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改革路径与改革成效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效论文,路径论文,国有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6-0095-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改革发展路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一些国家相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研究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关于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本文尝试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对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分类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国有经济改革路径的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围绕国有经济改革路径的研究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奠定了后续研究的基础,形成了产权改革论和市场竞争论两种典型的观点。
1.产权改革论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一系列从产权角度分析国有经济改革路径的理论得到了发展。产权改革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国有产权的负面作用,进而主张国有经济改革的关键在于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其结论包括:
(1)国有产权影响组织监督的有效性。Shapiro & Willing(1990)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国有企业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面临的有效监督较少,降低了企业绩效。
(2)国有产权对企业经营目标有负面影响。Krueger(1990)指出国有企业雇佣经理通常倾向于雇佣具有政府背景的人,而不是那些最具有管理能力的人。Shleifer & Vishny(1994,1998)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指出,政府的干预会使国有企业的运作偏离效率目标,而政府干预私有企业使其偏离效率目标的成本较高,因此私人企业更有效率。政府的干预是一只攫取之手,会减损国有企业的财富。
(3)国有产权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Roland & Sekkat(1992)提出了一个棘轮效应模型,指出当国家是经理的唯一雇主时,国家不能可靠地事先承诺确定不变的激励方案,经理会采取留有余地的做法。
2.市场竞争论
与产权改革论相对立,市场竞争论的支持者认为产权并不是企业绩效的核心决定因素,在批判产权改革论的基础上,主张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国有经济发展。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强调效率问题并非国有产权所特有。Vickers & Yarrow(1990),Chang & Singh(1997)指出,与国有企业一样,民营企业也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如果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其运作效率比国有企业的低就是完全有可能的。Johnson et al.(2000)认为私人控股转移企业财富行为可能同样存在,只不过是以隧道方式(利益输送方式)进行。持市场竞争论的学者认为竞争才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Vickers & Yarrow(1991)认为竞争的过程和结果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传递信息,因而竞争能够通过激励机制对效率产生积极作用。
二、我国学者对国有经济改革路径的理论研究
针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实际,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不仅有对产权改革论和市场竞争论的进一步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还提出了自生能力论和超产权论,21世纪以来有学者又提出了布局调整论和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力论。
1.产权改革论。蒋一苇等人是我国最早支持产权改革论的学者,他们认为国有制企业存在诸多先天的、致命的弱点。张维迎(1993)主张要实现有效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必须民营化。单凤儒(2006)也认为我国国有企业诸多障碍和难题的根源在于国有企业治理存在缺陷。
2.市场竞争论。我国持市场竞争论的学者以林毅夫等人为代表。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7)指出国有企业问题的症结不是产权制度,而是不平等竞争(包括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债务负担以及产品价格扭曲等)条件下形成的预算软约束,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一个硬预算约束的公平竞争环境,使企业的利润率真正成为反映其经营绩效的充分信息,而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通过掌握这种充分信息就能对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3.自生能力论。林毅夫(1999)还提出了自生能力的概念,他认为我国许多国有企业所处的产业区段不具有比较优势,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在剥离社会性负担的基础上,尽快解决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政策负担,提高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
4.超产权论。刘芍佳和李骥(1998)在批判产权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超产权论”,他们认为产权变化并不是企业治理机制改善、效益提高的必然保证条件,相反企业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改善机制,提高效益,强调需要充分地创造市场竞争。
5.布局调整论。布局调整论主张国有经济改革应“有进有退”,进行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学者们(张春霖,1999)认为我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内在必然性植根于国有制与市场价格机制的矛盾,市场价格机制一旦被引入,必然通过价格(工资)—收入—储蓄—投资—企业所有权的逻辑链条对国有制构成影响。关于国有经济调整的具体内容和依据,理论界又有若干不同的观点。
(1)进行总量调整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国有经济应进行规模调整。刘汴生(2003)指出国有经济总量调整受制于国家宏观管理的“市场缺陷”和“计划缺陷”的表现程度,“市场缺陷”表现突出时就要在总量上发展国有经济,“计划缺陷”表现突出时就要在总量上控制国有经济。陈少晖(2007)大致界定了国有经济的规模区间为17%~32%,提出据此在总量上控制国有经济。
(2)以是否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为依据进行结构调整的观点。持此观点的学者(李荣融,2004;周维富,2005;王荣红,2009)认为国有经济应布局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部门。
(3)以是否属于竞争性领域为依据进行结构调整的观点。杨灿明(2001),符延军、王晓东(2004),罗元青(2005)等人认为不同的产权结构分别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产业定位,竞争性产业宜采用私有产权结构,而非(弱)竞争性产业宜采用公有产权结构。
(4)以是否适应市场竞争为依据进行结构调整的观点。王静和任勤(2003)指出国有经济调整只能依据生产力状况,在市场竞争中有进有退,优胜劣汰。李华等(2005)指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需要依据其竞争力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结合。
6.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力论。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有国家统计局和刘解龙分别开展的课题研究。刘解龙(1999)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经济的作用需要通过自身的控制力来实现,需要实施全方位的国有经济控制力战略。国家统计局(2001)的研究指出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力需要从战略布局上进行国有经济调整。一些学者也从不同侧面对此进行了探讨。杨宽宽等人(2003)指出国有经济控制力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能力和保障能力上,应重点控制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重要公益性服务行业、自然垄断性行业以及珍稀资源采掘业等。欧阳强(2005)指出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加大对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力度。
三、国外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
国外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主要对比一些国家企业私有化前后绩效的变化,验证国有产权改革是否有效,然而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部分实证研究发现产权改革有效改善了企业绩效。Megginson et al.(1994)对18个国家32个行业61家公司私有化前后的绩效进行了考察,发现产权私有化改善了公司绩效。Dewenter & Malatesta(2001)对多国别、多年度、跨行业的大样本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盈利性远低于民营企业。
