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伊斯兰经济理论及其伦理特征_经济学论文

现代伊斯兰经济理论及其伦理特征_经济学论文

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及其伦理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斯兰论文,学说论文,伦理论文,特征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3/097 文献标识码:A

对伊斯兰经济思想及其伦理的研究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较为关注的课题。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是因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掀起了人们对伊斯兰文化的热情;二是因为各国在面临现代化挑战的同时对自身和其他文化反思的结果。在国外,经过近20年的努力,伊斯兰经济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国内对这一领域的涉足尚属起步阶段,尤其是对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及其伦理的现代意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方法上也缺乏经济学的分析。本文试图结合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中的若干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来挖掘其内在的伦理机制及其价值。

1 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20世纪70年代,巴基斯坦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卜杜勒·曼南将伊斯兰经济思想与西方现代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对伊斯兰经济学说的含义、性质、特点及其研究的基本范围作了界定,标志着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体系初步形成。此后,经过众多伊斯兰学者的进一步补充,使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体系逐渐趋于完善。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涉及到伊斯兰银行和金融理论、所有制问题、消费理论、分配理论、生产理论、伊斯兰现代企业制度、税收理论等一系列内容,但人们争论最为激烈的是贯穿于其中的利息、资源短缺和人的需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和竞争等三个核心问题。

(1)利息

利息理论是现代伊斯兰金融和银行体系建立的基础。伊斯兰对利息的禁止是基于三点原因:一是利息会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这会使穆斯林对其兄弟丧失人性;二是伊斯兰教不容许从经济活动中非法获利;三是伊斯兰教鼓励信徒通过努力奋斗来获取财富,反对不劳而获[1]。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仍然坚持这一观点,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中的相关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它认为当前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充分解释利息现象。首先,经典理论将利息理解为是对存储的回报,把利息看做是储蓄的一种功能,因为有利息率的存在,储蓄就相当于投资。这是不科学的。首先,它没有说明为什么不存在借贷关系却能有利息关系,也没有说明从金钱上获得的利息其实是其固有的属性。尤其在伊斯兰社会里,对消费行为持有低姿态,人们主要提倡储蓄,伊斯兰倡导适当的消费和节俭,极力反对奢侈浪费,因此这种理论在伊斯兰国家本身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其次,根据凯恩斯清偿优先的原则,利息是对延期消费的现金酬劳,这一理论很重视预测等心理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但在伊斯兰国家中恰好不具备利息系统中的心理基础,在伊斯兰那里,预测往往被视为和囤积居奇等反社会行为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同样是被禁止的。再次,现代伊斯兰学说也不赞同把利息的出现归于资本的生产的理论,因为在资本生产发挥消极作用导致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该理论仍然无法解释利息现象。对于这一点,伊斯兰的观点非常直接,认为资本自身是没有生产性的,资本的回报要依靠利润和损失来决定,而不能像利息一样被预先决定。现代货币利息理论作为一个系统首先是和利息率有关,而不是和利息产生的原因有关,如果把用借来的钱有可能赢利解释为是支付利息的原因的话是牵强的,因为借来的钱也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且对于损失者来讲支付利息是不公平的。

(2)资源短缺和人的需求

一般认为经济学是对物资短缺和由物资短缺引起的问题的研究。如果有足够的物质供人们使用,那就不需要经济体系在人们之间调整物资的分配,也就不需要经济规则。经济学的物资相应被界定为是那些短缺的物资,同样那些可供人们无限支配的物资就被称为是“非经济”的或者是闲置物资。经济学的主体是人,人有肉体、思想和灵魂,但他首先是一个生物体,他对于物质的需求是精神所无法控制的。当短缺和人的需求出现矛盾的时候,就需要经济学来引导人们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来满足其最大需求。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从宗教伦理的角度解释该问题,认为短缺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和无限真主的绝对概念相对应。在伊斯兰思想中之所以也存在着短缺的问题,是因为人类处理真主赋予的资源的能力受其有限知识的限制。需求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体验,人们总是要设法去满足它,对于无限需求的满足成为经济学家所要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该目标实际上是要达到一种无需求的状态,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人类一旦被卷进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就会陷于疯狂,而且无限度地去满足欲望是对人的欲望的一种放纵。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对此的基本观点是淡化人的欲望,提供一种中间路线,在消费中提倡简单和适中,既反对浪费也反对过分节俭。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适中的消费会引起边际利用率的缩小,进而使对物资的需求很难超过供应,以此来寻求供需之间的平衡。伊斯兰的主旨是通过缩小欲望和满足欲望使人类学会去控制欲望,导向一种满足的生活,远离紧张和压力。可以看出,现代伊斯兰经济思想不只保证个人的肉体和精神健康,而且也试图找出短缺问题的根源来保证集体福利的发展。

