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媒体对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研究-以2015年新词语为例论文

报纸媒体对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研究-以2015年新词语为例论文

报纸媒体对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研究
——以2015年新词语为例

俞 蕾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词汇系统作为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受时代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极为深刻地记录了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报纸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是语言文字发挥交际作用的重要舞台,其规范性、深刻性与参考性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本文立足于2015年新词语,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从时间、空间及领域三个方面重点探究了我国报纸媒体在文化类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方面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报纸媒体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新词语;报纸;社会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传递信息、沟通交流、调节气氛、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等功能,而词汇又与语言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语言的历史越悠久,其语言的词汇就越丰富,而一种语言的词汇越丰富,其语言的生命力就越强大。

在接受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检查后有10例对象被诊断为耻骨直肠肌损伤,而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后显示有12例对象存在耻骨直肠肌损伤,相关数据对比后χ2为0.202,P=0.653>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有20例对象出现了肛门括约肌损伤。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依据“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社会生活的变化很快反映到词汇中。文化类词语是新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但承担着一般新词语所具有的普遍功能,更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而显现出独特性与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文化产业日益兴盛、文化热潮有增无减等等,这些趋势都在历史的发展中被新词语很好地记录了下来,新词语俨然成为了某些领域的“瞭望哨”。因此对每年出现的文化类新词语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某铁路隧道长度约为9000m,最大埋深超过200m。隧道线路为直线,其内部主要采用“人”字坡的形式设置纵坡,具体分布为:隧道内约50m平坡,3500m上坡和5300m下坡。设计在隧道中部设置了一处斜井。截至调查开始,隧道已经累计开挖并支护了约1000m,同时仰拱施工以及二衬施工均紧随开挖支护进行。本文主要对进口和斜井两端并选择其中的一段衬砌进行监测分析。

二、新词语及其语言学特征

有关新词语的定义问题向来众说纷纭。周永惠等教授认为,所谓“新词语”即当年被新创造出来的词语,它不论是从形式层面还是内容或者意义层面看都是新的[1]。我们认为,单纯地将“形式”新旧与否作为衡量新词语的标准未免过于简单化了。而后王铁琨教授发文称,“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语、古语词和行业语中新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2]该观点突破了仅将形式新旧与否作为判断词语新旧与否的标准,肯定了某些“旧词”一样也可以成为“新词语”的看法;还有的学者从历史出发,认为“新词语”应当指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形式和意义上具有新内容的词语。[3]

有必要深入挖掘南通地区长寿的奥秘。此地经验具有典型性,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因为南通经济较为发达,当下人均GDP已经超越1万元。而全国许多地区正在向此目标靠拢,当人们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追求更舒适更长寿,就需要寻觅一个可以参照的对象。南通列全国宜居城市第五名,有许多方面值得挖掘。

语言是一种集体的或者说是社会的活动,它不可能在单一的环境下产生,是一种集体的历史遗产,是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5]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不是偶然,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同时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上我们对2015年文化类新词语在2015~2017年各年间的使用频率做了全面梳理,透过这些新词语,我们可以发现2015年我国文化生活方面和社会思想领域发生的种种变化。本章我们将结合前文所得到的数据从时间、空间、领域等方面对2015年文化类新词语进行整体分析研究。

信息化战争的后勤保障呈现出精准、快速、高效等特点,针对我军战备物资储备现状,仅靠军队自身资源还不能满足信息化联合作战军需保障要求;另一方面,新建军需智能战备仓库耗资大,周期长,管理成本高,建成后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将加大军需保障摊子,严重影响保障效益。

三、文化类新词语在报纸媒体中的使用频率情况

相较于网络新词的选择与传播,传统的报纸媒体在选词用词上拥有更高的规范与标准。主要原因首先是,相较于互联网的低门槛性,传统报纸媒体属于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其收集、生产与传播信息的能力是一般个人和非专业化的组织所不能比拟的;其次,报纸媒体在百余年的传播实践中已经积累起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标准和价值规范,其公信力毋庸置疑。因而,我们对文化类新词语在报纸媒体中的使用情况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对这类词语准确性的认识,规范新词语的使用,同时探索报纸媒体在新词语使用与传播上的特点也有利于丰富报刊的语言与风格。

