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增长、气候变化显著是现今社会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特点。日益紧张的生态能源供应,尤其是在西方金融危机现象出现后更加显著的能源供给现状,是人类正在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只有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之中,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潮流,有效保障我国电力安全输送,及时解决能源供给紧张的社会发展现状。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建设
一、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智能电网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谓智能电网,指的是一个可以同时包含多种配电输送体系的大型综合电力系统,智能电力网络系统是智能电网的全称。智能电力网络在原有电力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添加特别的智能控制结构,相比传统的电力网络系统,能够更加迅速地对用户在电力的传送需求相关信息上,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反映。在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全球气温逐渐回升,地球上的居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能源供给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主要生态生存问题之一。智能电网的建设就是这一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必然趋势。
1.2智能电网的显著特征
国家居住人口数量众多、国土面积辽阔、生态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在这种国情的影响和要求下,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方法。我国的智能电网在现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经济环保、电网架构坚固、资源优化以及自动化故障整修四方面主要的特征。智能电网经济环保的特点是有效遵循我国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最大限度地保持智能电网电力输送品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智能电网的耗费成本。坚固的电网架构能够让智能电网设施更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给其造成的损伤,保证对用电用户持续稳定的电力资源输送。通过智能自动化的自我修整功能,有效降低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我国智能电网的特征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我国电力输送事业不断进步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对提高智能电网质量有很大帮助。电力工程技术属于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用于电动对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并可使用更先进的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进行快速处理,处理电力对象的数据,最后得到的反馈控制信号的准确性。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可以避免传统技术应用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电网的控制效率,达到最高水平。
2.2有利于提高数据采集的能力
在过去的物理电网中,采集的数据不能自动分组,原因是科技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而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而且还可以根据设备的类型及功能区分,创建不同的数据采集文件,不仅对电力工程设备测试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支持,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确定电力系统优化方案,提高电力工程和智能电网整体运行水平,加强智能电网数据采集能力。
三、智能电网运行各环节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3.1变电及配电环节
如今,智能电网和电力工程技术的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变电环节不仅可以对自动化的继电与电力系统控制进行有效的保护,还能自动对信息进行收集并自动完成测控任务,配电环节中对于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使配电网络的运行具有高效性,具有自动调控电压的智能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发电及输送环节
智能电网的发电及输送环节需要以电网的稳定性作为技术,这样一环节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需要完善数据记录和设备要求,其不仅需要对高端设备和科技手段进行完善,且施工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该环节的优化可以减少在输送时所造成的能源损耗,使电网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3.3用电及其他环节
智能电网运行的终端就是用电环节,单纯的根据电表确定用电量以及不能满足人们对电能服务的需要。智能电网为用户高效的、精确度高的计量服务,从而使用电计量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能够随时查询任意用户的用电情况。
四、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4.1质量优化技术
所谓的质量优化,主要是在电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这也是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环节,然后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从而保证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运行体系,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估,保证用电接口方式的合理性等。此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需要不断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这是电网经济性和智能化不断提升的保证。
4.2高压直流输电
传统的物理电网使用的是交流电、而利用电力工程技术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后可以采用高压直流电的方式进行电力的输送工作,保证了电力输送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运行的成本,尤其是在一些孤立、偏远的山区,利用这项技术拥有非常大的优势,有效的保障了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覆盖。
4.3能源转换
在电力工程技术中有一项能源转换技术对于保障电网的科学建设,使过去那种高能耗污染性的能源消耗方式向现代的智能电网中低碳环保式的能源消耗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
4.4保持智能电网输送环节的科学合理
第一,在发电与送电环节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大大保障输送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我国摆脱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力发送方式、同时还可以提高智能电网建设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如:从智能电网的发电设备来讲普遍的使用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而这些设备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施工要求都进行着严格的规定,对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第二,从变电与配电环节来讲、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收集与远程监控的自动化,有效地进行电力系统的科学化控制,提高智能电网的科技水平。从配电环节来讲,可以运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网络智能系统对于电力的双向流动提供技术上的保障。第三,从用电及其它环节来讲,运用高精度的数据计量设备可以实现对于用电量的精准计算,运用自动化的管理可以实现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完美融合。这些具体方式的运用很好的提高了智能电网科技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保障了用电的安全、提高了用电的效率。所以,在我国进行智能电网的推广建设与加强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运用的力度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科技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建设智能电网时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使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计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
[2]万小彬,李鹏飞.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
论文作者:汪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环节论文; 我国论文; 能源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