(3)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原则和竞争

现代一般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和竞争,并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为一切经济行为乃至整个人类的最终目标,达到这一目标的强有力机制则是自由竞争。但在伊斯兰的背景下,对于将利润最大化原则看做是人类最终要追求的目标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对于伊斯兰而言挣钱并不是第一位的。当然,伊斯兰并不否认人类迫于生存而追求利润。个人追求最大利润的结果尽管对社会整体而言无形中也带来了最大的利益,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主张,由于伊斯兰要求企业家为产品定价不能过高,他们可以选择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比如使成本最小化的方法来获得效益。伊斯兰企业家没有从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之间的结合点来决定其价格和生产,而是使平均价格与平均利润相等,这意味着其价格更低,产量更高。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也反对自由竞争,伊斯兰更强调的是合作,认为竞争意味着赤裸裸的自私自利和对他人幸福的漠视。但伊斯兰从总体上也没有彻底否定竞争,它承认竞争和市场力对于提高分配机构的效率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要使社会目标的实现得到保障,竞争和市场力必须在伦理价值的过滤机制的限制下才能操作。只有这样竞争才是健康的,市场力才是符合人性的。“当《古兰经》要求人们共同努力的时候,伊斯兰急切地呼唤在实实在在的竞争和利他主义的合作之间有一个美丽的和谐。”[2](P107)

2 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中的伦理特征

正如有些学者认为的,真正的宗教信仰和神学观念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某些独特的道德观念来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宗教就其“诚实、公正、守信用这些个人的和商业的美德而论,它们在经济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宗教能成功地把这些美德灌输给自己的信徒的范围内时,宗教便对经济产生了影响。”“宗教道德对经济的影响既可以从宏观上影响一定社会的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影响局部的经济活动。”[3]

从上述几个焦点问题可以反映出,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的伦理特征仍然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在方法上反对西方烦琐且难于理解的纯经济学理论,倡导经济学的社会效应和易于推广性,主张应当将经济学和伦理、社会等多种非经济因素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相应地,它强烈地反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及其价值观。伊斯兰传统文化禁止收取利息、提倡适中消费、反对自由竞争和垄断是其追求财富相对均平和自食其力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的表现,这和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状态下横行的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有着明显的冲突。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的奠基人之一毛杜迪曾经在其早期的经济著作中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导致富有阶级和穷人之间极端分化、弱肉强食的社会不公平状态,表达了应当构建以伊斯兰的公平、平等、民主等伦理原则为基础的新经济学的愿望。可以看出,伊斯兰和资本主义的现代经济理论之间的分歧不仅表现为文化积淀和方法论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活动是否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这一核心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伊斯兰尤其反对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它往往会导致反常利润的出现,因而它“是建立在庸俗个人主义之上的社会哲学的反映”[2](P107)。毛杜迪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态度代表了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的总精神。1976年第一届“国际伊斯兰经济学会议”发表的公报指出:“……穆斯林民族现已明确意识到需以纯正的伊斯兰思想和实践的独创性去铸造人类的未来。”[4]