部分实证研究发现产权改革带来了负面社会效益。La Porta & Lopez-de-Silanes(1999)在对墨西哥218家实行私有化的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中,发现产权改革导致大量裁员和减薪,影响了职工利益。
部分实证研究发现市场竞争有效地改善了国企绩效。Martin & Parker(1997)通过对英国一些企业私有化前后绩效指标的实证检验发现,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在私有化后效益有显著提高,垄断领域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他们分析指出产权改革与绩效改善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竞争可以提高配置效率,促使企业提高效率。Djankov & Murrell(2002)通过对转轨经济体的调查,指出除俄罗斯外,引入竞争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效应。
部分实证研究证实了制度基础对于改革的重要性,这些研究表明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体系为基础的产权改革无法成功。Blanchard & Kremer(1997)发表论文指出俄罗斯落后的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破产程序和法律法规不利于私有化。Johnson et al.(1999)研究发现一些私有化改革后经济严重衰退的国家,税赋较高,且政府腐败和黑手党问题严重,同时法律环境较差。Black et al.(2000)以及Fox & Heller(2000)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制度的缺失在俄罗斯产权改革中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四、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实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世界瞩目,同时我国国有经济发展以及改革成效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产生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评价,学者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部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功。宋立刚和姚洋(2005)发现改制对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影响。白重恩等(2006)对1998至2003年间全部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上升,并且主要来自于代理成本的降低,表现为管理费用率的下降。胡一帆等(2006)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富有成效的,企业盈利能力和生产率大幅提高,同时并没有带来大规模失业问题。
部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国有经济改革效果并不明显。Wang et al.(2002)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绩效并未通过减少国家持股比例和产权多元化而显著提高。Bai et al.(2000)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成本,裁员和减薪可能会带来社会不稳定,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刘小玄(2003)基于我国工业普查的数据实证分析认为国有产权比重越高,产业绩效越低。Cai et al.(2005)研究指出国有企业以逃税为目的而隐瞒利润的动机比私有企业弱,改制可能导致企业以逃税为目的隐瞒利润的动机增强。
部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出现了“效率悖论”。世界银行(1995)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国有企业出现了生产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的“效率悖论”现象。李利英(2006)实证研究发现,改革以来样本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但利润率却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且亏损额和亏损率也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还有部分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产权改革只在部分领域有效。陈晓和江东(2000)对中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发现,国有股有负面影响的论断只在竞争性较强的电子电器行业成立,在竞争性相对较弱的行业则不成立,从而证明产权改革并非适用于所有行业。李涛(2005)采用分量回归模型发现在经营表现较差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监督内部人的积极作用,超过了行政或政治干预公司经营的消极作用,而在经营表现较好的上市公司以上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五、总结
1.相关研究的历史发展特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有经济改革相关研究的主题发生着变化。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改革路径上产权改革论和市场竞争论的争辩。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素材开展了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学者相继提出了自生能力论、超产权论,近年来又提出了布局调整论和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力论。关于我国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至今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2.对改革路径理论研究的整体评价。不论国外学者还是我国学者关于国有经济改革路径的理论研究,整体而言都是围绕着国有产权是否影响企业效率问题进行的分析。产权改革论基于委托代理、棘轮效应、不完全合同等理论强调国有产权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市场竞争论认为委托代理等问题私有产权同样存在,强调市场竞争才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我国学者后期提出的自生能力论、超产权论,究其根本都是对市场竞争论的拓展。布局调整论则采取了相对综合的观点,认为国有产权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企业绩效,因此国有产权在部分领域需要“退出”,部分领域需要“进入”。国有经济控制力论的现有成果大多与布局调整论相关联,认为国有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确保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研究的结论来看,总体而言,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学者们依据不同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至今仍未得出一致的看法。
3.对改革成效实证研究的整体评价。关于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实证研究中,既有诸多来自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证研究,也有大量对我国国有经济改革成效的经验分析。从研究的结论来看,与理论上的激烈争论相对应,实证检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性发现。有些实证研究发现产权改革有效改善了企业绩效,也有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产权改革带来了负面效益,还有部分实证研究发现市场竞争有效改善了国有企业的绩效。
4.我国近期国有经济改革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是相关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就国有经济改革而谈国有经济改革,未考虑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二是一些研究虽然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背景分析国有经济,但未能充分考虑开放经济体系下的新特点,未考虑外围环境的变化;三是一些关于我国国有经济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选取指标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探讨,纵向对比研究中选择的样本时间序列较短,说服力不足;四是一些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绩效的横向对比研究中,采用财务指标简单评价,忽视了我国国有企业始终担负了大量的社会责任,与民营企业单纯追求盈利目标不同,简单评价二者财务指标是欠妥的。因此,国内的相关研究尚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理论空白。
5.国有经济改革研究需要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的分歧,给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带来的启示在于:一是关于国有经济的研究需要新的视角,经济运行有着内在系统化机制,仅就产权而论产权,仅就竞争而论竞争,可能会带来偏颇的结论;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有待进一步完善,样本的选择需要注重普遍性和说服力,实证研究中量化指标的选择需要更加严密和科学。
综上所述,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的研究有着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我国国有经济改革虽然历经30年,至今仍然处于探索状态,不断积累着新的经验事实,将为相关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收稿日期:2009-11-19
标签:国有经济论文; 国企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权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