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_田素琴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_田素琴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教师进修学校 田素琴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时期。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特别是那些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日益凸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缺少意识、缺少选择、缺少时间、缺少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应注意对于课外阅读方面的研究,强化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注重阅读内容的正确选择;完善阅读安排,规范阅读时间;明确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中生目前的阅读现状

就目前的课外阅读情况而言,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在农村学校尤为明显。以我校安中为例,很多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里面有哪些人,讲的什么故事几乎一概不知,知道一点的也仅是通过动漫卡通电视剧获知的。至于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外国著名作品是闻所未闻。

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匮乏有几个原因:一是家长认为只要读好学校所发的教本就行,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读课外;二是学校在这方面的经济、精力投入不够,不够重视;三是周围没有阅读的浓厚氛围。四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题海战术上了,根本无暇去阅读课外书。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三、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身示范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古语道: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到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2.“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少年”等荣誉的评比等活动来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推荐优秀作文。

坚持每天上新课前让学生推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是:关注家庭、关注学校、关注自我。每节课由学生轮流读,听的学生写上日期、朗读者和朗读的作文题目,认真听,听后请个别同学谈感受。别小看这几分钟,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听到80多篇佳作,不知不觉增加了50000字的阅读量。这一举措,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拟话题作文题目的能力,真是一箭双雕。

四、指导学生方法,做到读有所获

1.阅读计划的制定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克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计划要细致,种类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篇目列入了中考的范围,七八年级学生学习任务较轻,可利用在校和假期读完《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篇目,寒暑假还可根据兴趣爱好等自由选取一些阅读篇目。

2.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具有随意性、消遣性的特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也有利于提升阅读的研究性、积累性,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阅读作品前让学生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要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写作目的和作品的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奠定一下深入阅读的基础。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字典勤查,积累词语、排除障碍;参考文献勤翻阅,不仅能扩展学生视野,还能加深理解作品的内容。指导融合多种阅读方式。精读要与略读结合,略读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而要精读那些感兴趣的内容、精彩的部分和主要内容。指导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形式多样:七年级语文课上指导的圈点勾画就是最基本的,另外还有抄写名言、编写提要、列写提纲、制作卡片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五、结语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更是任重道远。就让我们借着课改的东风,引领学生在书海里自由地搏击,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荡涤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心灵沃土更为丰厚,言语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季江勇;倡导“原典阅读”,打好“人生底色”;语文教学之友

[2]詹月花;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报

论文作者:田素琴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_田素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