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系统助力山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
1庄晋财2庄子悦
(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摘 要]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山区小农户由于受到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的约束,既没有条件实现“智能农业+资本农业”,也没有条件实现“工程农业+规模农业”,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但是,由于高铁快速运输系统的出现,给山区小农户通过“市场创造”,实现“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的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因此这应该成为山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转换传统农业的“规模经济”思维,鼓励在农产品基础上衍生新产品,通过“平台”构建让众多产品聚在一起,利用高铁快速运输系统拓展市场边界,以“市场创造”实现范围经济,是山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铁系统;山区小农户;现代农业;市场创造;范围经济
一、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话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中央政府对这个问题也十分重视,专门出台的《关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经营。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这样就有了一个现实问题:小农户究竟如何才能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呢?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有一个观念,认为小农是没有效率的,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改变农业的低效率状态。从理论上说,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增加收益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在不具备土地规模经营的丘陵山区,一味追求规模,诸如一些地方发生“土地被流转”“农民被上楼”的情形,就会适得其反。事实上,规模化经营并不是农业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在现实中反而可能导致大量耕地的非农使用,直接影响农产品供给。而且,在农村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与城市接轨的阶段,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土地流转还有可能让农民失去最后的生活保障。如今,在互联网走进农村千家万户,物流体系连接万村千乡的同时,四通八达的高铁系统正在串起大江南北,为农业发展的市场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探索高铁时代的山区农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就需要更准确地把握现代农业的深刻内涵,引入诸如高铁体系等新的农业产业发展要素,推动山区农村产业向纵深发展。
二、山区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现代农业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用现代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本文看来,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凭农民经验的传统农业转向依靠科学技术的科学化农业。二是广泛运用工业化成果,把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质能量投入到农业当中,由手工劳动方式的传统农业转向依靠先进工艺流程与管理的工业化农业。三是农业生产要走向专业化,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转向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农业。因此,科学化、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应该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在不同的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区域可以通过技术条件的改变,来实现“智慧农业+资本农业”;有的可以通过改变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的“工程化+规模化+专业化”;有的可以通过改变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品牌化+人本化”。至于不同的区域以什么方式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视区域条件而异,不应该追求统一的方向与模式。
那么,在丘陵山区,应该如何确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呢?笔者以家乡吉安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江西吉安就属于中央关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意见文件中所说的地块零碎的丘陵地区,一个村落与另一个村落之间隔着数道山,土地零零星星分布在这些丘陵山堆之间,几乎没有连片大规模的土地。据统计,2016年吉安市有214个乡镇,103万户农户,405万乡村人口,耕地总面积665万亩。按此计算,户均耕地面积6.5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如果要以规模为现代农业的标志,2014年美国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约为177公顷,大约是2660亩,那就需要409户农户、1660位农村人口所拥有的耕地聚在一起,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而且,即便能够凑齐这样的耕地规模,由于山区的阻隔,也没有办法实现土地连片,因此要实现美国现代农业这样的规模化经营,在丘陵山区实在是难上加难!
