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预测论文,形势论文,金融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季度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国民经济呈现出“过热”和“趋冷”“冰火两重天”的矛盾格局。这种复杂的形势不仅会对二季度甚至更长时间的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不确定性,也会导致宏观调控政策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利率、汇率问题,股票市场改革、混业经营改革、资源价格改革以及房地产行业和汽车消费市场等,都已经或即将出现重大变化。因此,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环境背景,研究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建设银行把握业务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但有过热苗头,二季度有望得到初步抑制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略快于上年同期9.9%的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热倾向(见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0亿元,同比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延续去年趋势,价格指数继续回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见图2)。进出口总额3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73亿美元,增长26.6%,回落8.3个百分点;进口1740亿美元,增长24.8%,加快12.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233亿美元。在净出口增长的带动下,外汇储备仍快速增长,一季度比上年末增加562亿美元,同比多增70亿美元。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汇率升值仍面临较大压力,成为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展望二季度,从国内形势看,由于我国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二季度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内部需求依然强劲。
图1 2001~2006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图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
——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冲高回落。主要原因是:第一,“十一五”开局之年,各地区均有较强的投资冲动,会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其次,在建项目规模偏大,导致投资反弹压力增大。第三,形成房地产热的基本需求仍然较为强烈,政府对房地产投资调控效力有限,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第四,当前能源和运输及社会公共事业等行业供应仍然存在瓶颈,需要进行投资建设。在宏观经济呈现过热苗头的情况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表现为进一步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同时保持总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微调和预调。预计二季度国家将进一步采取收紧的政策措施,强化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力度,重点调控房地产、加工制造业投资。因此,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预期冲高回落。
——二季度城乡居民消费可望稳定增长。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消费者信心依然乐观。统计局调查显示,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94点,与去年12月份基本持平。同期,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几个月经济前景看法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为95.8、95.9和96.7点,在去年12月95.9点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显示消费者信心依然保持乐观。二是城乡人均收入随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94元,实际增长11.5%,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三是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刺激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实施力度,强化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将陆续推出一些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国家调高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的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城乡居民关注的养老、医疗及子女教育等影响居民消费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住房消费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已购住房或住房潜在购买者的未来消费将产生挤出效应,对消费增长与价格变化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而言,预计二季度有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仍将发挥主导作用,城乡消费将延续目前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增幅将在回落中逐步趋稳,并在1%左右波动。
——二季度出口增速有望逐步放缓。展望二季度国际经济形势,在各国稳健的经济政策调控下,全球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前景好于预期,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将维持较快增长的格局。但同时,哈马斯在选举中获胜后中东局势的变化、伊朗核问题、国际恐怖主义等政治性问题,以及国际油价高居不下、国际间贸易摩擦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等经济领域的问题,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总体分析,全球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加之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基本趋势并未发生改变,近几年投资形成的国内庞大的加工生产能力受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影响,促使企业通过扩大出口增加销售收入。因此,外贸出口仍具有较强的增长动力。同时,受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人民币稳步小幅升值、调整出口退税等限制资源性产品及“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政策的影响,外贸出口的增速将放缓,进口增速可能有所回升,二季度外贸顺差将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外汇储备稳步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
综合来看,尽管目前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外部需求依然强劲,但由于产能过剩、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及消费相对不足等因素所引发的企业利润空间收窄和工业景气指数回落,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逐步显现,二季度经济增长将呈现出稳中回落的态势,不排除二季度末至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有较大回落的可能,但增长速度回落将处于可控范围内,仍将保持稳步的增长势头。
图3 货币供应量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整理。
二、宏观调控力度将增强,提高利率的压力逐步加大
