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妙锋[1]2004年在《南欧丹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等13 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离体生测与盆栽实验相结合的测定方法,主要对南欧丹参抑菌活性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果。1.石油醚为提取南欧丹参花活性成分的最佳溶剂,石油醚提取物在离体条件下能显着抑制多种供试真菌菌丝的生长,在500?g·mL-1 供试浓度下,其对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等6 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2.7%、72.5%、90.6%、79.8%、74.1%、80.9%。经毒力测定,南欧丹参花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好,EC50分别为77.20、26.98、58.07 ?g·mL-1。在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南欧丹参花提取物对供试的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很低。2.南欧丹参种子及茎叶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小麦根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在盆栽试验中,南欧丹参花石油醚提取物在1000?g·mL-1 的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保护效果为94.94%,治疗效果为84.21%。4.采用薄层层析、逐级柱层析及生物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活性追踪方法,对南欧丹参花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从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 个化合物,即NW1、NW2、NW3、NW4,经1H NMR、13C NMR 和DEPT 等波谱分析,鉴定NW1 为香紫苏醇、NW2 为β-谷甾醇、NW3 为正叁十二烷、NW4 为长链脂肪酸,其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5.香紫苏醇是主要活性成分。对油菜菌核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7.25、11.45、63.57、8.69?g·mL-1;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较低;在1000?g·mL-1 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86.4%,治疗效果为94.7%。6.β-谷甾醇没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正叁十二烷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好,500?g·mL-1 浓度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2.3%;长链脂肪酸500?g·mL-1 浓度下对苹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5.4%、90.2%、75.3%。1000?g·mL-1 浓度下二者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0%。
梁倩[2]2008年在《金银花、丹参花的GC和HPLC指纹图谱构建》文中指出色谱指纹图谱能全面地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体现其内在的整体质量,可以弥补过去只对少数成分控制质量的弊端,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质量控制模式,其独特的优势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的手段。这对药用植物的鉴定、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的建设、选择优良种质资源、评价药材的道地性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极为有用。本研究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以及GC-MS分析技术,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金银花和丹参花挥发油、提取物进行综合分析,建立金银花和丹参花的指纹图谱。相关结果如下:1.金银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GC法对10个不同产地的金银花挥发油进行分析,建立了GC指纹图谱。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药材各成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确定26个共有指纹峰。金银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鉴别金银花药材的检测标准之一。2.丹参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为了综合利用丹参资源,以丹参紫花和白花为研究对象,对7个丹参花样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挥发油GC指纹图谱,并利用GC-MS分析了每个产地的丹参花挥发油化学组分,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主要由倍半萜、脂肪酸、烷烃构成。倍半萜中含有β-石竹烯、β-石竹烯氧化物、α-石竹烯、杜松二烯。脂肪酸中含有十六烷酸(棕榈酸)。其中丹参花挥发油中β-石竹烯的含量最高,相对含量达12.2-31.7%。3.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建立了11个不同产地的金银花药材甲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用甲醇-磷酸水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nm,确定了16个共有峰。并测定了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含量分别为1.46-3.71%,0.55-2.04%。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达到药典规定的标准。