其次,根据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在经济的宏观运作过程中,伦理道德承担着重要的过滤器的功能。解决无限的需求和资源的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一个过滤装置来加以调节,按照常规经济理论,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承担过滤器的任务。价格通过既决定生产什么又决定生产多少的方式使供需达到平衡,由获取最大利用率的消费者消费,由获取最大利润率的生产者来供应。伊斯兰在采取价格过滤机制的同时,更强调的是道德过滤机制。因为高度偏斜的收入分配会使富人为了他们不必要的需求占有短缺资源,“这不仅会挤压用于满足需求的可利用资源,也会加大投储和进出口之间的鸿沟,会使宏观经济和持续的不平衡更糟。仅仅依赖价格作为一种过滤设备虽然会保持供求平衡,但却是以穷人为代价的,他们以他们有限的能力付出较高价格却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5](P214)伊斯兰不容许将资源用于为道德所禁止的行为中,如存心杀害或伤害人类、动物或植物的行为。它要求一种谦卑的生活方式,而不容许为了奢侈、炫耀或无谓的攀比而使用资源;它也不容许破坏或浪费资源。双重过滤的目的是使穆斯林通过伊斯兰价值的过滤机制转移其潜在的需求使其削弱。一些学者提出:“如果金融体系也通过在过滤机制中扮演一种补充的角色的方式来重新组织,那么对资源的需求将会控制在适当的限度内。这样,道德因素使财富、权力和金融中介在资源分配中的影响适中而且人性化。”[5](P216)

第三,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问题上采取的是尊重个人利益的动力机制原理。伊斯兰认为,资本主义没有一个有效机制促使个人为社会利益工作,社会利益只能在个人利益满足的同时被自动实现,如果仅仅依赖价格体系只会使富人以穷人的需求为代价将短缺资源用于满足其不必要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创造出了不平等。伊斯兰不主张禁欲,当然也不否认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认为这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必然追求,只有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者个人不愿意以社会团结和经济公正为原则的时候,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伊斯兰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长远的前景,要求个人去满足他所有必要的需求以维持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健康,以便更有效率地完成他对自身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去发挥他的全部潜能。当然,如果极端地去追求自我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无论在今生或后世都不会得到回报。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利息问题在伊斯兰那里才具有了伦理的意义。伊斯兰为自我利益提供一种精神的尺度,来保持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伊斯兰克服着贪婪、不讲道德以及忽略他人权利和需求的不良行为,它通过个人自身意识中的自律机制来完成这项功能,它不断强调每个人在真主、人类兄弟和社会经济公正原则面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信仰结构为阻止个人利益超越社会健康和福利的限度提供了强大的促动力。

3 对现代社会中伊斯兰经济伦理的角色评定

现代伊斯兰经济学说是在传统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和现代经济理念相结合的。它对于经济伦理的一再强调与坚持表现了它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对世俗经济的评判,既不失体现伊斯兰教作为一种世俗宗教的强烈的现代性,又蕴涵着浓厚的宗教伦理道德色彩,既灵活务实,又维护传统。正如乔格·司道斯所言:“伊斯兰是在它自己的文化批判主义辩证法中从两种截然相反的途径来重建的,一是加强现代性,二是挑战现代性。”[6]因此,一些现代伊斯兰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伊斯兰经济的主体为“伊斯兰人”。按照他们的理解,“伊斯兰人”和“经济人”有很大的区别。“伊斯兰人”是利用其道德资源和终极的伦理价值去参与经济活动的,而“经济人”只是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去做事,完全是脱离道德的。

在伊斯兰体系中,通过经济实践来推动人的德行发展,又以德行去引导人的经济实践。从此意义上讲,伊斯兰经济伦理不是纯理想化的,而是具有丰富伦理内涵和高度现实性的双重属性,它在俗陋的物质主义和极端的精神主义之间试图寻求一种适当的平衡来保证人们不会以人类永恒的生存为代价去迎合短暂的自我需求。