3月末,M2余额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长幅度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M1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长幅度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M0余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见图3)。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9.6%,增长幅度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共增加1.26万亿元,已经占全年货币信贷投放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以上,使得我国金融呈现出“宽货币、宽信贷”的格局。
一季度,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所上升。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66%,比上月高0.08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47%,比上月上升0.12个百分点,折射出经济存在过热趋向。
由于经济增长过快、投资反弹、外贸顺差持续增长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引致热钱涌入,基础货币投放压力持续增加,货币供应已超出央行政策控制目标。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预计在二季度将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以抑制经济过热。
加强宏观调控、抑制经济过热可供选择的手段,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的调控措施,其中货币政策中比较常用的是通过升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加息属于较为猛烈的政策手段,政策效果难以把握,同时加息也与刺激内需和抑制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取向相悖,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近年来利率一直偏低,“流动性陷阱”使得降息的刺激消费效应不断下降,加之美元与人民币利差近来不断提升,为央行提高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来抑制信贷的过快增长创造了条件,通过加息实现紧缩的可能依然存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会在短时间内显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对解决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问题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但提高准备金率一方面将进一步抑制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另一方面将使因资本充足率较低而存款准备率已经较高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降低,两方面综合作用使本来已经面临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有悖于当前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鼓励的政策取向。公开市场业务调控手段比较灵活主动,且不会对经济产生过猛冲击,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较少,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调控。另外,尽管汇率升值对平抑信贷过热有良好的作用,但4月14日央行旨在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6项外汇管理政策的出台,使得短期内通过政策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宏观调控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从目前情况看,大规模地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增税与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有所背离,所以财政政策在未来调控中作用有限。通过产业政策等措施进行调控,这是我国对宏观经济干预较为成熟的调控手段,但从近年来调控经验看,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在未来实施的宏观调控中,政府很有可能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排除“下猛药”对持续升温的经济进行调控。预计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配合,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将会继续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同时采取降低和取消利息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强对过热行业的信贷监控力度等措施保持货币与信贷的合理增长。预计M1同比增长12.5%左右,M2同比增长17.5%左右,M0增长在8%附近波动。未来货币政策将有逐步收紧的趋势,直接和间接推升利率的力量逐渐增强。
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复杂多变,但短期内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
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单边上扬态势。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有所加快。尽管从3月6日开始的两周内,美元对人民币出现大幅反弹,但终究无法摆脱颓势,此后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显示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普遍认同。3月份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巨大波幅,印证了国家关于扩大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生成作用的改革承诺,也向国内众多金融机构展示了市场孕育着的汇率风险。
展望二季度,一方面,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15次以0.25个百分点的幅度上调利率,把美国基准利率拉升至4.75%,中美利差增大。近期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保持强劲,消费者支出继续扩张,强化了人们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至5%以上。这一切对缓解美元弱势均有一定的作用,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国内情况看,2006年我国取消境外投资用汇额度限制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放松资本流出管制,鼓励增加进口和企业到境外投资,特别是4月出台的6项外汇管理政策,提出了“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可采取各自方式,按照规定集合境内资金或购汇进行相关境外理财投资”,以及对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实行每人每年等值2万美元年度总额管理的“藏汇于民”的政策措施,对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有一定的帮助。但另一方面,美国经济近年来一直受到财政与贸易“双赤字”的困扰,美元一直处于疲弱状态,预计美联储将在二季度或三季度结束升息周期,欧洲和日本央行则有可能在下半年收紧货币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估计美元对主要西方国家货币疲软状态将一直延续。另外,伊朗核问题引发的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倾向,对美元的走势形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弱化美元地位。二季度美元汇率走软趋势将增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从国内情况看,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8751亿美元(见图4),超过日本而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国。二季度,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贸易收支仍将维持顺差。放宽外汇管制和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效应,也将直接促进我国海外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劳务输出、境外工程承包人员的增长,使得境外获取的投资收益和外汇汇入款不断增加,促进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地位,这一切都对人民币升值起到助推作用。从货币政策看,鉴于国内经济过热状况,二季度央行极有可能实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直接或间接提升利率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图4 1996~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整理。