使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了数据比较分析,并将11个产地的金银花药材进行了聚类分析。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4.丹参花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丹参中含有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本试验用70%的甲醇一次提取丹参花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70%的甲醇既提取了丹参花中的水溶性成分,又提取了脂溶性的成分。用10个产地的丹参花建立其指纹图谱,并用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B,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共7个标品测定了丹参花中这些有效成分,结果表明丹参花中含除丹参酮ⅡA以外的其它6种成分。初步结果表明它有可能作为强心丹参滴丸的原料。另外对根、须根、茎、叶、花中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发现须根中的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易国辉, 陈锦萍, 王丽丽, 何小稳[3]2018年在《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侵袭性真菌感染是造成目前临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其中以假丝酵母菌感染尤为严重。近年来主要的抗真菌药物均发现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由于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耐药性日趋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天然植物成分尤其是植物挥发油多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凭借来源广、低毒、广谱、作用途径多样化等优点成为了抗真菌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植物挥发油的抗假丝酵母菌活性与其中成分及含量紧密相关。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科属的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研究,系统归纳总结了唇形科、樟科、桃金娘科等植物挥发油的提取、分析及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并对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植物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和活性研究提供方向,为植物挥发油开发成为新的抗假丝酵母菌药物奠定理论基础,为真菌耐药问题造成的临床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郭东艳[4]2004年在《苍耳提取物中抑菌成分的初步分离与鉴定》文中提出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辣椒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黄瓜黑星病菌(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 et Arthur)、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c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ut)和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为供试菌,对不同地区不同部位苍耳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兰州苍耳茎叶提取物中可溶物(XSAE)的抑菌活性、环境因素(温度、PH)对XSAE活性的影响、XSAE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以及提取物中不溶物(XSAE0)的室内毒力进行了研究,并对XSAE中的抑菌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得出以下结论:1. 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黄瓜子叶法,测定了不同地区不同部位苍耳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发现同一地区不同部位苍耳提取物中,苍耳茎叶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苍耳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同一部位不同地区苍耳提取物中,兰州苍耳提取物较礼县苍耳提取物对供试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高。2. 兰州苍耳茎叶提取物在-18℃低温冰箱中冷冻处理12小时后,得到可溶物(XSAE)和不溶物(XSAE0),为了避免抑菌成分的漏筛,分别对不溶物和可溶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XSAE对5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XSAE0,其中,XSAE对番茄灰霉菌、辣椒丝核菌、黄瓜枯萎菌的抑菌活性高于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黑星病菌,在供试浓度为0.05g/mL时,其对前3个供试菌的抑菌率均达到100%。XSAE0仅对番茄灰霉菌的活性相对较高,EC50为337.59μg/mL。盆栽试验中,XSAE对小麦白粉病显示出较好的药效,而且治疗作用防效高于保护作用防效,在供试浓度为0.15 g/mL时,处理8d后,XSAE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作用防效和保护作用防效分别为94.63%和57.20%,接近于对照药剂粉锈宁(治疗作用防效为100%,保护作用防效为62.75%)的防效。以黄瓜枯萎菌为供试菌,测定了环境因素(温度、PH)对XSAE生物活性的影响,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是PH值,其次是温度和处理时间。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大,在供试浓度为0.02 g/mL,未处理样品(CK0)的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率为71.59%,而以温度为80℃,PH=10, 4小时处理的样品,其抑制率仍达63.51%。3.XSAE的抑菌成分初步分离中,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分离和GC-MS联用仪鉴定,其成分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菜油甾醇/芸苔甾醇、4-(氧代辛基)-苯胺、(Z)-9-十八酰胺、柠檬烯。
