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_齐晓兵 熊屹 唐良华 杨彦君 高旭旺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 目的:针对解决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分析针灸传统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以及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探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疗法。方法:本次参与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抽选的25~55岁,共60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龄42.2岁,根据研究的需求、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三组,一组是传统针灸治疗,二组是采取西医疗法,运用椎间孔镜进行突出的椎间盘摘除,另一组是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5.00%、60.00%,85.00%提示椎间孔镜联合治疗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单纯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联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非常显著,患者疼痛能够有效缓解,并且安全、快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针灸疗法;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62-02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机器所替代,更多的是坐在办公桌前工作,这种生活模式对身体危害及大,特别是腰椎键盘突出症发病率大大的提高。目前针对此病症的治疗主要有三类方法,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效果快,术后有感染复发的风险,非手术疗法随效果好,但也极易复发,且治疗过程缓慢,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本文将我院收治的椎间盘突出患者60名,运用椎间孔镜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其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5~55岁,共60例,男女各半。以我院住院期间病例资料作为研究项目的数据来源。采取病症资料回顾分析法试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以及疗效。

1.2 病症观察

对患者临床诊断和观察,诊断标准,有要不外伤,慢性劳损,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脊柱侧弯,生理弯曲消失,通过CT检查可发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发病原因:外伤26例,多发于40岁以下,慢性劳损15例,多发于45岁以上,其余均为长时间坐立缺乏运动,和个别原因布局代表性。

1.3 检查方法

通过对病患的X光照射、以及CT扫描等,确诊患者椎间盘突出病症。符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排除,合并妊娠和其他严重原发疾病以及精神病患,先天发育型椎管狭窄症。

2.研究方案

2.1 治疗组

椎间孔镜联合针灸组,对三十名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C臂X线透视引导下定位,采用后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进入椎间孔的方式,工作套管逐级扩张,显露突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在椎间孔镜直视下行突出髓核组织切除术。术后3天联合针灸,主要是腰阳关、肾俞、委中、足三里、大肠俞、命门、志室、承山等穴位治疗,每天针灸一次,每次治疗30分钟,两周为一个疗程。

2.2 对照组Ⅰ

传统针灸治疗组,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对另外三十名患者进行传统针灸治疗方式,原则是温经散寒,舒经活络止痛。选取L3,L4,L5的椎体突出凹陷旁开0.5寸处,肾俞、委中,环跳等,下肢进行患侧针灸。

2.3 对照组Ⅱ

采取侧卧位,C型臂X线机用于术中监测和定位。选取理想进针点操作,选择进针路线要根据被治疗者的体型、椎间孔的大小和尺寸及椎间盘突出体位置,通常旁开12.5cm左右。此外,于术前局部麻醉,经过椎间孔穿入穿刺针至椎间隙。最终将突出的髓核用椎间孔镜配套下取出。从而达到椎间盘全部摘除后,再转动工作套管,检查是否有椎间盘碎块残留,针对破损的纤维环进行修复封闭。术后使用抗生素1天,第2天应适当的下底活动。

3.数据统计及分析对照

3.1 统计学原理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2.5%,提示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有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结论

现今社会腰椎间盘突出症确确实实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会人群中较为常见,特别是白领阶层,和从事体力劳动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腰肌劳损、活动外伤、用力不当均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的针灸治疗效果慢,相较于椎间孔镜联合针灸疗法有效率低,预后差。而单纯的采用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欠佳,且回复相当缓慢。因此通过实验表明,椎间孔镜与针灸联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临床推广,前景十分可观,同时定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大的解除患者病痛,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巫祖强,赖洪康,栗漩.电针配合配骶管内药物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特点分析[J].现代康复,2001,5(4(B)): 127.

[2]马朱红,段冬梅,门保忠等.针灸与推拿配合髓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 6(10):1494-1495 .

[3]兰星,陈素,郭敏等.野木瓜注射液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4):56-60.

[4]周跃,李长青,王建等.椎间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225-2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省中管局项目;项目名称: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项目编号:QZYY-2015-058.

论文作者:齐晓兵 熊屹 唐良华 杨彦君 高旭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_齐晓兵 熊屹 唐良华 杨彦君 高旭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