我们认为,尽管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仍然存在较大的变数。例如,近期美国及西方国家主要经济与政策的变化情况,以及伊朗核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等都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综合分析2006年一季度国内外主要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依然具有较大的升值压力,预计未来人民币平稳升值的趋势不会改变,全年升值幅度在2~2.5%之间。
四、股票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和挑战
——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2005年4月30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序幕。目前第二十九批26家公司已进入股改程序,至此,两市股改公司已达835家,占应股改公司的62%。其中,已实施股改的公司544家,占应股改公司家数的40.48%;总市值16594.82亿元,占比43.53%。根据《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要求,2006年将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并在年底基本完成改革工作。
——新的证券法、公司法正式“起航”。2006年1月1日,新的证券法、公司法开始实施,新法降低了IPO门槛;建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强化了对投资者证券和资金安全的保护措施;鼓励创新金融交易品种,将证券衍生品种的发行、交易纳入调整范围;准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强化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权力和执法手段。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整改工作取得成效。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展开了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注资、重组、清算等一系列整改工作,释放证券行业的风险,遏制证券公司的违规行为,扭转证券公司的整体面貌。同时从一批整改后的优质公司起步,实施了证券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完善了客户保证金存管制度。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证券行业逐步趋向良性发展,证券公司总体上趋于健康。根据证监会要求,券商综合治理工作将于今年“收官”,证券公司将由“综合治理特殊时期”,进入“常规监管期”。
——外国战略投资者投资A股开禁。五大部委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宣布自2006年1月31日起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者购买A股。这是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实施之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者购买A股,将使我国A股市场进一步走向开放,外国战略投资者除带来战略性资金外,还会带来先进的投资经验与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境外长期资本入市,而且将有效激活和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这棵“大树”来说,无异于引来源源活水,必将催发新的生机。
股票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其改革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为银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首先,股票市场的整体向好将提高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有助于降低银行业的整体风险。但从短期看,股市融资渠道的重新开放,将加大银行资金运用的压力。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开展,从2005年6月至今,尚未有公司通过A股市场首发筹资与再筹资,股市的融资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2006年4月16日,中国证监会起草并公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因股权分置改革而停滞一年的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工作悄然启动。股市融资渠道的重新开放将使银行失去部分优质公司、优质项目的贷款需求,加大银行资金运用的压力。
其次,证券公司的良性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壮大,为银行资金拆借与资产托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证监会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关闭和重组工作进展顺利,整改工作取得成效。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规模稳步增长并日趋多元化,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公司、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正在成为资本市场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第三,多种合规资金的入市将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为我国银行业尝试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违规资金入市的清理工作的基本结束,2006年将有更多合规资金入市,基金、保险、企业年金、社保基金、QFII、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资金、外国战略投资资金将构成入市增量资金的主流。众多合规资金入市将大幅增加资本市场的可用资金,完善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同时也将激活和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为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前景。
第四,新的证券法鼓励创新金融交易品种,同时允许银行“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松开了银行资金入市的闸门,为银行业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五、混业经营改革步伐加快,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逐步显现
在经济增长有望减速、产能过剩、国有企业效益下降以及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类金融机构都会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整合经营资源,强化金融创新,推进跨业合作和混业经营,以降低经营风险和控制运营成本,减轻流动性过剩压力,从而实现更好地服务客户,促进业务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推出各种政策措施,鼓励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业经营由分业向混业转变。去年2月份央行和证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质押融资,打通了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资金通道;接着又出台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首次为银行涉足证券业务打开绿灯,为实现银行与证券业混业经营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与此同时,国内银保混业经营的探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银监会已明确表示正在考虑银行进入保险行业的要求,银保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模式在近期有望被打破。