李旻辉[5]2008年在《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唇形科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000种以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叁个分布中心:中南美洲地区(500 spp.)、中亚—地中海地区(250 spp.)、东亚地区(100 spp.)。其中中国有84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西南为最多。鼠尾草属(Salvia L.)是一个重要的药用植物类群。Salvia来源于拉丁文salvare,意为治愈。早在几千年前该属多种植物就已成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呕吐、肺结核、癫痫、消化不良、心脏病、痛经等60多种疾病。由于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变异大,其系统分类、品种鉴定及资源利用一直十分混乱。为了更好的利用国产本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我们对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种类及药用情况作了调查与整理。调查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分布的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共有43种(不包括变种),其中23种植物的根及根茎作为丹参使用。同时我们对丹参类药材的野生状况、种植及药材产销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虽然全国丹参类药材种类众多,但正品丹参(S.miltiorrhiza)的种植与应用已经占据了丹参类药材的主导地位。中国鼠尾草属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特殊的类群,遗传基因和东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本类群植物化学成分的特殊性。丹参酮类和咖啡酰缩酚酸类化合物在中国鼠尾草属植物中分布甚广,为该属植物的主要特征性化合物。而且这两类成分都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探索这两类活性成分在本类群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为了扩大本属药用植物资源和更加客观的评价本属药用植物的质量,我们开展了本项工作。一共收集了40种鼠尾草属植物,共计57个样品。利用HPLC-DAD法测定了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酚酸类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绿原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的含量。通过测定结果我们发现孤隔鼠尾草亚属宽球苏组(Euryspace)和荔枝草亚属丹参组(Drymosphace)中的植物广泛含有丹参酮类成分。而且丹参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这两个类群植物的根部,地上部分中的含量较低,而在美洲鼠尾草亚属和鼠尾草亚属两个类群中植物中没有检测到四种丹参酮类成分中的任何一种成分。我们的实验结果首次从植物化学分类学的角度支持Bentham的分类系统对宽球苏组和丹参组的处理方式,同时也表明宽球苏组和丹参组这两个类群可能为一个单独的进化支(Clade)。酚酸类成分广泛分布在中国鼠尾草属植物中,但不同种类的酚酸在不同类群中分布却有明显差异。紫草酸和丹酚酸B广泛分布在中国鼠尾草属各个类群中,除了引种的美洲鼠尾草亚属植物中没有检测到这两类成分,其它叁个亚属均有植物含有这两种成分,根据我们归纳的文献,国外鼠尾草类群中并没有发现此类成分的报道。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成分含量加以考虑,就会发现在只有在荔枝草亚属丹参组的植物中,这两类成分极为丰富,其它类群中植物这两种成分或缺失或微量存在,丹酚酸B本属不同植物类群中呈间断分布可能使其具有潜在的分类学价值。此项研究对开发本属药用资源意义重大。我们又初步探讨了中国鼠尾草属亲缘关系、传统疗效和化学成分之间的联系,根据讨论结果发现虽然有个别物种根据形态特征被放在同一类群中,但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疗效却与其所属类群中的其它植物相差甚远,我们推测这些物种形态学的某些相似性可能为趋同进化的结果。所以很有必要对我国鼠尾草属植物进行更广泛的植物化学、药用植物亲缘学及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为开发新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任郭珉[6]2014年在《基于文本挖掘的药用植物数据库的建立及网络药理学分析》文中认为早在60,000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植物作为药物治疗疾病。人类对植物药的利用形成了复杂的传统药物系统,例如中医药,阿育吠陀,传统埃及希腊医学以及其他古老的医药系统。在这些系统中,许多药物至今仍在被人们使用,人们发现,从植物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有着化学合成的药物所不能比拟的好处,比如对人体的毒性较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统计,世界上约有65%的人口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医学作为他们医疗保健的方式。