由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本文所统计的文化类新词语在2015~2017年间报纸上的使用频率限于在本文写作的2018年3月15日之前该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数据,括号内数字表述该词语在2015~2017三年间在报纸上的使用频率,其中“汤姆苏”和“文化+”由于无数据录入,以“无”代替,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霸屏帝(2、1、0);猜评团(47、55、62);苍白体(16、0、0);吃饭秀(8、1、0);大国工匠(187、754、1099);大头剧(5、0、0);电商剧(3、0、0);大IP(55、131、129);IP(1486、2850、2569);IP热(91、89、23);IP影视(126、201、108);IP电影(305、575、467);和平尊(124、59、2);杰克苏(36、3、8);玛丽苏(117、90、54);汤姆苏(无);垃圾粉丝(8、13、1);男德班(3、88、0);女力时代(2、0、1);书虫经济(6、0、1);spocs(1、0、3);私播课(2、0、0);四进四信(83、41、6);毯星(83、35、6);痛包(1、0、0);头条号(20、120、76);网生内容(19、14、9);文化+(无);文艺值(4、0、0);五毛特效(87、26、15);限真令(66、3、0);小说收割机(5、0、0);颜值剧(14、4、1);综N代(4、40、45)。

四、报纸媒体对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特征研究

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词语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我们发现新形式、新内容以及新意义构成新词语的主要特征。但新词语的内涵远不止这些。本文所探讨的新词语建立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中对年度新词语的定义的基础之上,即:新词语指的是当年新产生并在大众媒体中出现的词语(或词义)。[4]

(一)使用频率不断下降,部分新词语仍处于词汇系统活跃层

从文化类新词语的集中范围来看,有17个关注影视娱乐业,占总数的53.125%,这是一个值得关注与反思的现象。

正如陈原先生所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能最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8]过多关注影视娱乐业的文化新词语,折射出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领域的某些异变之处,如文化变质和文化本体的迷失。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理性对待娱乐文化,区分精华与糟粕,提高大众审美趣味,这是新词语带给我们的又一次宝贵思考。

全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社会的今天,“纸媒唱衰”的声音屡见不鲜,来自外部同行以及媒介经营内部的压力迫使部分纸媒不得不屈从于“流量”的影响力,尽可能多地报道“软新闻” “娱乐新闻”,从而博得关注。而这直接的后果就是人们沉溺于表面的、肤浅的娱乐文化,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社会行动力。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包含特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内容不是通过易于分辨的说教形式而是以“提供娱乐”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传达给受众,它们在无形之中塑造人们的社会观、现实观。

(二)新词语集中关注影视娱乐业,表现为“大众狂欢”

从时间上来看,在34个新词语中,近三年来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的新词语有25个,占总数(计算总数为32,已剔除暂无数据的“文化+”和“汤姆苏”,下同)的78.13%;在这些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的新词语中,又有11个在2017年已无报纸使用,也就是说2015年新出现的32个文化类新词语实际到2018年1月1日仍在使用的仅剩21个。仅在2015年出现并使用的新词语有“苍白体” “大头剧” “电商剧” “私播课” “痛包” “文艺值” “小说收割机”七个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词语的产生与使用具有某种偶然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包括吸氧,合理休息,抗凝,营养心肌,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0.1g/次,q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111)治疗,8粒/次,tid,两组均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

