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今年秋季起,部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高一年级开始使用政治新教材。怎样才能使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聚焦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是每位高中思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设计”、“活动设计”、“课程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以作者所主持的省级名师工作坊的二节“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课例设计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与同仁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模式;高中政治课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017-02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下发通知,今年秋季起,部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高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根据教育部安排,使用新教材的省份,从高一年级开始使用《2019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编写)》中的教材。思想政治科目包含四册必修与三册选择性必修。2017版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涉及课程标准的所有环节。它是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 “三维一体”表达课程目标的新模式;是引领和主导课程实施的主心骨。根据新课标的规定,新课程内容采取活动设计的方式呈现,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即“活动设计内容化”。怎样才能使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聚焦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是每位高中思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设计: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聚焦
1.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对课程推进的环节与资源进行重组与优化,政治学科要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聚焦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
2.流程(系统优化的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探究——感悟提升
思路:根据师生特点等情况基础来确定
如:案例引入------问题质疑------分析释疑----产生共识
以学生的问题为主,探索“资源+支架”的教学形式,即学生提供时事生活素材,教师提供文献资源和小专题训练等资源,先学后教,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教学方式。
3.节奏
根据任务的紧迫程度:确定时间和投入的轻重。思路:选点重敲。
难点: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疑惑点
重点:综合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重夯之处
二、活动设计:议题引领凸显观点 、注重过程
1.议题(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关键):统整各要素,引领贯穿
(1)含义: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相关内容标准进行活动化设置的主题设计。
(2)特点:①是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②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④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
(3)如何理解和把握议题
①张力:议题不是结论(科学精神)
②定力:议题也有方向(政治认同)
③活力:坚持与时俱进(法治意识)
④动力:指引行为倾向(公共参与)
2.任务:学生活动落地;能力指向明晰
(1)实践能力+逻辑思维+知识运用,体现高考的四项关键能力,即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
(2)分类:限定性任务;选择式任务
实证任务:证据筛选和考证
思维任务: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知识任务:概念、原理、观点等
实践任务:措施、策略、方案等
3.情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真实生活---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
(1)提示学习方法,并提供阐释机会。
(2)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内容、知识结构化。
(3)了解学情基础,提高针对性。
(4)了解议题实践意义,创设情境,面对现实问题。
三、课程实施:把握辨析方向,让多种课型得到恰切应用
通过辨析式教学,充分落实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和辩证思维习惯的养成,让学生通过辨析,明道理、知方向。
案例1:议题《滇池之变》——解读式
[教学过程]
滇池之痛(污染)——滇池之治(治污)---—滇池之远(新理念)——对话:共建美好家园
1.滇池之痛:学生讲述90年代后滇池的样子--为什么滇池面积在缩小、为什么会蓝藻爆发?--师生共探:总结出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
2.滇池之治:“滇池之痛”给我们的启示?还能继续走老路吗?--师生共探: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近几年来是如何治理滇池?
3.滇池之远:视频:滇池附近村民对滇池未来的希望---师生共探:新时代新发展理念
4.对话:学生与滇池管理局领导面对面交流,共话如何建设美好家园
[教学反思]
从社会活动到思维活动,学生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规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在复杂情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想要将课外调查活动和课堂思维活动都充分展示,课堂容量太大,学生思维碰撞时间安排较少,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不够深入。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课程的探索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学习中形成的能力和品格,注重过程性知识的关注和体验。政治学科要上出学科味,上出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点评]
该课例设计依托本地资源,利用真实情景设置“滇池之变”议题,通过精心组织,把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活动有机结合,将实践与认识的哲学知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党和国家的新发展理念融于学生围绕议题的活动中,使学生于“滇池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变化的亲身体验中去感悟、思考人类永续发展所应秉持的科学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信心、信念。设计鲜明体现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新课程特点,是对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目标实现路径的一次有效的教学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2:议题《财政扶贫》(听证会)——论辩式