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观的理念与中药多成分、多途径、低选择性的特征以及方剂中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等原则,体现了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及系统调控的思想,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存在一定的共性;建立网络中药药理学、网络毒理学、网络中药饮片等,为提高中医药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开展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成为现代中医药研究的新策略;网络药理学超越单靶点思想的束缚,从多靶点的研究策略出发,使以”一个药物,一个靶标,一种疾病”为主导的传统新药研发理念产生了革命性转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传统药理学以及植物化学逐渐将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作为工作重点,大量的有着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被分离出来。系统药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药理学领域,由于其强大的处理复杂药理学系统的能力而诞生。通过对调控网络中药物在体内对药物靶标以及疾病基因产物的行为和副作用的分析,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多种药物联合作用多靶点的药用机理的认识。基于网络的研究,建立药物——蛋白网络,以模拟真实的在人体内多靶点药物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需要基于大的药物和蛋白质的数据集。然而,目前行业界没有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包含这些网络药理学分析数据。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网络药理学分析是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们开发了药用植物数据库数据库(Medical Plants Database, MPDB),一个包含天然化合物和其潜在的生物目标的信息的传统药用植物、网络药理学数据库。MPDB收集了来自中国,日本,欧洲和美国药典中的874药用植物。我们在Scifinder Scholar文献数据库中,对这874种药用植物的拉丁名进行搜索,获得了3,463篇植物化学参考文献,根据Scifinder Scholar的注释信息,我们从中获取了12,187条天然产物(化合物)。接着我们基于通过文本挖掘方法和人工阅读的方式,得到了8,763潜在的生物靶标。最后,我们利用web2py网站框架,搭建了对外开放的免费数据库(网址为http://www.herbbol.org:8000/mpdb).此外,数据库还集成了相关生物靶基因的途径,功能和表型和生物网络信息。这些完整的数据将有助于科学家在许多领域,如新的药物发现和民族药物学研究。
杨玉萍[7]2007年在《药用植物提取物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室内离体抑菌试验从13种药用植物中筛选出了3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将这3种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复配,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的药用植物提取物复配组合。离体试验测定所筛选的药用植物提取物复配组合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生、菌丝生物量及菌丝形态变化的影响;活体抑菌试验测定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同时,从生理毒性和抗病相关酶活性两个方面,初步研究所筛选的药用植物提取物复配组合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理。结果如下:1.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筛选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用植物提取物,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3种药用植物中,有3种药用植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显着,分别为药用植物K、J、M。2.通过滤纸交叉法初步确定K/M组合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然后,采用共毒因子法判断K/M组合的最佳配比为2∶1。3.离体抑菌试验表明,K/M(2∶1)复配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4mg/ml时,可以完全抑制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同时改变了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形态,使得病原菌菌落扩展缓慢,菌丝畸形。活体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4mg/ml的K/M(2∶1)复配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显着,防治效果达64.67%。4.对番茄灰霉病菌生理毒性的研究表明,菌丝体加入K/M(2∶1)复配提取物培养一定时间后,培养基的电导率下降,说明其并没有造成菌丝体细胞内电解质渗漏;K/M(2∶1)复配提取物在处理6h后,可明显抑制菌丝体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同时,对番茄幼苗体内叁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表明,K/M(2∶1)复配提取物可诱导番茄植株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何静[8]2005年在《苍耳提取物对有害生物抑制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研究了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并从显微观测、生理毒性和病程相关蛋白等方面探讨了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机理,此外还就苍耳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做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及所得结果如下: (1)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主要是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当苍耳提取物浓度为20mg/ml 时,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70%以上,EC50 为12mg/ml。