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促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_商业银行论文

上市促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_商业银行论文

上市助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商业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金融经济的稳定十分重要,因此,从中央银行的角度,从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我们高度重视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

四大商业银行改革所遇到的难点跟很多国有企业一样,我想重要的问题是两者都具有的共性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恰恰是我们下一步改革遇到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的改革从1979年开始到现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强调实现政企分开,选择股份制作为改革的方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来进一步实现改革的目标。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赋予企业金融治理权的决定,其中包括生产经营权、产品的销售权、物资采购权、投资决策权、使用资金的分配权、资产处置权、兼并的权利、劳动用工的权利、公司奖金分配的权利等等。改革使行政干预确实在逐步淡化。1993年11月,中国提出了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提出了国有企业要实行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志比较强调尽可能通过企业的内部改革和加强管理的问题,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实际上改革涉及到一系列内部和外部条件,也涉及到一些根本性机制的变革。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尤其是优势企业的改革必须实行股份制,强调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等形式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也提出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学界就重视研究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但是现代公司法人治理对企业管理来讲是一个新的概念。1999年,“公司法人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权多元化有利于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内容正式写入了党的文件和政府文件。

同时,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鼓励企业上市,通过上市继续完善改革。2001年明确指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和为它们创造条件实现上市。

上述文字回顾了企业改革的情况,我们的金融改革也与此相类似。由于金融行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落实上会比国有企业慢一点。从政企分开的情况来看,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已经在泰国和其他国家出现的时候,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正式明确了要停止各种类型的行政干预,同时把金融体系改为垂直领导,包括大型商业银行的直接领导。

当然,金融产品比较复杂,牵扯到社会的敏感和整个经济安全稳定方面的关系,因此现在来审查,国有企业已能够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做到,还需要一定的努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贯机关化,党中央、国务院都对它的改革方向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国有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就是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路,同时也是按照权责明确的要求,把商业银行改成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上市公司。

国有商业银行在第一阶段的改革正在进行,现在选择了两家试点单位,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第二阶段的改革就是要实行股份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与此同时,我觉得需要指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一,它的产品比较复杂,关系到公众利益,金融行业的问题很容易造成金融危机,因此在行政方面是比较慎重的,在政策方面也是比较慎重的。第二,改革有先后次序,按照中国的先后次序安排,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首先向其他行业的改革,特别是工业企业的改革提供了资源和动力。第三,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风险控制有较高的要求,这批企业需要有综合的标准,需要对各项业务有不同风险权重的汇总和管理。金融企业在风险准备方面,比一般的工业企业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复杂的方法。因此,由于它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为了防范风险,金融企业对资本的要求更加严格,执行更加准确。

四大银行改革有一些有利的条件,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条件,需要创造条件。有利的条件是,中国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波以后学到了很多的教训,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内部改革的压力,特别是加强了改革的动力。很多企业,也包括一些金融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内部改革。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亚洲金融风波以后,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达到高峰以后开始进入好转。另外,在风波之后,各项标准都有提升,因为我们目前能得到的数字应该说是更加真实化了。

我们通过对亚洲金融风波以后的认识和清理,基本弄清了在九十年代以前银行业所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的原因。大体上来看,大约30%来自各级政府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大约有30%的大量资产来自于支持国有企业造成的,另外有10%的不良资产来自于地方的行政环境和司法环境,也有10%左右来自于国家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20%的不良资产来自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的问题,包括机制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我们改变了外部环境和政企不分的状态以后有了改变。在接受了亚洲金融风波的教训以后,我们要停止各类各样的行政干预。据观察,现在已经不存在行政干预了,但是还有个别的需要调理一下,比如说有的企业在关停并转的过程中,在核销方面还有一定的规定。

另外一个改革的条件,就是政府现在的决心很大。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改革的条件,首先是有一些银行确实在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不良资产的比例偏大,因此要消化这些不良资产需要资源。此外,在管理和机制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国有企业比,表现为机关化、官本位的机构,所以整个的工作量更大。

总的来讲,通过对改革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分析,政府下决心在几年内推进四大银行的改革。

今年上半年应该能看到两大商业银行经过外部的审批,完成股份制的初步改造,同时在股份制初步改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另外,在上半年中期以后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来看,资产负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清理,该核销的已经核销掉了,一些不良资产最近应该得到更大幅度的清理。

对于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任务。四大商业银行改革和股份制改革是相一致的,争议是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是否能通过加强管理来加以实现。踞国有企业改革早期一样,大家都希望通过任命强有力的领导人和在内部进行科学管理来达到很好的效绩。后来我们认识到,内部改革、外部条件、整个法律法规监管的环境和市场的约束都是密不可分的,不可能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普遍实现内部管理的高水平合理化。

当然在任何情况下,在成千上万的企业中,会有个别强有力的企业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仍旧会做得非常突出。但归根结底这是小概率的状态,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因此,除了强调加强内部管理和领导人的任命以外,机制的改革,就是国家强调的要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要的,不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就不能轻易看到四大商业银行改制的进步。

过去的企业,有人说是“三权”,但是我认为党中央和政府之所以把创造条件上市当作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也是看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不仅要解决资本金的问题,关键是经营的目标和治理机制。过去四大商业银行比较明显的机关化、官本位以及很多的约束,在运行内部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其他各个方面的不同对待。只有公司在公平的条件下成为股权多元化的企业,才有更大的压力使其增大透明度。同时由于涉及到公众利益,在挑战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想充分吸收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明确按照政府的要求,把四大商业银行将来变成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作为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商业银行面临的顾客质量状况不断改进,同时利息结构对商业银行比较有利。金融产品还不够复杂,应该说盈利和改善的空间比较大。中国的金融业也面临着一些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一个挑战,就是在加入WTO以后的挑战。中国从总体来讲情况不错,在操作层面、在工程层面比较好,但是在金融行业特别要注意吸收信贷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是相对稀缺的,而且在外资进入以后,这些人才的竞争会变得很激烈。如果四大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不能站住脚,是有很大困难的。另外,就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运作的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评级机构、市场评估机构以及法律方面的机构而言,他们的成长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尤其是外资银行参与竞争以后,我们首先要争抢高端客户。要想继续保持良性的服务状态和投资回报,对高端客户的服务要加强。

总之,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非常重要,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也要高度重视面临的挑战,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改革才能成功。

标签:;  ;  ;  ;  ;  ;  

上市促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_商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