新词语的发展在时间上呈现出不同走向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事物与新概念普及性与接受性的矛盾。正如王力先生所言,“社会要求语言用工作上需要的新的词和新语来充实它的词汇” “多数的词是由新概念产生的”[7]。新词语是对新事物、新概念的反映,而如果这些新概念的产生具有历史偶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事物不再,那么所用来指代这类事物的新词语的使用频率必然会降低,直至消失。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国现当代的文化潮流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严肃、正统、理性与崇高的审美取向正在被世俗物欲的横流所冲击,一些高雅的文艺作品因为缺少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在与某些“三低”作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当前大众文化的潮流表现为“大众狂欢”,以追求感官的刺激为主导,以大众普遍参与为形式,以娱乐、消遣、戏谑与夸张为特点,大众的世俗趣味渐渐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决定着文化潮流的发展方向。像“霸屏帝” “颜值剧” “综N代” “吃饭秀” “毯星” “五毛特效”等等,无一不是市场经济发展下,大众文化的具体表现。当今媒体语言也表现出相同的审美趣味。一些词语如“玛丽苏” “杰克苏” “汤姆苏” “小说收割机”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一时间占据各大媒体的娱乐头条,很大原因就是这些新词语读起来显得俏皮可爱、幽默风趣,其不谙世事、注重娱乐的轻松愉快的语调迎合了大众独特的审美需求,从而受到人们的偏爱。

新词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沿着两条道路前进,一部分新词语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人民大众广泛接受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且处于稳定层面;而另一部分新词语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全面普及,逐渐被大众遗忘进而销声匿迹,这部分新词语仍处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活动层面。然而并不是处于活动层的新词语都将走向消失的尽头,由于词汇是动态发展的,绝对的隐退是不存在的,在某些节点上,一些可能原来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新词语会卷土重来,在新的语境下获得新意。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在回答有关新词语的生命力问题所谈到的那样,“词语特别是新词语,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反映社会生活。不同的新词语具有不同的生命力。有的新词语反映的是当年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则其生命力自然相对于那些反映的是短暂事物的新词语的生命力较顽强。随着事物的结束,那些随之出现的新词语可能也逐渐消失了。当然,也不排除这些消失的新词语也还会有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可能性。”[6]

(三)华北地区把握新词语使用与传播的主导权

从空间上来看,为更好地了解文化类新词语在各不同地区报纸上的使用频次,我们将读秀资源库收录的报纸分为“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求发现不同地区的不同报纸在文化类新词语地选择与使用上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括号内数字表示该词语在上述地区的使用频率,其中“IP影视” “汤姆苏”和“文化+”由于无数据录入,以“无”代替,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霸屏帝(0、1、0、2、0、0、0);猜评团(30、44、28、31、14、22、14);苍白体(0、1、0、9、2、2、2);吃饭秀(0、0、0、2、2、3、1);大国工匠(178、767、125、546、231、176、115);大头剧(1、1、0、1、0、2、0);电商剧(0、1、0、2、0、0、0);大IP(17、99、13、100、24、63、16);IP(332、1369、89、1201、683、1086、543);IP热(12、73、7、60、12、28、9);IP影视(无);IP电影(29、202、28、144、49、100、18);和平尊(9、39、10、53、23、32、13);杰克苏(3、7、1、15、9、14、2);玛丽苏(20、65、0、102、40、74、14);汤姆苏(无);垃圾粉丝(4、9、0、16、3、8、2);男德班(6、12、4、24、15、16、9);女力时代(1、0、0、2、0、0、0);书虫经济(0、4、0、7、0、0、3);spocs(0、2、0、3、0、0);私播课(0、0、0、2、0、0、0);四进四信(55、34、1、28、6、3、2);毯星(15、25、4、47、15、23、6、);痛包(0、1、0、0、0、0、0、);头条号(9、63、28、44、22、36、41);网生内容(0、21、0、8、2、10、2);文化+(无);文艺值(0、0、0、4、0、0、0);五毛特效(7、24、4、37、19、24、11);限真令(8、13、0、22、6、8、7);小说收割机(0、0、0、0、0、5、0);颜值剧(3、2、2、7、2、2、1);综N代(14、12、4、26、17、17、5)。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知,在对文化类新词语的报道频率上,华北地区报纸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其次是华东地区,最后是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与华南地区是我国新闻行业的大本营的传统认知不同,此次在文化类新词语的传播上,华北地区的报纸呈现出了较为强劲的表现。一方面由于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五区域,较之华南地区总面积较大、报刊种类较多;然而包含五省一市的华东地区在面积与范围上与华北地区不相上下,并且相较之华北地区偏北的地理位置以及华南地区的有限区域,华东地区在信息资源方面应当更占有优势,然而终究还是屈居第二。

