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碧桂园博林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建筑体系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建筑,基于此,本文研究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美学相关内容,认为建筑物根植于自然,服从于自然;建筑物环境美学综合性较强;能实现民族性、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发展和交融。进一步探究受众对文化建筑环境美学的审美要求。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美学;造型设计;文化服务职能
引言
较为常见的文化建筑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从审美角度出发,观察文化建筑,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和内部装饰上。与其他的设计结构相比,环境艺术设计有更为丰富的内容。目前社会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融合多元文化,也使得建筑物受众的审美观不断发生改变。
一、文化建筑环境美学
(一)建筑物根植于自然,服从于自然
环境美学涉及到有关自然环境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域,地势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都有所不同,另外在不同的地域土地、水质和植被的类型也有较大差异。建筑物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对外要形成小区的外部环境,对内要形成室内环境,这种室内环境能保证人的居住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就建筑物就像植物一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落地生根,能良好适应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也能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比如在中国的海南岛、台湾岛,当地有着茂密的椰林,气候也非常炎热,人们盖起了茅草房,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椰树叶、棕榈叶,这种热带雨林建筑有轻盈、简洁的特点,通风效果也非常好,使居住者感到非常凉爽。中国南方雨水充沛,气候也比较温和,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这里的建筑物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风格也各不相同。建筑物不仅要根植于自然,更要服从于自然,这是建设一个建筑物所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原则[1]。
(二)建筑物环境美学综合性较强
建筑物环境美学能充分融合美学和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美学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良好运用建筑环境美学实现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审美有效结合,成功构建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科学应用建筑环境美学,能促进建筑环境建设审美性的提升。也能成功拉近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距离。建筑环境美学的综合性比较强,其中包含的学科知识比较多,有哲学、美学、人文、历史、社会、心理。所以说环境美学的内容不仅有深度,也有厚度。有非常丰富的应用资源。就建筑环境学的应用而言,是对人类活动的外在表现,已经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环境美学有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特点,所面向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虚无的,恰恰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在现实世界中,感知环境美学需要用到多种感官,环境美学并不是分散化的,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体现建筑环境美学要从多种角度出发,用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体现,所以说环境美学能给人最为直接的体会。在研究环境美学的工作中,人们的审美水平会不断获得提升,除此之外,人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亲密。如图1所示,为图书馆建筑物的外围环境。
(三)设计结构承担文化服务职能
文化建筑环境美学设计如果能接近公众的生活,则会促进设计结构更好承担文化服务职能,在此条件下公众就有可能从中感受到特殊的审美体验。设计师的判断力和设计方案会明显受到受众思想的影响。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要想获得良好的思想传达效果,设计师应该把人和环境融合在一起,为受众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也为受众提供新的审美角度[2]。以首都博物馆为例,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无疑是深厚的。有很大的馆藏价值,为此我们要按照时间和类别对这些馆藏进行分类,使得这些馆藏能按照一定顺序陈列在博物馆相应的位置上。从认知角度来看,会更好体现文化的收藏价值,也能实现文化效用的最大化。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文物的排放、陈列本身会带来一种艺术享受。在不同的专区,科学融入受众的思想,能促进受众更好感受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美学相关内容,认为对于文化建筑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充分运用文化建筑的内涵和造型,增加了文化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满足受众对文化建筑环境美学的审美要求,保证造型设计要能够有效引发大众思考,实现多种感官共同协调生成审美体验,设计结构承担文化服务职能,使得文化建筑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1]盘育丹.岭南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策略初探 以佛山青少年宫和科技馆为例[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9(08):134-135.
[2]修泽华. 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
论文作者:于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美学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物论文; 受众论文; 角度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