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进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导模式的金融体制架构改革。汇金公司去年6月注资银河证券,持有了其78.57%的股权。去年8月,成立了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冠以“金融控股”名称的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由其控制了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银河投资有限公司、银河基金公司等三家公司。同时,“保险系”、“证券系”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初露端倪,平安集团、人保集团都在酝酿和收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实现混业经营。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今年2月发布的2005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06年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国家对金融业混业经营改革的鼓励与扶持政策取向,为未来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探索混业经营、实施业务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
首先,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改革将是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监管部门对混业经营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也有待完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因此,从整体看,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实施混业经营的条件,贸然迅速推进混业经营会在转型中产生制度真空或管理漏洞,形成巨大的金融风险。所以,未来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改革,将通过研究、探索和试点的方式逐步展开,采取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到面、统筹兼顾的方式渐行推进。
其次,金融控股公司将是我国实现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途径。从世界各国混业经营模式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综合型银行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置若干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和信托业务。这种模式所需要的市场条件、法律基础和监管框架,与我国现行状况具有较大的距离,需要时间探索、适应,因此,短时间内很难普遍采用这种混业模式。另一种是以资本为纽带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综合经营模式,是在金融控股集团内设立若干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和信托业务。这些子公司在经营上和法律地位上是相对独立的,其资产负债表不与母公司合并,且分别接受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这样,就在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间筑起了内部防火墙,有助于避免利益输送和风险传染。这种模式与我国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下设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模式类似。我国在法规制度与监管方面对此也不陌生。从现行管理层政策导向看,第二种模式必然成为我国金融业开展混业经营的过渡与转换形式,鉴于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地位,银行系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将在混业经营的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资源价格改革加速,对产业链上不同位置的行业会产生不同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着政府定价未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与紧缺程度及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等两大问题。资源价格改革是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5年底,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呈现全面加速的态势。2005年10月28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召开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指出:“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2005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一份特急文件决定上调天然气出厂价格,根据不同油田不同供气情况,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50元人民币;化肥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00元人民币。同时,正式启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12月28日,发改委下发了另一份特急文件,宣布2006年将取消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电煤价格走向企业自主。这些举措预示着我国资源部门的价格改革将在2006年全面展开。
以往的资源价格受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控制,使得资源价格长期偏低。进行市场化改革后,由于政府放松乃至放开对资源价格的“压制”,将使各种资源摆脱定价偏低的扭曲状态而呈现价格上涨的趋势。
资源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引起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在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下,给工业品出厂价格乃至最终消费品价格带来上涨压力。但由于我国目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多数居民消费品为买方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空间有限,使我国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呈现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增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消费品价格增幅远低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且差距趋于扩大的态势(如图5)。因此,资源价格的上涨对我国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行业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上游资源生产供给类部门,将因产品价格的上涨而获得额外收益,利润规模增大,景气上升,进而引发其进一步的投资扩张;中游资源加工与使用类部门及高价格弹性消费品生产部门,将受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和出厂价格相对刚性导致的销售收入减少的双重挤压,导致全行业景气度下降,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图5 PPI及相关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同时,资源价格的上涨将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一方面,资源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消费者在水、电、气等公共资源产品上的支出,其挤占效应将影响居民对其他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资源价格上涨将通过传导效应提高其他消费品的价格,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将使政府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政策效果受到部分抵消,其需求抑制作用对于电器、车、奢侈消费品等价格弹性高的商品将更为明显。