经浓度为30mg/ml 的提取物处理的灰霉菌产生的孢子数仅为33500 个,与对照的孢子数225000 相比,抑制率高达85.1%,对孢子的形成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在30mg/ml 浓度下,苍耳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7.4%,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苍耳提取物可破坏番茄灰霉病菌的正常菌体形态结构,抑制芽管长势从而阻碍灰霉菌菌丝生长,经苍耳提取物处理的孢子芽管较对照短小、生长势弱,且菌丝变细,分枝增多,节间拉长;分生孢子呈圆形至椭圆形,甚至畸形;细胞内物质外渗,菌丝体内内含物变少,使菌丝正常的生理过程受阻。 (2)将番茄灰霉菌加入苍耳提取物培养一定时间后,培养基的电导率明显增加,苍耳提取物能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番茄灰霉菌菌丝体内含物的渗漏,从而导致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经苍耳提取物处理一定时间后,灰霉菌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下降幅度随处理时间加长而减缓。另外,通过测定经苍耳提取物处理后的灰霉菌菌体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发现苍耳提取物对灰霉菌菌体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呈无规律变化,且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着。 (3)接种灰霉菌并经苍耳提取物处理后的番茄植株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防御酶活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些防御酶在植物的抗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苍耳提取物可诱导提高番茄植株对灰霉菌的抗性作用。经苍耳提取物处理的番茄茎叶组织内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表明苍耳提取物可引起番茄植株体内的叶绿素含量的增加。 (4)苍耳提取物对粘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触杀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对粘虫的LC50 为771mg/ml。苍耳提取物对粘虫也表现出一定的拒食作用,随苍耳提取物各处理浓度的提高,粘虫取食量降低,而拒食率和试虫死亡率则相应增高。当供试浓度为700mg/ml时,拒食率可达到41.14%,校正死亡率为72.41%。综上所述,苍耳提取物在未来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焦念新[9]2010年在《散尾葵和波士顿蕨次生代谢物质及抑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种类花卉植物的内含物和挥发物的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净化空气、改善居室环境和抑制微生物等方面的功能差异。为探讨散尾葵和波士顿蕨的杀菌抑菌作用,本文在分析这2种花卉叶提取物和挥发成分与含量的基础上,测定了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鲜汁液、水提液及4种单体苯甲酸、二丙酮醇、油醇、花生酸对微生物的抑制能力,并对挥发性有机物单体α-蒎烯、桉树脑、莰烯、β-蒎烯、奥苷菊环和罗勒烯的抑菌率进行了分析。1.通过GC/MS分析,从散尾葵提取物中确定了18种化合物,其中烷类、酯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13.27%和7.11%;从波士顿蕨中确定了11种化合物,其中烷类和醇类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62.87%和13.74%。2.散尾葵的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鲜汁液、水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微球菌、短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未表现出对放线菌、动性球菌、冷杆菌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依次为乙醇提取液>丙酮提取液>鲜汁液>水提液。波士顿蕨丙酮和乙醇提取液对地衣芽孢杆菌、动性球菌、绿脓杆菌、微球菌、冷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无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放线菌和短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其抑制效果为丙酮提取液好于乙醇提取液。3.利用提取液组分的单体苯甲酸、二丙酮醇、油醇、花生酸对10种微生物进行了抑菌性测定。4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脓杆菌和冷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同时二丙酮醇、油醇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及苯甲酸、.花生酸对放线菌、动性球菌均无抑制能力。从抑菌谱来看,苯甲酸抑菌谱最广(5种),其余依次为二丙酮醇(3种)、油醇(2种)和花生酸(2种)。4.散尾葵挥发性有机物15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5种(占总量的4.92%)、烷类化合物2种(占总量的38.95%)、醇类化合物3种、炔类1种(占总量的46.81%)、酯类1种、酮类1种。波士顿蕨挥发性有机物32种,萜烯类化合物5种(占总量的1.26%)、烷类化合物12种(占总量的53.07%)、醇类化合物2种(占总量的4.56%)、酯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1种。5.从抑菌谱来看,除奥苷菊环对绿脓杆菌和冷杆菌无抑制作用外,其余5种供试挥发物单体对10种微生物均具有抑制作用。α-蒎烯、桉树脑、莰烯、β-蒎烯和罗勒烯分别对其中7种、5种、3种、3种、4种供试微生物的抑菌率达100%。通过对抑菌率、抑菌谱和微生物的敏感性综合分析,α-蒎烯抑菌力最强、奥苷菊环抑菌力最差;葡萄球菌对挥发物单体的敏感性最强,其中α-蒎烯、桉树脑、莰烯和罗勒烯的最低供试浓度对该菌的抑菌率在21.95%以上;冷杆菌敏感性最弱,6种挥发物单体在0.25μL/mL浓度时对该菌无抑制作用。
