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脑病科 上海 200062)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护理的特色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相关权威医学资料,对比分析中医护理特点,了解中医护理于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归纳其应用价值,进行总结评价。结果:中医护理运用辩证护理依据,强调整体护理思想,遵守中医护理原则,按照中医传统技术实施护理措施,增加临床对中医护理的认识与了解。结论:中医学经历数千年实践经验累积,其护理方式和护理思想极具特色,用于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中医护理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色;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55-02
中医护理指的是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进一步开展的护理工作,属于中医学研究重要内容。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医整体观”进行护理,护理主要依据为“辩证护理”,关键内容是中医传统技术。当前,随社会环境的改变,中医护理工作持续推进,相关专业人员对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等内容进行探索研究,促进中医护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1.中医护理的特色
1.1 指导思想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以脏腑经络为整体核心,而脏腑和经络的生理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本观念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结构关系是难以分割的。同时,人体和自然界在各个方面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地理环境、天气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等自然因素,都能对机体病症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天时、地势均能改变人体的生理特性。因此,中医护理通过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掌握患者生理自然关系,分析患者周围社会环境影响,可对患者当前表现出的以及潜在隐藏的身体健康问题进行综合性评估。中医护理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时刻依从整体护理观念,观察分析患者的形体、五官、舌脉表现、面部状况等,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性、合理性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1.2 辨证护理
中医辨证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掌握患者临床表现和自觉症状,辨别、分析、认识病症证候,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就是按照中医辨证治疗准则展开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病症发展程度,按照“标本缓急”、“正护反护”、“同病异护”、“预防为主”、“异病同护”等护理原则,分清病情轻重主次,如患者表寒发热、表热发热、表实发热、表虚发热等并不相同,护理方法当然也随之而异,这就是辩证施护;如外感邪热,病邪在表,症状多为发热伴有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原则是解表,宜服用解表清热发汗药,在护理上应注意避风寒、保暖、发汗,忌冷敷降温;如中暑而高热,病邪已由表及里,忌用冷水擦浴,更不能用冰袋降温,也不宜让病人吹风,以防湿邪内遏,冰伏病机。
2.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2.1 护病求本
中医临床医师通过多种方法,观测患者临床表现、生命体征,掌握病症本质,遵照辨证论治的最基本原则,针对病症本质治疗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2.2 扶正祛邪
扶正指的是采用扶助正气的临床药物等方法,辅之功能锻炼、增加营养,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增强患者体质,进而将邪气祛除,恢复身心健康。祛邪指的是选择驱除邪气的临床药物等方法,实现正复邪消、机体康健的治疗目的。因此,就疾病治疗过程来说,正邪双方力量比较需遵循“培补正气,驱除邪气”的原则,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护表与护本
表指的是树梢、枝末,本属于根基部位,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按照表本关系观察分析病症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针对病症本质,有的疾病应当先护本,也有病证先护其表,有的表本兼护。
2.3.1缓应护其本 临床慢性疾病治疗中,患者通常暂无病重趋势,属于正虚邪未至的阶段,因此,护理应着眼于本病护理,去除本病,表病自然随之消失。患者需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3.2急先护其表 临床患者发病迅速,病情危急,发生危及生命的病症时,需采取紧急措施,先治本再治表,等病情缓解之后,再给予表病治疗。
2.3.3表本同护 患者表征、本征均有,表病、本病并重时,为达到护理目的,临床运用表本同护的方法,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4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属于中医学临床理论的一大精华和特色,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中医护理,要求护理工作根据地区、季节、机体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随时调整、制定与之相适宜的护理措施、护理方案。
3.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
3.1 生活护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通过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保障患者睡眠充足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身体活动,促进正气恢复,平衡体内阴阳,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患者康复。
3.2饮食护理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饮食在现代护理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饮食护理,除了掌握饮食宜忌外,尚需做好饮食有节,饮食卫生,合理有效的营养补充能提高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叮嘱患者科学饮食,以“温寒相宜、药食相辅”为基本进食原则,促进患者康复。
3.3 药物护理
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时间、方法,以及服药禁忌等,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如何服用中成药、如何服用汤剂,告知患者服药时间、服药温度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注意事项,提高护理知识宣传度,做好健康宣教,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保证临床疗效。
3.4 情志护理
中医强调七情致病,根据“五志过极,常以其胜治之”,在落实情志护理中激发另一种情绪来平息某种情志过激而致病。《素问》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说明不同的情绪变化都会影响相应的内脏产生病变。因此调场情志显得尤为重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与鼓励与开导,减少不良情绪影响,帮助患者做好治疗准备,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3.5 康复护理
恢复期患者可通过传统康复护理手段,增加机体康复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精神状态恢复。
3.6 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护理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有穴位按摩法,耳穴埋豆,艾条灸法,中药学位敷贴,拔罐疗法,中药热奄包,熏洗法,刮痧法等,主要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依据,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以调整脏腑气血与功能。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适用,对治疗起到辅助作用,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是运用整理护理、辩证施护、情志饮食、生活起居、康复锻炼等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使中医特色技术更好的落实于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华.浅谈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科的运用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132-134.
[2]陈敏.浅谈中医护理骨干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261-262+264.
[3]赵永红.浅谈中医护理的特色及临床运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1):202-203.
[4]王惠,张惠萍.浅谈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16,48(05):74-75.
论文作者:李鋆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中医论文; 患者论文; 病症论文; 机体论文; 特色论文; 方法论文; 饮食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