七、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内在矛盾尚未完全解决
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并逐步贯彻实施,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93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机需求有所降温,销售价格增幅有所放缓,但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内在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部分地区投资反弹的势头正在显现。前两个月,福建省、广西区、辽宁省、北京市房地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3%、40.5%、36.1%、28.3%。部分地区的投资反弹是否将波及全国,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各地开发建设规模差异进一步显现。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2005年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0.6%、17.1%、14.9%,全国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增长平稳,但今年一季度,各地建筑规模呈现明显差异。以北京、上海为例,2006年1~2月,北京市商品住宅施工面积为3315.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45.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1个百分点;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为3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倍。而上海市商品住宅施工面积4500.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新开工面积216.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8%,呈现负增长态势。
——销售价格增幅总体趋缓,但热点地区房价增幅加速,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长,延续去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增幅逐季下降的趋势。今年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5.5%,房价涨幅进一步趋缓,但热点地区房价增幅有加速之势。大连、呼和浩特、深圳、成都、青岛房价分别同比上涨14.9%、12.4%、10.2%、8%、7.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其同期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由于房价涨幅高于居民收入增幅,且成持续加速之势,使城镇居民购买住房的意愿继续下滑。央行一季度对全国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8.2%,较上季及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和3.8个百分点并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企业资金链趋紧。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的土地及开发贷款、预收款、银行按揭贷款、施工企业垫款,其自有资金的比例很低。近几年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实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先是清理工程拖欠款,接着房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个人房贷利率及按揭成数提高,继“招拍挂”后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的限期缴清,直到最近人民银行建议取消期房销售。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企业的资金链条日益趋紧,流动性不足的压力普遍增大。
房地产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和银行贷款比例较高的行业,其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商业银行的收益与风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近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密集,力度较大的行业,其发展走势受到高度关注。
首先,房地产行业将依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以较快的增速平稳发展,作为一个关联度很高的行业,房地产行业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对中国的经济依然有相当的拉动作用。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群、城市群的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的房地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业在“十一五”乃至更长远的时间内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
其次,房地产行业的区域结构面临变化,区域间的不均衡将得到缓解。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在区域间很不均衡,东部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房地产发展重心将向中西部地区偏移,区域不均衡的状况预计将会有所改观。同时,城市圈发展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环渤海、中西部、东北部的新兴城市圈将日益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重视。
第三,房地产行业的产品结构面临变化,高档住宅、别墅将受到控制。为满足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建立节约型的和谐社会,政府将鼓励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及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建设,控制高档住宅、别墅的开发。预计今后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以及经济适用房、节能省地型住宅的供应将会增多,高档住宅、别墅的市场比例将逐渐降低。
第四,房地产行业的客户构成将出现明显变化。“十一五”规划中,改善收入分配机制,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我国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其目标之一是逐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这一阶层消费观念比较理性,对住房有真实的需求。这个阶层收入的提高及对住房的需求,将有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改变过去浮躁、畸形、投机、非理性的成分。
第五,房地产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清理工程拖欠款,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比例等一系列政策调整后,土地、资金的使用日益透明。但同时,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依赖银行贷款的“香港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房地产企业融资将更加依赖于银行信贷以外的其他金融创新产品。
第六,房地产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将积累越来越大的泡沫和风险。房地产行业是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大的特殊行业,也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变动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高速发展,个别地区(如20世纪九十年代海南、北海)也曾出现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危机。新一轮房地产高速发展始于1998年,距今已有7~8年时间,由于投资规模居高不下与空置率持续上升的矛盾、价格上涨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不断累积的泡沫与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
