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来”“去”二字研究综述论文_姚宇航

(北京语言大学,100083)

摘要:“来/去”二字在汉语词汇研究中常常作为对应词出现,这是因为二者虽然词典本义相差较大甚至相反,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可以表达相同的动作结果。目前国内对“来/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上,本文结合自己的思考,对这一领域的现有研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范畴、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来进行综述。

关键词:“来”“去”,趋向动词,主观范畴,客观范畴,语义,语用

“来/去”均为动词,这是毫无争议的,但具体划分到动词下的哪个小类则存在一些分歧。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单用的“来/去”是动作动词,附着在动词之后的才是趋向动词,如《运动动词“来/去”的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件》①单把作为运动动词的“来/去”拿出来分析。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则是统一看成趋向动词,“他们一方面说单用的‘来’‘去’不是趋向动词,同时又承认‘趋向动词可以在句子里做主要动词’,或者说能‘单独作谓语’,这本身就是个矛盾的说法。”②。本文认同后者看法,即对“来/去”二字不区分是否单用统一看成趋向动词,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范畴、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来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

一.客观范畴

目前学界的共识是不能单纯地认为用“来”时移动方向是向着说话的人,用“去”时移动方向是背着说话的人的。如“吃下去”不能说成“吃下来”③。“她来了一封信”可以理解为“她给我寄了一封信”②。

张发明(1981)在对参照物做了细致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语料对“来/去”的方向性进行了探讨,得到这样的结论:“来”只表示朝向参照物的方向(女儿向他跑来)。“去”可以表示两个方向,“去1”表示朝向参照物的方向(女儿向他跑去),“去2”表示背离参照物的方向(我自己去了)。二者的区别是:“去1”一般说来有固定的目的地,在句中都明确地指出来,而且这目的地也就是方向的参照物,(她跑去商店了);“去2”没有固定的目的地,以出发点为方向的参照物(她不想去)。

“来”和“去1”的区别,体现在叙事中心和描写角度上。当参照物是叙述中心或从参照物的角度描写时用“来”, 反之则用“去1”。例如“女儿朝他跑去”和“女儿朝他跑来”两句话中,用“来”是以“他”为叙述中心或从“他”的角度来描写,而用“去”的叙事中心和描写角度则是女儿。

总结来说,在“来/去”的选择上,一级考虑因素是参照物、方向,二级因素是叙事中心和描写角度。张发明的“来/去”选择体系虽然提出较早,但较为科学,此后的研究虽然视角和方法多有不同,但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不与这一体系相悖。

二.主观范畴

主观范畴是与说话人态度有关的语义范畴。马庆株(1997)③提出,“来”、“去”分别与主观上可见不可见、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关,“来”与目击相联系,“去”与消耗义有关,消耗义由不可见义和不可感知义引申出来。如“吃下去一口袋粮食”“花出去八百块”。当动作造成可见结果的动词,后面出现“来”;反之,后面出现“去”。如“他把电报拿来了”和“他把电报拿去了”,后者对结果的判断显然表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

说话人主观态度体现得更为明显的的,是“来”在感情色彩上的“亲近义”或“移情”。《围城》中有这样一段:辛楣在电话里说,“哙,老方呀,……我们做客人的身上没带钱,扣在咖啡馆里等你来救命呢?”鸿渐忍不住笑道:我就来了。“来”的这一用法在语用学中通常被解释为“礼貌的方位转移”或者说是一种移情,即说话人把参照点转移到听话人所处的方位上去了①。再比如“我明天来你家”和“我明天去你家”,前者明显表现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亲近和移情倾向。

此外,主观范畴还体现在一种“以家宅为基础”的“来”的用法上④。即说话者对某一处所的情感认同。如“程老师明天要来我们学校做讲座,可惜我那个时间不在学校”这句话,说话者可能说话时也不在自己的学校,但仍然可以使用“来”,因为说话者对“自己”与“学校”的关系上有着情感上的同一关系。

三.语义角度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来”“去”的语义分析》(2010)⑤一文是语义角度的代表作,姜南秀从认知语法学的角度对“来”“去”进行基本空间语义的认识分析,将“来”和“去”看作动态的空间位移过程,趋向过程涉及起点 A 、位移轨迹 B和趋向 箭头、终点 C,通过图示法对“来/去”的路径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空间语义特征:

“-”表示不确定,“+(隐) ”表示隐性存在

“来/去”本身在空间语义的表达上的区别为:“来”的参照点是终点C ,所以“来”的起点是不定的,它的终点是有定的、隐性的,它所表现出的图形是聚焦式的,它的位移方向性是明确的,突出了终点,包含“到达终点”的语义。相对,“去”的参照点是起点A ,所以“去”的起点是有定的、隐性的,它的终点是不定的,它表现出的图形是发散式的,它的位移方向性是不明确的,只是突出了起点。

四.语用角度

有关“来/去”的语用问题,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在“空间/方位指示”的范畴下进行的,如齐沪扬(1996)⑥、左思民(2000⑦)、索振羽(2000)⑧等,并且多是仿照国外一些学者对 come / go 的研究展开的。文旭(2007)基于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构建了一个“运动事件描写框架”------运动事件框架、认知主体、认知辖域、参照点,对“来/去”的典型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件进行分析,得到“来”的典型用法:以“说话人所在的方位为参照点”;“去”的典型用法:以“听话人所在的方位为参照点”。

另外还有一些差别:使用“来”时,通常会突显运动事件中的“目标”,但使用“去”时, 通常会突显“源点”。“来”暗示着运动的目标是已知的,但“去”却不受这种限制。这两点与姜南秀从语义角度分析出来的结论相吻合。

结语

本文谨对“来”“去”的区别和联系,或者说在选择使用上做出了梳理和归纳,并加之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可以看到,前人已对“来/去”在客观和主观范畴,语义和语用角度都进行了分析。目前局限是各家分析方法不一,如在参照物的选择上,就有说话人/听话人,起点/终点,主观/客观这些说法,辨析体系上没有定论,但也体现了汉语词汇分析的复杂性与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文旭,运动动词“来/去”的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9-2

[2]张发明,趋向动词“来”“去”新议,[J],《四平师院学报》,1981.(3)

[3]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语文研究》,1997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姜南秀,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来”“去”的语义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26-1

[6]齐沪扬,空间移位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4):5463

[7]左思民,《汉语语用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姚宇航(1996年—),女,汉族,辽宁,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论文作者:姚宇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汉语动词“来”“去”二字研究综述论文_姚宇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