总之,课前预习是连接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加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除了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运用科学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预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能力。
(3)氧化铋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投入,长期循环使用,使用周期过长时,因为杂质影响除氯效果,可对氧化铋进行除杂处理,再次回收利用。
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如果不能扩大规模实现外延式增长,还可以想办法通过改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内涵式增长。因此,改变传统农业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等手工劳动的技术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以来是山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努力方向。现在许多山区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跟传统方法完全不一样:直播替代了移栽,再也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再也不用挑猪粪和铲草皮积肥;机械替代镰刀,再也不要勾腰弯背收稻子。一个村或者几个村,农作物种植达到一定的规模,村里就有私人购买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甚至是喷农药的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化设备,在不改变土地家庭承包的前提下,实现农业服务外包,使农户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前在农业生产繁忙季节,抢收抢种的农活要花一二十天,现在使用工业化技术,只需要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农户除了充当一个田间地头农业机械的监督者,剩下的事情就是支付农业机械服务费,一切问题均由专业化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很多的山区农村,流转的不是土地而是服务,实现规模化的也不是土地,而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服务。
不可否认,上述因素的确是形成许多农产品滞销的原因,以此去调整农产品的技术供给和需求结构,对农产品的滞销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对农产品而言,无论是技术结构调整还是供给结构调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都存在较长的时滞,这是由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周期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信息搜寻的困难,如何才能将技术及供需调整到位也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更为糟糕的情况是,等调整完毕,市场却又发生了变化,从而造成极大的沉没成本。对于农户来说,无法通过调整农产品的技术结构或需求结构,最后就会依赖供给规模,期望通过供给规模实现对农产品的定价权,以此来确保农户的收益。但是,如前所述,对于山区小农户来说,扩大种植面积天然受到土地规模的限制,同样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因此,要让山区小农户走出“蛛网困境”,就需要转换思路,也就是说,不要把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的思考方向锁定在“产品”一端,应该更加重视“市场”一端。换句话说,不能通过“创造产品”来解决问题,就尝试通过“创造市场”来解决问题。在传统农业发展思维中,人们更多的是“产品思维”,不是“市场思维”,只想通过改变产品来实现增收目标,很少思考通过改变市场来实现增收目标。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仅仅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早就说过,“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同商品体的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正好相反,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因此,对于生产者来说,要实现的是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品本身。从这个道理来说,种植农产品强调“产品”的好与坏,其实并不在乎产品本身,而是在乎这个好或者坏的产品会影响到其价值的实现。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要能够找到适合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亦即要进行“市场创造”,而不仅仅是“产品创造”。
三、高铁远程输送:为山区小农户实现与市场对接创造条件
伟翔不在的晚上,我也有了去处,跟朋友喝喝茶,泡泡吧,心里也会很快乐。我尽量把负面情绪分散到自己的兴趣点里面去。为了我们的婚姻,我学会了像父母一样凡事先检讨自己,然后先说对不起。
不过,对于大多数的山区农村来说,尽管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之以传统农业,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要达到农业现代化的高端水平,实现“智慧农业+资本农业”“工程化+规模化”这样的现代农业,山区农村尚没有这样的条件。这是因为:一方面,山区农村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智慧农业、工程化农业都是需要巨大初始投资的农业,山区农村所在区域,一般来说地方财政的力量还比较有限。举例来说,笔者工作所在地在苏南的镇江市,人口318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4050亿元,财政收入301亿元,而吉安市人口538万,地区生产总值1742亿元,财政收入280亿元。如今镇江市的农业还没有走到智慧农业、工程化农业和大规模农业的地步,像吉安这样的山区农业,要走到这一步就财力而言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山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做支撑,否则就需要通过跨区域转移来实现。在中国如今尚存在许多区域间制度区隔的条件下,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的形成尚需时日,所以区域间的劳动力转移,很难走出“钟摆效应”。正因如此,山区农村即便有可能推行大规模农业,也因为城市化水平较低而无力转移从土地上游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再次比较上面提到的两个城市,吉安目前的城镇化率大约为51%,全国为60%,镇江市达到了71%。吉安市跟全国水平相比相差近10个百分点,跟镇江地区相比相差近20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吉安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还是以跨区域转移为主,大多数农民仍然是处于“候鸟式迁徙”中,农村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打工经济”特征。如果按照发展智慧农业、工程化农业、大规模农业的要求,还将会有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若不能被本地城市化发展所吸纳,从几十年的发展经历看,异地迁徙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高质量发展。
