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五行学说 五脏理论 中医治法 小儿喘证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YS
支气管哮喘,中医称之为喘证,为呼吸系统多发病。就哮喘发病率及患病率而言,好发人群仍是儿童。据此,治疗和预防小儿喘证对减少成人哮喘有着重要意义[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宝藏,善于从整体出发进行调理及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等思想,将会对小儿喘证的治疗和防治发挥一定的作用。
著名医家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提到“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因此合称为哮喘。临床发作以喘息急促,气短,时有喉间哮鸣音,更为严重的有平躺不能,嘴唇青紫为特点。通常是因为感受花粉等刺激物导致过敏,或情绪过激所引发,常在夜半至清晨发作或加剧。有时患儿在无刺激物刺激的前提下也不会诱发。由此可见,导致喘证发作有内外因两重因素,而内因更为重要。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因可归结于先天禀赋异常,孩童时期身体各脏腑的结构与功能都是脆弱和稚嫩的的,这就更易遭受到外邪的侵袭或邪自内生。而五脏之中又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稚嫩,肺脏有痰湿为患,因此成为喘证发作之根源。人体的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来完成,肺为水上之源,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肾主水。若三脏功能异常,水液代谢紊乱,痰浊等就会由内而生。最常见为外邪首先经皮毛或口鼻犯肺,导致水液不能运化,痰浊内生。也可因饮食不当致脾气虚弱导致为胃行其津液功能不足,遂凝结成痰,根据五行理论,土为金之母,母病及子导致肺脏受损。肾气亏损,也能使水湿上化为痰影响肺脏。各种因素导致运化水液功能失常,进而形成痰湿病理物质,影响肺脏功能,从而引发哮喘发作及反复不愈。[₃]
1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原则,也是核心要求。喘证在临证时根据其症状及轻重程度分为发作期、迁延期与缓解期三个时期。本病因病因复杂,病程长,难以短时间治愈故应长时间,规律治疗。尤其在缓解期时,应着重调理五脏,使五脏功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发作次数。此外,喘证属于顽疾,治疗周期长,应采取多种办法综合治疗。下面重点介绍中药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2发作期
风寒束肺
此证型多数因感受寒邪而诱发,多伴有咳痰,质稀,色白,身体怕冷等寒邪束肺等表现。应以散外寒兼温肺为主。方选小青龙汤。
痰热阻肺
本证多为外邪入里化热,触动肺积藏之伏痰,痰与热相搏结。以身热咳喘,甚有鼻翼煽动为主症,伴有黄痰质稠,汗出,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一派热像。治法当清热化痰平喘,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化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外寒内热
外寒是因为感受寒邪,内热多因先天为痰热体质,内外合邪,引发本病。临床见恶寒怕冷,喷嚏,鼻涕等外寒症状加之口渴,痰粘稠,便秘等内热症状。此时宜表里双解,解外表寒邪清内里热。方选大青龙汤。
3迁延期
风痰内蕴,肺脾气虚
此证型多见于先天肺和脾功能不足,导致咳喘多次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患儿,表现为咳喘减少,严重程度较轻,但易反复,兼见面色少华,神疲纳呆食少。当补益肺脾兼祛痰,方选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风痰内蕴,脾肾亏虚
多见于肾气不足的小儿,病机为上实下虚。临床表现为小孩生长发育较同龄孩子缓慢,咳喘多为虚喘,痰量较多质稀,色白,喜遗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以补肾纳气平喘为法。方选苏子降气汤加减。
4 缓解期
肺脾气虚
见于反复外感,导致外表不固,以气短自汗,咳喘无力,便溏腹胀,舌质淡胖,脉细软为主。应以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主。方选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脾肾阳虚
阳虚则寒,则可见一派虚寒清冷之象,咳喘无力,脸色恍白,形寒肢冷,大便稀溏,五更泄泻,舌淡,脉弱。应以温脾肾之阳为主,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肺肾阴虚
多见于小儿咳喘日久,损耗肺阴,日久累及于肾。症见于咳喘无力,体型消瘦,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以滋养肺肾之阴为治法。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化裁。
此外除了中药治疗之外在小儿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应酌情配合针灸治疗,实证取定喘、天突、内关止咳平喘。虚证取肺腧、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每次选穴不宜过多,两三穴为宜,以增强疗效。
小儿哮喘虽属于肺系疾病,但如果临床应用时只拘泥于治疗和调整肺脏,只会收效甚微。人体的五脏六腑不仅生理上相互关联,而且病理上也会影响,其余四脏发生虚实寒热改变同样会影响到肺脏影响其功能,从而引发喘证发生。因此在治疗上从五脏着手,辨其虚实寒热,因证施治,自会收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杨文. 哮喘的发病率与患病率[CP/OL],2010-01-01
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8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08
论文作者:卢欢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咳喘论文; 小儿论文; 肺脏论文; 哮喘论文; 功能论文; 内热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