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领域最为普遍的施工结构,随着规模的扩大,形式也带有复杂性,逐渐出现一些超宽以及超厚型建筑。对于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会在施工过程中预留临时性变形缝,即后浇带。施工期间会将后浇带保留一段时间,最后再将其封闭,确保整体结构没有缝隙。从后浇带的作用方面分析,可以消除建筑结构中的永久性变形缝,并且对裂缝进行精准控制,使建筑结构的性能得到优化。所以,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引言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不断的规模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并且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房屋建筑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给予后浇带施工技术足够的重视,做好后浇带各个施工环节工作,不断完善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而增强房屋建筑后浇带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1建筑后浇带相关技术原理
有些建筑出现的裂缝虽然比较小,但是这些看似很小的裂缝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建筑后浇带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技术来对这些压力加以分散。具体的措施就是在建筑设计的前期就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当建筑物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一旦发生裂缝的情况,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对这个裂缝所承受的压力予以分解,因此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从整体出发,把建筑物看做一个整体,而不能分散的对待。不过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按部来设计的,也就是先把部分建筑设计好,然后再对拼接后的问题加以考虑,所以一旦建筑物某个部分出现裂缝,那么这部分所承受的压力很难被分散。另外,在建筑施工中最常使用的原料就是混凝土,所以当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提前做好压力和分散后压力的预算和模拟试验,同时做好混凝土受到温度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的防控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2.1杜绝热胀冷缩的现象
具体建筑我国房屋建筑时,受温度、不均匀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是最为显著,为了减少房屋的不良影响,可以积极运用后浇带施工方法。不断优化房屋建筑结构,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其具有较强的延伸性,能够有效防止房屋建筑的裂缝。
2.2及时处理房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我国在建设房屋建筑时,是以一定的地基条件、土壤环境为基础。受施工环境和重力因素的双重影响,我国房屋建筑肯定会出现各种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单体房屋和城市建筑重力作用其差别较大,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均匀沉降现象,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为了平衡房屋建筑工程,消除房屋建筑工程之间的裂缝,积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把不同的房屋建筑连接起来,保证地基受到相同的作用和压力。将不均匀沉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稳定。
3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3.1混凝土施工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作为基础施工,是其他施工的重要前提。因此,施工单位要给予混凝土施工足够的重视,做好混凝土施工作业,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只有做好当前的作业,才能够为后续其他施工顺利进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当后浇带混凝土达到施工标准并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其他部分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其沉降问题,将沉降反应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需要做好其细节方面的处理,对浇筑裂缝进行及时处理,并运用单层钢板网对后浇带两侧位置进行隔断处理。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中心地带的温度,尽可能的降低控制到最低,使其达到施工的标准,而两侧温度需要控制到最高。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必须提前清理掉松散的浮浆,而后在进行相关接缝操作,同时将钢筋架设在缝隙当中,以此来达到加固的效果,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2施工模板阶段
基础底板模板施工阶段。对于基础底板模块来说,应将快易收口网相和混凝土混合起来,便能成为基础底板模块。就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施工而言,它以竹胶板、钢管为主要材料。使用钢丝网进行固定和封堵,在模板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海绵条封堵混凝土内部出现的各种裂缝,有效防治浆液外渗。一般来说,悬挑结构组成了后浇带模板,可以提高房屋的稳定性。针对墙体后浇带施工阶段,需要以钢筋支付为支撑,加强对竖向防水工作的管理,预埋墙外铁件时,及时和外墙焊接,以竹胶板钢作为支撑带你,共同进行回填土和防水工作。然后,按顺利执行抹平、烘干、压光、防水作业等各种步骤,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稳定。
3.3施工钢筋阶段
进行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操作时,会耗费大量的钢筋材料,最好采用螺纹连接这种方法。比如:对梁筋、墙柱筋进行施工时,可以使用搭接、焊接这种施工方法,提高房屋建筑后浇带的稳定。
4后浇带现场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4.1留设后浇带时未考虑底板钢筋保护层混凝土的断开优化
针对底板施工作业与预留后浇带位置的空隙,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模板与保护层之间的距离,经过测量及计算在其混凝土距离合适的位置进行断开。然后在混凝土扎板上进行合理部位的钢筋固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施工作业不必要的工序流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
4.2止水钢板的设置以及在止水钢板处上下混凝土的断开优化
底板钢筋安装完毕以后就进行止水钢板等工序的施工,事先预制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支座(与结构混凝土标号一致),下端为混凝土垫块上端预埋短钢筋作为固定止水钢板的焊点。在底部钢筋绑扎好之后将止水钢板支座的混凝土端绑扎固定在底板钢筋上。支座安放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以保证能固定止水钢板即可,固定好支座后在支座上沿止水钢板方向绑扎密目钢丝网作为止水钢板下部混凝土断开的设置,随后焊接止水钢板,在合适的位置焊接钢筋桩用于绑扎密目钢丝网,钢筋桩应该与上部钢筋等高。最后绑扎上部钢筋,在上部钢筋面以上混凝土断开处绑扎与钢筋保护层等高的木方条。
结束语
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作业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作业质量问题频频出现。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及作业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增强对质量管理的完善,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施工作业质量,并能够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提升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施工作业成本。后浇带施工作业作为建筑施工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及施工进度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余庆.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212.
[2]程来彬.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261.
[3]尤传科.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244.
[4]侯宝东.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7,3(02):175.
[5]贾颖刚.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1):32-33.
论文作者:王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作业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