩上的这一担子可以放下了。”[6],这里可能存在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某些误解。一方面,GDP在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中仍然是一个重要指标,只是我们应该注意,不能只抓GDP而忽略社会生活的指标;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GDP核算制度,我们要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认识,要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列宁曾经说过:任何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15](P257)
GDP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GDP指标是我国在借鉴世界各国的统计理论及其方法中引进的,这比起原来使用的GNP指标前进了一大步。GDP作为统计手段、统计工具,和其他任何统计工具一样,也存在不足,这是必然的。GDP指标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而反映的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必然会造成经济、社会的不协调、不平衡。为弥补这一指标的不足,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两个新指标,一个是综合发展指标,包括16项内容,反映的内容比较全面;另一个是联合国开发署在每年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个小指标:预期寿命、社会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反映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在我国理论界,现在也有人提出了绿色GDP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绿色GDP就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即GGDP。绿色GDP可以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一指标还需要根据现实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建立起能够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存状况(包括教育、就业、健康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研究相应的计算方法。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正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以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由此可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是不重视GDP,更不是要抛弃GDP,而是要以GDP为基础不断充实和完善衡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