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论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论文

厉以宁论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论文

厉以宁谈企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我认为这首先要涉及到两个经济学上的难题,一个是公平,一个是效率。对于什么叫“公平”,经济学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平均分配。当然这种解释,只有在极特殊条件下才是对的。比如闹水荒时,不管你是什么人,这时规定每人每天只给一盆水,就是公平的。因为这是以维持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依据的,而这种标准决定了每个人之间没有差别。这在遇到战争、灾害时表现最明显。

第二种,是机会均等。所谓机会均等,就是起点均等,即是说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竞赛,而最后的差异只是竞争的结果。这种解释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其实也有毛病。比如,我们真能做到让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吗?比方说同样是考上北大,他在城市,父母都是博士;我生在农村,家里全是文盲,肯定我付出的代价要比他大好几倍。我们之间的起跑线怎么平等?

第三种,是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这种解释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差距,只要是合理的。问题是在于对“合理”又如何解释?于是我们以前的做法就是参照历史。

应该说,这三种解释都有局限性的。那会不会存在第四种解释呢?有的,这就是:公平来自认同感。

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体会。比如一家有三个孩子,老大正赶上困难时期,家里只能供他读完中学;老二呢,赶上改革了,家里宽裕了,他读完了大学;老三更幸运,还能够出国留学。那你说这哥仨现在一碰头,会觉得父母不公平吗?不会。因为他们对这些能够认同,所以就会觉得公平。同样,原来生活困难时,我们通常是老大穿新衣,老二穿老大穿过的旧衣,而老三就经常要穿打补丁的了,这时他们也不会觉得不公平。

所以,我认为建立企业文化的本质就应该是培育认同感。有了认同感,所有员工与企业就可以共患难。

那么怎么理解“效率”呢?

第一种,就是指生产效率。这是最传统的理解。

第二种,发展为对所有生产资源进行配置的效率。

第三种,是我同意的一种理解,就是“宽容与和解产生效率”。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经常发洪水,那么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与洪水的斗争促成了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体制,这是不对的。其实治水留给中国的遗产是“疏导”,大禹靠疏导治水深入民心就是一个证明。而“疏导”,就意味着“宽容”。对宽容的意义,我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因为宗教不同的原因,犹太人在欧洲各国都是受排斥的。他们不能从政,不能与外族通婚,很多领域都受歧视,而只能经商,然而挣了钱又都被没收了。但是越排挤,犹太人在欧洲反而越报团儿,越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而在唐宋时,河南开封也有很多犹太人,但因为中国人对不同宗教的宽容,他们可以当官,可以与汉人通婚,不受任何歧视。结果呢?今天我们已经根本找不到河南的犹太人了,因为他们已经完全与汉族融合在一起了。

所以说,“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物质技术基础产生的是常规效率,但道德基础则能够产生超常规效率,比如战争中的同仇敌忾,以及灾难中的凝聚力。因此,我们不能小看道德基础的作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认同带来了公平,宽容产生了效率。而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所以,企业文化应建立在认同与宽容这两个基础之上。

标签:;  ;  

厉以宁论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