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一些企业放松甚至放弃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听之任之,认为企业是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管理的唯一目的是盈利赚钱,至于思想政治工作则可有可无;政工干部也被视为“拙劣的精神保姆”,是“吃闲饭”的,甚至被看作是“改革的阻力”;至于企业职工,只要是“能上岗,会操作”的“经济人”就够了。产生这种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义,急功近利的错误观点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对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作了形而上学的曲解。他们只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无视精神的反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澄清错误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杠杆,它参与生产力的构成和社会价值的创造。
我们不妨从生产力标准的角度来作一个具体的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职工,是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作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的优劣,关系到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他们的能动性即创造性、自觉性、主动性又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如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它的工作对象上就体现出来了。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有不同于其它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这就是:第一,间接性。政工干部是工作的主体,作用于职工的思想,而职工又通过其思想支配自己的行动来创造社会财富。第二,转化性。即通过精神的鼓舞转化为物质的力量,通过主观认识的提高转化为客观的实践,通过进步的思想转化为积极的行动。第三,潜在性。不同于生产中的其它因素,如科学技术,一旦投入使用马上可以在物质形态上看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一种“软件”,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它的作用潜藏在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处,而最后通过行动表现出来,这个过程的实现不是立竿见影,有的也不是短期可以看到的。但是,只要作一个认真的分析,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杠杆,它参与生产力的构成和社会价值的创造。
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并不是僵死地装在现代化大生产机器上的部件,而是有思想、有意识、有能动作用的劳动者,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潜能。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精神反作用的原理来发掘利用这部分潜能。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改造职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奉献实干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把爱国、爱厂、爱自己的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他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及时宣传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的形势,告诉职工世界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应该怎样认识,怎样应变,怎样进取。使广大职工产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自觉地把自己企业的兴衰同国家现代化大业的成败联系在一起,关心企业的命运,形成强有力的集体主义精神;第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通过历史教育,了解过去,了解本企业、本行业的创业史,增强职工的职工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使整个企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第四,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提高知识含量,以科学知识开启心智,给职工以光明,以力量,从而使职工为企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高附加值产品。总之,切实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潜生产潜力。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是人口相对集中的社会化生产基地,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愈来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不仅要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而人的现代化和精神文明的实现必须体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征。赖以保证这个性质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从企业内部来说,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因而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所要建设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保证这一性质的根本因素除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切切实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它引导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第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企业“小气候”的改善。社会风气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企业的精神面貌来体现的。如果每个人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每个企业都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整个社会风气就会根本好转。当然,影响社会风气的有多种因素,但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强弱不可忽视和低估。我们深信,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配合,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小气候”,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将大有希望。
第三,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反作用。企业、民族、国家都需要一个精神支柱。我们党过去的战斗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是与包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风貌在内的价值观念体系紧密相连的。日本松下公司的成功经验有力地证明了这点。有人在总结松下经验时说,松下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管理体制,也不仅在于科技力量,而在于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这是不无道理的。
当然,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松下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它以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为核心,代表人类发展的最新价值观,具有更高的层次,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要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必须和企业管理中的其他工作相配套,而不能孤立存在。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中去抓,就是一条有益且有效的路子。
“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集管理科学、管理技术及价值观念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同思想政治工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属于管理科学,它的背景知识是经济理论和行为科学,它的功能主要是探求管理技术,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而后者在内容上是政治学、哲学,它的背景知识是特定价值观念体系如哲学、美学、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它的功能在于提高企业职工的价值判断能力,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职工,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以发展生产力,手段都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来促动人的行动。从广义上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它保证企业文化的正确方向,具有突出地位。反过来,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没有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变成空洞无力的政治说教而缺乏力量,可见,搞政治冲击一切是错误的,但用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取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行不通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生产力标准的高度,还是从精神文明的战略角度,或者从企业管理内部来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抓好这项工作不仅大有必要,势在必行,而且时机已到,切实可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用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凝集全民族的力量,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