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2-025-02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应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上的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那如何让小学品德与社会从课堂教学中回归生活,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上好,再一次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度关注。我认为,要使品德与社会课堂从过去浮华(或教条式)的泥沼中走出来,就要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注入真实、扎实、灵气的养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
一、立足学生生活,还原品德与社会“真实”的课堂。
课标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我们的品德课堂,不仅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孩子们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享受成长的地方。因此,我们应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课堂,既使有缺憾,但也不求虚假的完美。这样的课堂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学生确有所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师生间的真情互动,有体验的愉悦,有沟通的快乐。这样的课堂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智慧的火星和品德的魅力。所以,老师一定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乐于参与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动脑筋想一想,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心灵的窗户,唤醒思维的活力,以此触及学生的心灵,达到提升认识、激发兴趣、调动情感、立志奋发向上的教育目的。如在《社会文明大家谈》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考察人们在公共场所下的行为是否文明。此时,如果让学生简单地止于观察现象──辨析行为好坏──我们应该怎样(观念上的回答)的话,这样呈现的生活就仅仅只是浅层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因此,我拿出了一个学生写的小诗“红灯行,绿灯行,黄灯行,色盲过马路,什么灯都行。”以城市的顽症为例,和学生共同剖析我们身边“色盲”随意穿行马路的种种心态:有的家长是否文明过马路,取决于自己的孩子是否在身边,怕给孩子不良的影响;有的觉得大家都乱穿马路,自己在那儿等绿灯显得很傻,很孤立;有的认为暂时没有车,自己闯红灯是为了节约时间;有的根本就没有看交通灯的意识……在分析中,学生意识到不文明行为折射的是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文明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关注一则报道: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场所,提示语仅有中文标识:“中国人,请冲厕!”“中国人,请不要大声喧哗!”就此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愤慨,说出自己的无奈,说出自己的忧虑。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折射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还折射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学生的道德感被激活,多角度地、深刻地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严重性。
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得出道德结论做为重点,而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行为要求,力求使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得到有深度的、有价值的引导。这样就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使感性知识最终上升为理性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地开展活动,打造品德与社会“扎实”的课堂。
品德与社会是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于是乎,过去的说教方式不见了,课堂变得热闹起来,但在五花八门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又看到了其中的浮躁:有的“活动内容繁多,蜻蜓点水”、有的“活动主题虚化,走过场”、有的“活动场面异化,看似热闹,实则杂乱无章”等等。如一位老师在组织《秋天到了》的活动时,短短40分钟,引导学生开展了说、唱、跳、画、写、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找秋天活动,还用了尝一尝、猜一猜、做一做等方法品尝秋天的果实,与此同时,教师还给学生展示了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忙得晕头转向而又兴高采烈,可是下课以后,问及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却是一片茫然,试问: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学生究竟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条件和资源,恰当地选择儿童喜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科学地设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及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安排的,它就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其中的环扣,少了(或多了)一个环扣都会影响整条链的效果,因此,教师所组织的一切活动以及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紧扣目标进行,使自己的这个环扣不丢扣、不凸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精彩生成,形成品德与社会“灵气”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由此可见,“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而“课堂生成”又是建立在充分准备的预案基础之上的。但现实的品德课,却是部分学校领导与老师们心目中的搭头课,大多都舍不得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上面花费精力,往往是上无准备之课。而品德教材的编排内容又十分简略: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几幅简单的生活画面、几点小知识介绍、几处课文留白等等,其教育意义也是隐性的,所以,无准备之课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
因此,它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前,必须从生活的深度、从未来的高度去挖掘教学资源、整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预案;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启学生的智慧,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从而获得学生心灵共鸣、思维共振,使课堂成为“幸福乐园”、“动感地带”、“情感磁场”。有位老师在教《夏天的生活》这一课时,学生正沉浸在快乐的寻找夏天的活动之中,突然,一个学生连手也来不及举就抢着说:“夏天在黄XX的水壶里”。老师一看,发现黄XX的课桌上果然有一个大大的水壶,于是惊叹道:“老师在学校被称为喝水状元,黄XX还真不愧为我的徒弟。你为什么喝这么多水呀?”黄XX说:“现在天气热,流的汗多,喝的水就多。”老师表扬了那个抢答的学生后,再次提问:刚才这位同学从黄XX的水壶里找到了夏天的感觉,谁敢挑战他呢?学生都亢奋起来……乘着这股“东风”,自然地把学生引进了知识的海洋之中。这位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活动之中,机智地调控课堂、敏锐地捕捉学生心灵的火花、细致地点化即时生成的鲜活话题,为课堂注入了意想不到的“灵气”,为学生打造一种不经意却感受深刻的课堂。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以活动为纽带,让他们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理想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品德与社会教学注入真实、扎实、灵气的养分,才能更好的焕发课程的生命力,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论文作者:陈燕娥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社会论文; 儿童论文; 内容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