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电力资源都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能源。在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设置注意问题以及运行维修的要点,对实际的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低压电气供配电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提升供电效率和供电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配电网的低压电器供配电和设备运行中,很容易受到人员因素、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等因素影响,对于配网供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如何能够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意义较为深远。由此,加强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安全运行研究,是实现智能电网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顺应时代发展,对于后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和参考作用。
1.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概述
1.1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组成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具有很多的组成部分,包括变电设备、移动式发电设备备用电源、配电设备和照明设备,其中,变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变压器、母线、开关等,通过对系统中的电压进行调整和改变,使电力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输送;配电设备的主要作用是稳定电力的电压水平,使其能够正常运行;发电设备有固定的备用电源,当设备遇到突发故障的时候,可以发挥自身的备份作用,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照明设备主要在配电的过程中进行照明。不同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个配电网设备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
1.2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中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具体来说,首先,严格遵守分级配电原则,以供配电设备按照安全性、可靠性和用途为依据,划分为室内设置和室外设置。比如,将总配电屏安装在室内,分配电箱安装在室外。在设置配电箱的过程中,划分为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对电源进行合理的选择,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使其能够满足正常的用电需求。通常来讲,电动机电压变化应该控制在额定电压的 ± 5% 以内,额定电压应高于应急照明电压变化的 ±5%。在坚持这些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2.我国低压电气供配电管理现状
2.1设备安全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供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组织结构随之创新,相应的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大量的先进智能供配电技术应用其中,促使零部件的精准度显著提升,为供配电设备运行效率及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智能配电网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可以为供配电网的管理运行提供更大的便利,营造安全的条件,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2.2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较低
电网的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偏低,职业素养不高文化水平不高,难以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设备安全管理质量有待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备安全管理原则和制度,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提升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设备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配电网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配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成效和性能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要求基层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制定完善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普及设备管理知识,促使终端使用者可以正确操作供配电设备,尽可能改善存在的隐患,延长供配电设备使用寿命。
3.低压电气供配电安全管理
一般来说,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进行设置时,线路优化问题、配电箱设置问题、周围环境问题等都是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的稳定性。
3.1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1)纵观当前我国配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运行现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提升安全力度,促使安全设备性能可以充分发挥,对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配电网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信息的大范围流通和传播,提升智能配电网设备运行安全性。2)在配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运行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安全准则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专业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培训,提升安全教育水平,促使配电网作业人员可以养成安全的操作意识。此外,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落实激励制度和责任制度,全方位提升配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成效。加强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安全风险管控、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事故事件调查、问责考核、安全评价等安全监督业务的管理工作。
3.2安全防护的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在低压线路敷设区域下方,区域内部允许出现其他工程项目设施,并且定期派遣专人巡查。建筑施工中,应该合理划分安全距离,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进行,以邻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作为安全距离的划分标准。邻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在 1 kV 以下,架空线路变现到架具结构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为 4 m;临近架空线路电压等级 1 ~10 kV范围内,安全距离设置为 6 m。通过设置合理的安全距离可以有效提升低压电器供配电设备安全运行。配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电网切身效益,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层次分析和探究,寻求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切实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在低压线路敷设时,对安全隐患区域重点防护,提升配电网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性。
3.3提高配网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中,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重要的一环。首先,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两票制度,专业设备的操作必须由专业操作人员完成并执行,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使设备能够在规定步骤下稳定有序的运行,提高运行的效率以及整个过程中的连贯性和严密性,降低设备事故的发生概率,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操作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电气设备安装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当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及时进行解决,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降低配电网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概率。
4.结语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在电力糸统的稳定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明确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组成和设计原则,针对线路优化、配电箱设置、周围环境等问题,提高管理及维修人员的素质,加强变压器的维修与管理,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性,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作出积极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东华.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7).
[2]谢学兵.基于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安全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9).
[3]黄惠伦.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
论文作者:冼庄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设备论文; 低压论文; 供配电论文; 电气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配电网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