伊斯兰经济伦理的现实性可以从它对社会和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得到进一步的说明。伊斯兰极度重视社会对经济伦理和社会公正的保障作用,而极力淡化国家在经济中的地位,以此来实现伦理与经济、理想与现实的合二为一。一些伊斯兰学者呼唤建立一种良性的社会制约机制,认为如果没有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补充,道德过滤机制和动力系统就会很迟钝。社会环境通过限制财产所有和过分消费有助于对分配行为的监督,社会的保障功能可以通过政治改革进一步加强,以此来冲淡社会权力中心,使任何人都不可能利用社会、经济或政治环境滥施权力。建立良性社会制约机制的目的是通过促使个人以效率和平等为基础来激活人的因素,减少财富或者经济政治权力的集中,其主要途径是改革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包括公共财政和金融中介。在伊斯兰的信条下,帮助缩小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费,通过天课和捐助实行社会自救,加强对需要者、出口、增加就业和自我就业的投资。国家在伊斯兰经济体系中也和社会一样只是扮演维护伦理的积极角色,通过保证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维持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帮助实现全社会的幸福。在伊斯兰国家中仍要以天课和济贫税为税收理论的基础,尤其是天课被看做是“国家的规范之一;它确立了税收基础”,“是对人类的统治者服从的证明”[7]。伊斯兰学者曾反对政府或国家强行参与市场运作,认为经济活动的实践操作绝不能控制在国家手中,否则很容易导致集权和专制,不利于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民主化的发展。

在伊斯兰社会中,伊斯兰经济伦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伊斯兰经济伦理建立在“两世兼顾”的宗教思想基础之上,为人类社会现存的经济关系抹上神秘的色彩,使世俗与神圣结合。伊斯兰经济伦理从积极的角度督促人们弃恶从善,抵制过分追求物欲,鼓励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宽容、尊重、关心他人,维持应有的社会公德。在伊斯兰教中,普天之下的穆斯林皆为兄弟的观念明显表明了所有穆斯林之间合作友爱的精神,它成为现代经济伦理秩序和社会道德基础的一部分。在经济竞相发展的冲击下,伊斯兰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维护大多数人和社会利益的意识逐渐趋于淡化。伊斯兰经济伦理则不断对这种倾斜进行调整,它把维护个人利益和共同富裕看做是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促进因素。伊斯兰经济伦理要求社会对人的价值予以公正的评价,其评价是以他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的,而不再基于种族、财富、国度等因素。伊斯兰经济伦理将其公正、守信、遵法、兼顾效率与公平等行为规范和思想与现代化理论相融合,保证了经济活动中竞争、效率、责任等机制的有序运转,使个人与社会相互尊重、相互负责,建立健康合理的义利价值体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认为的那样,新教伦理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合理的文化价值观念;伊斯兰同样为现代经济的合理秩序提供了道德基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伊斯兰经济是一种福利经济,因为经济功能和认为任何一个个人的行为不能有意识地以别人为代价的道德法规是相符合的。”[2](P113)

伊斯兰经济伦理不仅在伊斯兰社会中发挥着它的作用,同时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现代经济中,商业观念日益增强,但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生态意识在强大的物质利益面前逐渐失去它的约束力,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危机日益突现,人们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将经济活动推到了道德的边缘。这一切对整个人类的未来而言极具挑战性。这一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利润最大化原则因为不利于道德的发展已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要求构建在文化差异之上的共同价值和全球经济伦理,提倡由日本人所倡导的全人类“共生”意识成为大家的共识。

1996年,国际商业、经济与伦理协会组织召开了商务、经济和伦理学第一届世界大会。在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聚焦于宗教伦理。来自印度的恰柯瑞伯逊号召应当从印度教吠檀多的特质中去总结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而来自美国的怀特和帕瓦分别论证了佛教和男女平等主义思想以及犹太教中的伦理思想对全球经济伦理的价值和贡献。值得瞩目的是,这次大会基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之上总结出了国际经济伦理准则,即公正、相互尊重、管理责任和诚实。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部部长坦瑞·阿布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代表指出,就伊斯兰传统而言,它一贯支持穆斯林进行长途买卖和跨国贸易,实际上全球化的经济很早以来就已经在伊斯兰教的设想之中了,伊斯兰中所蕴涵着的宽厚、仁慈、乐于服务以及对安拉的信仰,勾勒了国际经济伦理的雏形。虽然到目前为止,具有古老传统的伊斯兰社会尚未破解向现代化成功过渡的“密码”,尚很难在短期内有跨越式或变革式的发展,但它无疑在各方竞相探求福利经济或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模式上提供了典范,其内部伦理制约机制决定了伊斯兰经济必将以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为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其实也正是未来国际社会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

收稿日期:2003-12-26

标签:;  ;  ;  ;  ;  ;  ;  

现代伊斯兰经济理论及其伦理特征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