八、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催生汽车消费市场繁荣
今年一季度汽车消费市场呈现产销两旺局面。据统计,一季度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双双超过170万辆,同比增长近四成,创历史新高。乘用车产销增幅更高,分别超过50%。轿车新车销售达到89万多辆,相当于2005年全国轿车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1~2月汽车产销105.14万辆和101.13万辆,同比增长42.28%和47.75%。3月汽车产销增长更为迅猛,汽车产销分别比上月增长38.76%和50.31%。
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由于今年宏观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GDP的增长对家用汽车消费产生巨大的牵引作用。从国外经验看,GDP的增长与家用汽车消费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以日本、韩国等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家用汽车产销增长状况为参照,我国目前尚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高,汽车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强烈,由此决定未来我国家用汽车产销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第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与相关经济因素对汽车消费具有强烈的助推作用。一是汽车主导企业规模的增大进一步强化了经济规模效应,有助于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二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的钢铁价格下降,降低汽车产业原材料价格;三是人民币升值导致汽车进口部件价格降低,直接导致汽车生产成本的下降;四是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汽车的市场价格降低从而有力地拉动汽车消费的增长。
第三,国家汽车产销相关政策效应助推汽车消费市场繁荣。在汽车消费政策方面,国家已自4月份开始降低小排量汽车的税费负担,停止对小排量汽车使用限制等政策在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酝酿出台,直接促进汽车消费的增长。在汽车供给方面,国家近期将会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以联合重组方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品牌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实现汽车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资源的优化利用,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汽车成本和市场价格,加快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目前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汽车消费的不利因素。汽车运行费用不断上涨,特别是汽油价格的上涨给汽车消费带来不利的影响,一些地区道路建设落后于汽车迅速增加引致的道路拥堵等等。综合经济和政策层面的情况,总体判断,我国汽车消费市场方兴未艾,未来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参考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情况,预计二季度汽车产销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考虑到宏观经济调整以及汽油涨价等因素的影响,汽车产销增长幅度将有所放缓,汽车产销增长幅度将在25%左右。
九、建设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研究,合理配置资源
宏观经济变化对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日益明显,加强调研、分析、预测工作,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和复杂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提升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向好,但内部差异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形势下,进一步强化研究工作,尤其是认真分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金融、产业政策,前瞻性地研究区域、行业增长格局的不同变化趋势,是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一刀切”,实现高收益、低风险的差别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二季度,应继续抓住今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有大批国家、地区重点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一大好时机,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政府和项目业主的营销力度,储备优质、大型贷款项目,巩固建设银行在基础建设贷款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时,国家重点、大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必将带动大批相关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升级,建设银行应通过联动营销、创新产品、改进服务等手段,不断提高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应密切关注不同行业在资源价格改革中的不同发展态势,对资源生产类、资源销售类、资源加工类与资源使用类行业进行区别分析与监测,不断跟踪其成本与收入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行业的信贷政策与信贷资金在各行业的配置结构。
(二)密切关注利率走势,控制利率风险
应进一步健全利率风险监测体系,将其整合纳入到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完善银行利率风险控制系统,保证所有交易和利率风险均能得到实时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利率风险的重大根源,以有效监控利率风险。
要根据对当前利率上升幅度和建设银行资产、负债及账外头寸相关的利率风险进行的分析判断,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规避利率变动风险,寻求最佳收益。利率变化时由于资产与负债价格的变化并非同步,需防范因此而引发的风险。在当前预计升息背景下,应加大对浮动利率贷款的营销力度,增加浮动利率贷款在贷款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同时降低固定利率贷款的比重;在存款营销方面,应注重增加固定利率负债的营销力度,增加固定利率负债的比重,降低浮动利率存款的比重,以避免利率上浮的风险;同时应加大对中间业务等非利率敏感型业务的市场营销力度,增加中间业务这类低风险业务收入在全部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建设银行非利率敏感型业务的市场份额。
要对建设银行金融投资的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为避免建设银行金融投资资产因升息而带来的贬值风险,应适度降低国债、金融债券等固定利率资产持有比率;应降低券商和相关企业的股票抵押和质押贷款量,以降低利率敏感行业贷款的违约风险;提高短期同业拆借等浮动利率产品的持有比率,以增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再投资风险。此外,在业务经营中,应根据建设银行具体情况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积极探索研究、使用包括利率掉期、利率期货和利率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市场操作对冲利率风险。
(三)健全汇率监测体系、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已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今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将更加频繁,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汇率风险问题将更加突出。建设银行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政策因素的变化及国家通过市场对冲活动调控汇率的方式与力度,加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的监测分析与预测。
