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多发于老年患者,指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失常,无法及时将静脉回心血量排出,血液淤积后引发对应心脏循环障碍体征,发病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具有心肌疾病,经感染、情绪改变及疲劳等刺激下诱发,发病后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以左心衰较为常见。超滤属肾脏替代疗法的一种,临床应用优势包括:操作简单、对水肿及心衰均有较好疗效,工作原理指利用对流转运机制将体内多余水分清除、保证血管内容量正常。同时心力衰竭患者日常活动度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机体健康状态及舒适度水平均较差,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选择我科于2016.1月15日收治的1例心力衰竭患者,遵医嘱提供床旁超滤治疗,现将治疗期间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我科于2016.1月15日收治的1例心力衰竭患者,遵医嘱提供床旁超滤治疗,患者入院后遵医嘱为其提供个性基础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护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做好护理记录,遵医嘱提供基础维持治疗,现将超滤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㈠病史摘要
病史采集时间:2016.1月15日下午13.06分。
现病史:患者、男、68岁,临床表现:2006年患者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8年,患者存在间断性胸闷表现、憋气等11年,于2013年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表现,患者日常活动度受限、活动后即发生相应不适症状,稍作休息后可部分缓解。患者于2016.1.12日发生活动后胸闷明显、夜间无法平卧入睡、保持半坐位后可缓解症状,家属担忧病情恶化、为进一步确诊,于2016.1.15日下午13.06分将患者送往医院就医。查体后护士遵医嘱指导患者常规用药治疗,包括口服托伐普坦利尿及静脉输入左西孟旦、多巴胺、硝普钠、呋塞米、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护士在用药期间应加强巡视,准确记录患者机体出入量,及时测量体重,观察机体水肿表现。于入院后第12d,遵医嘱为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时提供床旁超滤脱水辅助治疗,护士应做好导管固定工作,持续遵医嘱用药。严格记录尿量,掌握超滤停止时间。
既往史:存在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伴侣及子女体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㈡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2006年患者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8年。
客观资料:入院后接受基础体征测量,得出结果:心率75次/分、血压130/82 mmHg,接受心电图检查显示出现房颤、患者查体显示腹部膨起,双侧下肢发生重度水肿表现,手指按压后出现凹陷、皮肤干燥且颜色区别与正常皮肤;入院时患者测量腹围116cm,腿围65cm,体重为85kg。
辅助检查: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
㈢护理问题
⑴存在心理焦虑、紧张情绪,担忧治疗效果、被动体位、呼吸困难、肢体水肿、皮肤干燥不适。
⑵存在管道并发症可能性、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活动受限、存在皮肤压疮及坠床可能性。
㈣护理目标
⑴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士信任度。
⑵改善患者皮肤不适、体位压迫感,改善患者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㈤护理措施
⑴超滤前: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保持沟通,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告知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并发症,告知超滤治疗原理,取得患者配合及理解,安抚其不良情绪,强调床旁超滤期间注意事项,让家属做好协助工作。遵医嘱提供超滤前各项检查工作,评估患者体重及生命体征变化,综合评估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前确定患者超滤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维护良好病房环境[1-2]。⑵超滤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神志清醒表现,连接心电监护仪,抬高床头,常规为患者吸氧,超滤期间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是否出现低血压表现,及时补充生理盐水,护士需积极处理超滤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超滤治疗期间,护士应观察管道通路、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在机体不同管道均放置危险标识,妥善固定,做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工作。护士应重视观察患者皮肤表现,定期做好消毒工作,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发现早期出血征象[3]。⑶超滤后:治疗结束后医生严格无菌操作,在护士协助下拔出股静脉鞘管,徒手压迫止血,包扎后使用弹力绷带处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表现。护士应告知患者家属生活护理要点,包括饮食限制,应严格控制患者液体摄入量,坚持清淡、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记录患者排便习惯,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便秘发生,观察长期卧床患者皮肤表现,夜间加强巡视,竖起床栏,预防坠床事件发生。护士应定期为患者更换整洁床单位,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实时记录患者腹围、腿围、体重、体征改变等;做好出院指导[4]。
㈥护理评价
超滤治疗后30d,患者体重下降至78kg,腹围缩小至105cm,腿围缩小至60cm,未发生并发症表现,皮肤状态较好,超滤治疗期间未发生管道感染事件。
二、结果
侧股静脉伤口愈合良好,于2月20日出院。
三、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病终末阶段,患者病情危重且合并并发症可能性较大,对患者生命造成较大威胁,病情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预后不良,研究中为1例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床旁超滤治疗,通过超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水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负荷,且床旁超滤治疗,无需转移位置,避免搬动患者期间发生意外情况。但床旁超滤治疗期间,因超滤装置报警系统存在漏洞,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护士在患者超滤治疗期间加强巡视,严格监视是否发生并发症早期征象,监测患者基础体征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出现,通过超滤治疗,可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韩琳.一例床旁超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7,25(2):167-168.
[2]毛乔.超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110-111.
[3]王聪,袁义厘,袁静等.维持性血液透析诱发心血管事件的病因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31):3259-3261.
[4]汪辉丽,耿丽.不同抗凝方式对心力衰竭超滤病人使用超滤透析器凝血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23):2866-2868.
论文作者:冯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患者论文; 超滤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护士论文; 医嘱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史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