那么,山区小农户如何通过“市场创造”来实现农业增收呢?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就是拓展市场范围边界,触及遥远的农产品市场。现在农产品滞销很大程度上说并不是因为供过于求了,因为所谓供过于求,是相对于特定市场范围的边界来说的。比如,把南方农村的荔枝、龙眼、芒果,卖给南方周边地区,如果种多了就会出现供过于求,因为周边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似度较高,农产品的结构相似度也会较高,容易导致市场饱和。如果卖到自然条件完全不一样的北方市场去,市场容量就会大得多,供过于求的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在传统的运输条件下,农产品由于存在保质保鲜困难的弱性,只能在相对狭小的市场空间中进行销售。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农户没有能力控制价格,而只能接受价格,就很容易陷入“蛛网困境”。为了走出“蛛网困境”,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最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农民自身,还是地方政府,都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改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改良农作物的品种、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最近几年,各地方都在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做文章,由此造成许多农产品在丰年出现滞销的“增产不增收”情况。不过,就现有的情况看,我们更多是把目光聚焦在产品端,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归结为以下原因:一是气候原因。农业生产依靠自然条件,风不调雨不顺就有可能导致收成减少。二是技术原因。消费者的口味是变化的,种植的果品无法随着消费者的口味变化而变化,导致原本很好销售的果品,经历一定时期之后就变得无人问津。三是供需矛盾。如今的农民有自主经营权,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和不种什么,但市场信息的不充分,又恰好导致农民不知道该种什么。因此,往往是根据往年的价格和周边的示范两个信息来进行种植决策,在“价高我就种”和“人种我也种”的决策模式下,必然形成蛛网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像吉安这样的山区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适度规模、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注重塑造区域品牌和个性化,通过市场创造来实现农业报酬递增。
本维修方案所需升级软件(升级软件零件号180 909 144 G)和参数设置文件(版本4140及对应参数文件)请扫描图37所示二维码下载。
显然,由于农产品保质保鲜困难的弱性,要拓展其销售市场边界需要有更为先进快速的交通运输系统,而高铁体系的完善,就为农产品克服保质保鲜困境,扩大市场边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持。截至2018年11月,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200~350公里的时速,大大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不同区域的农产品能够在1~2天内到达许多不同区域。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和快递物流系统的配合下,使不同区域的农产品能够迅速送达消费者身边。此外,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高铁系统也能够将遥远的客人运送到山区农村,大大拓展农产品在山区本地的市场容量。因此,对于山区小农户来说,如果所在区域拥有高铁运输系统,就有可能通过“把农产品运出去和把远方的客人迎进来”,极大地拓展农产品的市场边界,使农产品突破山区狭小市场的阻隔,跨区域创造新市场,缓解在原来狭小市场中供过于求的局面,从而能够在更大市场空间中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以达到增产又增收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高铁快速运输系统,是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中,通过市场创造实现其价值的关键条件。
四、平台构建:高铁时代山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关键
如上所述,山区小农户通过发展“智能农业+资本农业”“工程化+规模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存在困难,那就应该追求“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来时实现现代农业,通过高铁系统的快捷运输,拓展市场边界,来实现现代农业的高价值与高回报。因此,结合现实情况,山区农业发展需要树立三个思维:一是“种多不如种好”的思维。传统农业思维总喜欢“增产”,以为收入增加的关键在于产量增加,事实上并不如此。从农业收入来讲,收入等于价格乘以产量,因此,完全可以在产量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取高的收益。农产品作为消费品,人们是否会用货币为其投票,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品质。因此,山区农业的发展,也要向工业产业不停地变换工艺技术一样,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种新品种。现在要满足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不是克服“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不匹配的产品,种再多也没有用。因此,对于山区农村来说,本身受土地要素的制约,没有必要一味追求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从供给侧改变农产品品质,让人们愿意为农产品买单,才能获得好的收益。二是“种好不如卖好”的思维。传统农业发展的思维,总是强调种,好像种出来就有钱赚一样。马克思说过,“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传统思维总是更多地关注如何种,而忽略如何卖。农产品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钱,除了上面讲的品质问题以外,最重要的是受市场半径的影响,如果农产品销售仅仅盯住身边的市场,当然没有办法卖出好价钱,因此,市场创新就变得十分重要。三是“卖好不如卖巧”的思维。传统农业发展思维中,农产品销售就是卖农产品,完全没有商业模式的概念!农业发展需要商业模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下,同样的农产品会被当作不同的价值实现载体。比如说,游客到一个地方去旅游,总要住宾馆,在人们的传统思维里,宾馆住旅客跟农产品销售是搭不上边的,因为农产品的销售是在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里进行的,甚至是在马路边上完成的。但是,如果转换一种思维模式,把宾馆当作农产品的销售点会如何呢?前面说的物流快递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如果在一个城市的每一个宾馆设置一个特色农产品的快递销售点,游客走到一个地方住下来就可以零距离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在高铁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农产品的远距离快速输送,可以在游客旅游的同时,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尝到祖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这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魅力!所以,农产品如果卖得巧,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增加意想不到的收益,这不是神话!