应进一步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头寸管理制度,发挥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以及互换交易等衍生金融工具在保值和避险中的重要作用。应强化风险敞口监控与管理的手段方法,优化本外币资产配置,降低风险敞口,建立应对汇率变动的快速反应机制。要关注汇率变化给行业、企业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信贷投向;要积极控制和防范外汇资产抵押或质押的人民币贷款、人民币打包贷款的汇率风险;要防范客户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使下,大量申请使用美元贷款的套利行为,加大对外汇贷款的清收管理。将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所引致的风险控制在建设银行风险偏好容忍的范围内,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确保各项业务的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
(四)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应密切关注债券、货币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市场发展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捕捉市场机会,主动灵活地调整建设银行投资资产组合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不同期限上的配置,本着“稳健投资、积极管理”的原则,不断提高建设银行资金的投资收益。
应借券商综合治理取得成效与机构投资者持续发展壮大的势头及多种合格资金入市的契机,重点拓展营销经重组治理后的“新”券商及新近入市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大力拓展同业资金拆借业务,积极营销集合理财资金、企业年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各类资产托管客户,不断拓宽资产托管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带动与之相关中间业务的发展。密切关注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态势,把握市场机会,组合运用国内基金、债券和保险等低风险的投资工具,积极探索自主开发与各类金融工具挂钩的理财产品,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优化建设银行的赢利结构,不断提高建设银行的赢利水平。
(五)加快金融创新,积极探索混业经营
应把握正在显现的混业经营趋势及金融创新加剧的机遇,积极推进在组织架构、经营方式、金融产品与服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金融创新活动,加大对金融创新的政策扶持与财务投入力度,通过创新开拓新的业务,增加建设银行产品品种,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建设银行业务规模与赢利水平。
应高度关注当前混业经营的改革进程,把握政策取向和变化趋势,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制度及市场并购理论的研究,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上不断拓宽与证券、保险与信托业的合作空间,积累业务经验,培养专业人员,发现整合机会,探索证券、保险业务与银行业务的结合模式,积极研究适应建设银行自身情况的混业经营模式,推进建设银行业务向综合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资产质量
应高度重视因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宏观经济景气下降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给建设银行提高资产质量,抑制不良贷款反弹工作所带来的新压力。一方面,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将使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产销下滑,利润下降,现金流趋紧,还贷压力增大;另一方面,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因产能过剩而蕴含的风险将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而逐渐暴露出来,使行业整体收益水平下滑乃至亏损,引发还贷危机,加大控制不良资产反弹的压力。
应加强对行业风险的监测与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及受宏观调控、资源价格改革影响剧烈的行业风险的监测与控制,要切实把握这些行业对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的敏感性,不断完善行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增强对行业风险的整体把握与控制能力。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行业进行信贷退出,严格控制对钢铁、电解铝、焦炭、汽车、铁合金、电石、电池、铜冶炼、铜加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入。
(七)强化市场细分,推动房地产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日益趋紧,流动性需求普遍增加的态势,为银行营销优质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建设银行应通过加大对优质房地产企业票据融资业务的营销力度,以较低风险的承兑、贴现业务缓解其流动性压力;通过加强包括资金结算网络、工程造价咨询、现金管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的组合营销,帮助房地产企业改善其流动性管理水平,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等方式,不断满足优质房地产企业及开发项目日益紧迫的流动性需求,提高建设银行产品与服务优势,提升优质客户的忠诚度,有效拓展潜力客户。
应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区域、产品结构问题,对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房地产市场进行细分研究,实施差别化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策略。尤其要加强对发展过热地区,高档住宅、别墅等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监控与预警,确保建设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应把握时机,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与居民消费意愿的变化,建立应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满足客户需求的差别化定价营销机制,积极推动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品牌营销与流程优化,建立完善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推广与改进服务的协同机制,强化营销渠道的建设与整合,不断提高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竞争力和赢利水平。
(八)改进管理,提高效率,促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
应适应汽车消费市场的变化,抓住当前汽车消费市场增长迅速的机会,加大汽车消费信贷的营销力度。建立全行统一的客户分析与价值、风险识别系统,根据客户类别实施差别化的营销与定价策略,树立品牌优势。应强化汽车消费贷款营销渠道的建设和整合,提高营销渠道的科技含量,构建精品化、集约化的车贷营销渠道体系,加强整体联动、组合营销,提高车贷营销效率。应在保证营销统一性和原则性的前提下,通过下放价格浮动权、营销渠道与促销方式选择权等方式,激励基层行因地制宜开展市场营销,拓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要建立多维度的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强化车贷风险的管理。应建立汽车消费贷款预警监测系统,制定和完善各类汽车贷款的预警标准和风险控制标准,根据贷款金额、贷款地区分布、借款人财务状况、抵押担保等因素,加强对汽车消费贷款的分类监控。完善多维度的借款人资信评级系统,建立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贷款人的贷款与客户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客户信用变化情况,实现汽车消费贷款审批流程电子化。
(撰写人员:郭世坤、蒋清海、李刚、叶翔)
标签:混业经营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银行论文; 投资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