变系数Benjamin-Bona-Mahony-Burgers方程的微分不变量和精确解 李会会,刘希强,辛祥鹏(10-51)

究其原因,首先华北地区辽阔的面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类多样的报刊是其在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过程发挥主力军的原因之一。从“读秀学术资源”系统报刊数据库收录的报刊数量来看,华北地区的报刊无疑占了大多数。并且华北地区报刊种类丰富、除了每个省必须的省委机关报外还有各个地方报纸、都市报、晚报、晨报、生活报等等种类应有尽有;行业报纸也是十分丰富,工人报、教育报、科技报、市场报、航空报、娱乐报、文化报等都集中于此,它们无疑在使用与传播新词语方面拥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华北地区同时也拥有众多高校,每个高校的校报在这些新词语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反观次之的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读秀学术资源”系统收录的多为都市报、早报和晚报,行业报纸更是极少,报纸数量不足且种类较为单一,难以形成大范围空前的传播效果。至于西南西北地区的传播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其二,华北地区是我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在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积淀不是其他地区所能比拟的,这也造就了华北地区重历史、重文化传统,反映到报纸期刊上便是对文化类词语的使用与传播。“霸屏帝”最早见于《北京晨报》,“苍白体” “大国工匠”最早见于《人民日报》,“吃饭秀”、最早见于《新京报》……2015年度的文化类新词语很多都发端于华北地区,具体来说则是北京地区。这与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华北地区的报纸既有对发源于影视娱乐产业的新词语的关注,也关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最新动向,同时对社会现象也给予更多地文化解读,在文化类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及意义解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检索的过程中,本人发现数据库未曾收录一份西藏地区的报纸对这些文化类词语的报道。西藏地区的报纸有《拉萨晚报》《西藏人文地理》《林芝报》《那曲报》等,同时西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5年汉语文化类新词语竟无一在藏族地区受到传播真是难以相信。而西北地区,虽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然而独木难成林,仅靠《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难以形成较为广阔的传播范围。

五、结语

报纸语言是时代信息的载体,它忠实地记录了时代的不同声音,同时也反映了每个时代各自的生存状态和流行趣味,在语言传播方面具有更多的规范性、严谨性与深度性。一般情况下对语言现状进行研究通常会从报纸语言入手,这样不仅能获得比较完备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语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践也会从报纸媒体那里借鉴最新鲜的词汇和表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的语言规范为其他媒体的语言提供了参考标准。由于笔者现有知识水平有限,对2015年度新词语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同时就目前情况来看,新词语的使用也存在着使用频率不稳定、使用范围过窄等问题,如何对年度新词语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使其更多地为大众所广泛理解、规范使用,值得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

[1]周永惠.汉语新词语、新词义与新词词典编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5):46-49.

[2]王铁琨.新词语的判定标准与新词新语词典编纂的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1992(4):14-20.

[3]杨绪明,杨文全.当代汉语新词新语探析[J].汉语学习,2009(1):97-104.

[4]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下编)[R].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22.

[5]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001.

[6]侯敏.2010年度新词语解读[J].语言文字应用,2011(4):65-70.

[7]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9.

[8]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4.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09-0107-03

作者简介 :俞蕾,女,汉族,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与文化传播。

标签:;  ;  ;  ;  

报纸媒体对新词语的使用与传播研究-以2015年新词语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