第一、议题确定的依据
把“财政扶贫”作为本课议题。
1、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1.2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中”,特别提出国家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去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2.2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中,特别提到了解、走访当地财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居民等,评析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通过再分配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就是发挥财政在民生领域的作用。
2、现实依据
财政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学生了解了个人层面的分配,即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尤其是财政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议题活动的探究,掌握财政对经济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到只有监督机制下的财政扶贫才能更好的发挥财政作用。
2、在探究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听证会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在,最终去认同我们国家的财税体制。
第三、教学方法
采用议题——活动型课堂。情境设置为,以焦点新闻“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质量问题”为背景,改编成A市重点扶贫工程青山隧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紧接着A市紧急召开召开监督听证会,以回应民意。
第四、教学重难点
如何发挥财政对扶贫的巨大作用
2、新课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本次监督听证会主持人XX。近日,媒体曝光了我市青山隧道工程质量问题,针对舆论焦点,我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牵头的的“青山隧道质量问题联合调查组”。调查组将彻底调查工程质量的问题,和工程所涉及的违规违纪问题。我们工作组也接受各界群众的监督,以便更好的维护广大市民群众的监督权利。
现在,我将这次监督听证会相关人员的构成向大家作介绍
出席人员:副市长1 市财政1 市交通局1 市安监1 路投1 市监察委员会1
听证代表:市人大代表2 市政协委员1 群众代表1 媒体席1
其他人员( 书记员 )
接下来我宣读《听证会会场注意事项》(略)
第一个环节:政府相关部门对青山隧道工程接受询问(8min)(主持人提问)
副市长:(介绍情况)青山公路是我市的重点工程,它连接我市3个国家级贫困县,可以说是一条扶贫之路,这条路对于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早日实现百姓脱贫致富有着重要作用。在接到举报后,我市高度重视,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出台交通管制、检测评估、追究问责的措施。(听证代表请提问)
甲人大代表:请问我们这条扶贫道路花了多少钱呢?
副市长:这个问题由财政局长来回答。
市财政:你好,青山公路财政预算为多少亿元,最后决算多少亿左右。
乙人大代表:请问为什么会超出这么多呢?再问……为什么多花了几亿元,修出来的确是有严重问题呢,请问您怎么解释。
市财政:……
市路投:……
司机:要致富,先修路,现在修了一条扶贫路,差点让我到了黄泉路……这个过程安监就没有发现问题?
安监局:……
政协委员:事情发生后,政府做了些什么事情?
市交通:……
其他成员相机发言
询问环节结束,现在代表席自由讨论,出席人员合议,三分钟后进行自由辩论环节。
环节二:监督听证会双方进行自由辩论(12min)
基于前期数据分析收集的结论;财政作用,财政扶贫,用权的监督等等角度
环节三;市长简短总结。
再次衷心感谢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批评监督,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将及时准确高效的向各位汇报事件进展和整改工作。最后请听证代表对听证会会议记录录进行审阅签字。再次感谢,听证会到此结束。
3、总结(12min)
(1)邀请财政局工作人员对财政知识做讲解,对监督听证会做点评。
我们不光是要把扶贫资金管好,还要把这些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如何用好扶贫资金呢?今天我们很荣幸,我们的邀请到:昆明市呈贡区财政局办公室、呈贡区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专家龙志红老师,为大家点评一下我们的听证会和财政资金的使用。
财政专家点评:……
(2)教师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从一个扶贫案件讲起,用监督听证会的方式认识了财政,在辩论和专家的指导之下深刻的去体会财政扶贫的重要作用,尽管在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财政的巨大作用,我们是毋庸置疑(数据材料):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民生财政体现了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中国温暖;神舟飞天,蛟龙下海,中国车,中国港,大国重器,诠释了配置资源的中国效率;6.9%,13万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财政助力经济稳中向好,中国速度。财政的力量就是国家的力量。
你们都是未来的财政人,税务人,金融人,你是什么样,国家就是什么样,你怎么变,国家就怎么变。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已经交给你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担当起青年责任,青年使命!
总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把握好五个方面、遵循好四项原则
(一)把握好五个方面
1.新课标对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建议——关键要点
2.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 ——议题牵动
3.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导 ——价值引领
4.综合性教学形式的积极倡导 ——情境设置
5.系列化社会活动的有效开展 ——活动任务
(二)遵循四项原则
1.以理服人,充分体现素养导向
2.静待花开,充分体现思维进程
3.静水流深,充分体现引导过程
4.理例结合,充分体现教学规律
课堂是实现核心素养的主要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涯由大约16800节课构成,因此,先有课堂的质量后有教育的质量,没有课堂的质量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所以,先要做好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聚焦 。然后再做好活动设计,通过议题引领,凸显观点注重过程。最后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使多种课型得到恰切应用。
参考文献:
[1]北京中学张莉老师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
[2]李晓东教授讲座《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路径》
论文作者:沈虹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议题论文; 学科论文; 财政论文; 素养论文; 课程论文; 听证会论文; 学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