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_姚钰

小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_姚钰

姚钰 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4-217-01

民间流行一句顺口溜:“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从学情方面看,文言文中的背景与学生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时空距离,文言文语言与学生现实语言交际之间形成了隔膜。加之隐藏在古代诗文中的微言大义,又增加了学生认智理解的难度,因而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一定的排斥、疏离、拒绝的心理。久而久之,文言文就成为学生学习路途中一头庞大的“拦路虎”。从教者来看,文言文教学是个老大难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感兴趣,如何使课堂活起来,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结出了一套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具体来说如下:

一、方法引领,归还学生主动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生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学生因为读不懂基本内容而对文言文望而却步。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我时时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文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并尝试疏通文意,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句子,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接下来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读文言文就是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积累,读出自己”。这样的引领,为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的道路搭设了一个个小的台阶。

另外,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培养。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老师不宜急于解答,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的思维互相碰撞;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例如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的“则”怎么解释时,我没有直接给他们答案,而是给了他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学生迫不及待地查阅,得到了几种不同答案,到底哪一种解释才最贴切呢?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解决的方法,课上有学生提出运用以前讲过的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方法,就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了最终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能力、一份信心。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占拨、引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就如一池春水,时时泛起闪光的水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增强了活力,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而活起来了。

二、巧设问题,推进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教学,还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我们可抓住文言文的结构、语言等外部的特点精心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学生对文言文就可产生持久的兴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第二段直接描写动静状态的游鱼,间接表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讲授时,我设计了这样以下几个问题:①描写鱼的句子有哪些,分别写出了鱼的什么情态?②游鱼的动静游态,作者描绘得清晰可见,这又说明了什么?③为什么游鱼先是“怡然不动”,继而“倏尔远逝”,复而“往来翕忽”?①②两个’问题学生学生能很快回答出来,问题③有较强的思考价值,通过让学生讨论“怡然不动”说明游鱼静处享受阳光的恩赐,并没有发觉人的到来;“俶尔远逝”表明游鱼的灵敏迅捷,一旦发现岸上有人就迅速跑开;“往来翕忽”又说明游鱼的善解人意,作者静观他物,发现了游鱼的“自得”之态,所以游鱼的“往来翕忽”在他看来是“似与游者相乐”。鱼人逗乐表明作者忘怀世俗而怡然自得的情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问题的设置,推进了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中景物描写的理解,也进一步体察到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争的思想情趣。领悟到这一点木业就不难理解下文“凄神寒骨”的含义了。

三、设置情景,收获课堂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之所以可贵,乃在于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在教学中有效设置情境,能收获一种别样的精彩。

1、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由于文本所写的时代离我们跨越千年,对学生而言,苏轼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于是,在“寻友赏月”中,我巧妙地以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走进承天寺,细看苏轼、怀民夜游承天寺,在美好的月色中去体会苏轼夜游的兴致,品味苏轼的款款情思;在“庭中月色”中,我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深情描述几幅优美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让学生闭上眼睛融入情境,描述画面,感受夜的静谧、月的晴朗、竹柏的淡雅;在“月下抒怀”中,我再次以动情的语言让学生又一次走进宁静优雅的承天寺,走进那个冰清玉洁的诗一般的境界,去想象苏轼语坏名的交谈,感受他们豁达与失意的人人生,体会闲人背后的意蕴。

2、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能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令人心驰神往,它特有的旋律、节奏,常常会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去。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主要选用了钢琴曲来营造宁静恬淡的氛围,渲染清新静谧的情境。

四、开展竞赛,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采用竞争手段,可以增强刺激物的强度,使神经组织由相对静止转入活动状态,由较弱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这时接受知识速度快,效果好。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学文言文时,通过开展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文言文的教学往往离不开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有较多的疑难问题,须在课堂解决。传统的教学法是老师讲,学生记;老师提间,学生回答,比较死板、枯燥。老师讲得面面俱到,但学生却不领情,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常常在班中进行提问题比赛。在学生熟练朗读、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开展竞赛。通常,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先由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抢答,胜者赢得提问权。由他向另一组的学生提问,如对方答出,就交换提问,双方各不计分;如对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就给提问方加分,并继续提问。提问较自由,可以涵盖文言文教学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常识、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老师是裁判,判定答案的对错。比赛过程中,双方你问我答,争得热火朝天。很多时候,老师仿佛成了一个局外人,只是稍作点罢了。为了难倒对方,给自己的小组加上宝贵的1分,学生早早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一般的问题,已难不住对方,一旦哪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提了出来,就会换来对方的一阵欢呼,招来本组学生的几声叹息;而如果提出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把对方难倒了,看着对方同学抓耳挠腮、愁眉不展的样子,他们会高兴得捂着嘴吃吃地笑,还不忘把感激的目光投向心中的“功臣”,向他竖起大拇指。为了多得分,同学们绞尽脑汁,动用了所有知识的积累,几个回合下来,胜负已定。胜者自然高兴万分,而“败者”也是万分高兴。因为,在这比赛中,他们也获得了知识,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当然,看着学生们唇枪舌剑,斗得不可开交,最起劲的要算是老师了,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免除了自己声嘶力竭之苦,不亦乐乎!

文言文是古人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进而感悟人性的真善美,这是一个慢慢浸润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细节上下足工夫,小步轻迈,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论文作者:姚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论文_姚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