谢王乙子[10]2010年在《丹参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其成苗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四川中江主栽丹参品种小叶型丹参(S. miltiorrhiza Bge. cv. foliolum)和野生型丹参(S. miltiorrhiza Bge. cv. silcestris)为材料,建立起无菌繁殖体系,并从中取得叶片进行离体培养,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添加不同外源激素,筛选出丹参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条件;然后采用完全随机二因素有重复试验设计,筛选出丹参叶片不定芽芽苗的最适生根条件。并在选出的最佳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AgNO3,观察叶片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AgNO3对野生型丹参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HPLC,以丹参药材(根)以及田间栽培大叶型丹参(S. miltiorrhiza Bge. cv. sativa)和小叶型丹参(S. miltiorrhiza Bge. cv. foliolum)地下部分(根)和地上部分(茎段和叶片)为对照,测定小叶型丹参叶片不定芽诱导出的成苗中丹酚酸B的含量,分析叶片离体培养过程对小叶型丹参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对比了大叶型丹参和小叶型丹参植株不同部位中丹酚酸B含量的差异。并就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对丹酚酸B提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小叶型丹参和野生型丹参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条件,通过不定芽再生率、平均每叶块再生芽数以及再生力叁个指标分析表明:小叶型丹参最适培养条件为MS+NAA0.3 mg·L-1+6-BA 1.5 mg·L-1,不定芽诱导率达到63.33%。野生型丹参最适培养条件为NN69+NAA0.2 mg·L-1+6-BA2.0 mg·L-1,不定芽诱导率达到73.33%。(2)采用完全随机二因素有重复试验设计筛选丹参叶片不定芽芽苗最适生根条件,通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株根鲜重和平均株根干重五个指标分析表明:小叶型丹参和野生型丹参最适生根条件均为1/2MS+IBA0.1mg·L-1,生根率分别达到86.16%和90.20%。(3) 3.0mg·L-1 AgNO3促进野生型丹参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最明显,其不定芽再生率和再生力均最高,分别为95.56%和246.49。同时,叶片出芽时间较叶片在不添加AgNO3的培养基上的时间提前了,并且不定芽发生途径由间接发生途径为主转变为直接发生途径为主。(4)采用HPLC,以丹参药材(根)以及田间栽培丹参地下部分(根)和地上部分(茎段和叶片)为对照,测定小叶型丹参叶片不定芽诱导出的成苗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发现:小叶型丹参经B5+NAA 0.3 mg·L-1+6-BA1.0 mg·L-1所得的芽苗丹酚酸B的含量最高,为0.3176 mg·g-1。高于田间栽培小叶型丹参和大叶型丹参植株地上部分中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2170 mg·g-1和0.1416mg·g-1。低于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含量。但是,综合考虑丹参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每叶不定芽数(即再生力)和丹酚酸B的含量认为,MS+NAA 0.3 mg·L-1+6-BA 1.5 mg·L-1为小叶型丹参叶片不定芽诱导和丹酚酸B合成的最适培养基。同时还发现,小叶型丹参地上部分和根中丹酚酸B的含量均分别高于大叶型丹参地上部分和根中丹酚酸B的含量,其含量分别为0.2170 mg·g-1,34.8371 mg·g-1和0.1416 mg·g-1,19.5881 mg·g-1。(5)精密量取75%甲醇溶液50.0mL,置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 h为提取大叶型丹参地上部分丹酚酸B的最适提取方法。
参考文献:
[1]. 南欧丹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麻妙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2]. 金银花、丹参花的GC和HPLC指纹图谱构建[D]. 梁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3]. 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 易国辉, 陈锦萍, 王丽丽, 何小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
[4]. 苍耳提取物中抑菌成分的初步分离与鉴定[D]. 郭东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5]. 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 李旻辉.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6]. 基于文本挖掘的药用植物数据库的建立及网络药理学分析[D]. 任郭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7]. 药用植物提取物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D]. 杨玉萍.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8]. 苍耳提取物对有害生物抑制机理的研究[D]. 何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9]. 散尾葵和波士顿蕨次生代谢物质及抑菌作用研究[D]. 焦念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10
[10]. 丹参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其成苗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D]. 谢王乙子. 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标签:有机化工论文; 丹参论文; 鼠尾草论文; 药用植物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番茄灰霉病论文; 丹参滴丸论文; 生物活性论文; 中药论文; 挥发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