对于山区小农户来说,在现有的条件下,农产品要以规模来取胜的可能性极小。更何况如今的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市场,在山区小农户小规模的承包土地上,几乎没有谁能够用规模来实现垄断收益。然而,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如果不能以规模经济取胜,还可以范围经济取胜。笔者调研发现,在许多山区农村,以农业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产品极其丰富:比如腐竹、竹笋、兰花根、米花糖、麻花、豆腐干、米酒、茶油等等,简直数不胜数。试想,如果这些农产品及其衍生品是一个公司做出来的,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主业(农业)基础上衍生出这么多有个性有特色的产品,一定会取得许多协同收益,这就是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今的山区农村之所以没有取得这种范围经济的收益,主要是由于农户各家各户自己生产,农户之间没有取得协同收益。也就是说,每家每户只有几亩承包地,能够衍生的产品品种也十分有限,因此既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也无法获得范围经济。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应该让农户聚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出口面对广阔的外部市场,换句话说,让所有农产品聚在一个平台上,以相同的区域品牌面对共同的市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地方就犹如一个公司,一个公司能够生产众多的产品,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对每一个产品来说都会因为其特色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从而克服规模经济的桎梏。大家所熟悉的“沙县小吃”就是这样,在“沙县小吃”品牌的平台上,将无数种小吃品种聚在一起,巧妙地将每一种小吃“小而无规模”的弱势转换成“小而花样多”范围优势。所有产品在一个平台上出去,既解决了独自闯市场没有规模的弱势问题,又赚得了一个品牌市场中什么产品都有的“范围经济”优势,显然,一个功能良好的“平台”在这里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说“互联网+”突破了市场信息搜寻成本与边界,让消费者大大拓展了眼睛的所及范围,那么,高铁系统突破了产品可及的市场边界,让消费者大大拓展了手臂所及的距离,由此导致市场边界被无限地拓展。在一个宽阔的市场中,谁也很难再以“规模”来获取定价权,因为对于一个超级容量的市场来说,任何个体都是渺小的,获得市场话语权都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追求个性化的年代,最需要的就是选择权,因此“范围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广大的山区农村来说,小农经济一直被诟病,也就是因为没有规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范围经济的重要性。事实上,如今山区小农们的困难,主要在于没有一个平台能够把他们聚在一起,如果能够创造这样的平台,把一个区域中众多小农生产的众多产品聚在一起,就能够满足消费者在追求品牌消费要求下的多元化需求,从而也使以小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山区农村,获得良好的“范围经济”协同收益。因此,在高铁时代有能力将农产品快速输送到遥远距离的条件下,为山区小农搭建一个“平台”,应该是乡村振兴中山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关键路径。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BRK003)。
[作者简介] 庄晋财(1967-),男,江西吉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乡村创业与区域农村发展;庄子悦(1998-),男,江西吉水人,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
(责任编辑: 胡宜挺)
标签:高铁系统论文; 山区小农户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市场创造论文; 范围经济论文;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论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