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会出现水资源短缺情况,但遇强降雨会出现内涝,破坏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水生态系统。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实际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会出现城市用地紧张、风景园林建设需求量过剩等问题。所以,只有因地制宜建设风景园林,才能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城市园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景观园林工程建设中,城市水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于是海绵形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因为海绵城市对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改善作用,这是一种新型城市构建理念,应将其渗透到景观园林工程中。
1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意义
1.1保护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当代的环保理念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极力推崇。海绵城市在排水系统上面非常先进,可以将城市降水及时的排出,防止洪灾或者是因为道路雨水聚集对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海绵城市还有储水功能,对于这些雨水可以进行及时的储存,解决人们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1.2有效控制水污染
海绵城市的优势除了保护环境之外,还可以有效的防治水污染。众所周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很多水资源都受到了污染,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将这些比污染的水进行吸收并分解,达到净化水的效果,使得这些水可以成为人们可以利用水资源的一部分。
1.3改善内涝情况
海绵城市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防止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在一些雨水比较多的城市,雨季降水量非常多,这些雨水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就会在城市中形成水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给人们带来困扰。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可以将这些水及时的排出,避免城市中出现严重积水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方便。
1.4促进水循环
我国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海绵城市建设恰恰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合理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有效的实现城市中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将储存的雨水作为人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防止沉降现象的出现。
1.5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海绵城市新理念的提出,引发了对新技术的研究,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生产和运用。城市最早引进该技术的青山江滩工程,整合了当前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实施。透水材料,下沉式绿地、生态湿地、水生物池,各种绿地植被保护及再生,就地取材的各类建材,使青山江滩体现出多样化、多功能、多形式的海绵城市运用的典范。该工程实施获得国家级十多项大奖,使该江滩形成城市的绿肺、蓝带、花都,形成现有武汉特色的绿色、生态、文化、水生态的优美环境,是江城市民的不可多得的休闲之处。
2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1园林道路规划建设
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下规划园林,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并且按照城市实际地理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为了有效降低城市建设中道路的用地情况,可以设计环状路网,利用曲线或折线替换传统模式下的直线路网,所设计的道路间隔带务必要确保城市排水量的容积,并且可以正常实现排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道路两侧设计布置高密度性、分散性、连续性的植物,选用质量和性能达标的城市道路路面材料,改善雨水水质,降低雨水径流量,才能符合海绵城市建设中对于路面材料的要求。另外,铺装路面时,铺装材料可选用嵌草路面或草皮装,确保路面有空间种植植被或种植草皮。其中,种植空隙率可占据道路总面积的20%~50%,才能确保植被紧密结合。在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时,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以建设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2.2建立出水系统
在城市化实际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城市湿地的维护管理,尤其是处于城市低洼位置的河沟、河塘,要避免发生内涝。针对已经被填埋的河道水系,加强关注度和管理力度,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生态发展方案。城市绿化面积达到城市水平的40%以上才能开展绿地建设,充分发挥绿地还有公园所具备的雨水净化功能,有效增强城市对于径流污染的处理能力,减少雨水滞留空间。不过实际城市建设中的该类设施较少,以至于在城市中会出现局部地区排水能力不足的情况。
2.3规划建设出人工湿地
由于湿地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水系统建设之外,还要考虑到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的建设和保护。有些地方在自然湿地的周围开展生猪养殖工作,然后将生猪所排泄出来的粪便排放到湿地中,增加湿地中海藻营养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鱼类生物产量。但此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大量排泄物既会导致自然湿地中的水资源富营养化,还影响了候鸟的迁移。所以,相关自然生态管理部门针对上述影响,对自然湿地进行了重新整治和规划,用休闲旅游地取代了养猪场,以改善和优化自然环境,增加自然湿地中水资源的营养物质,培养水产行业,改善和提升鱼类品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2.4地形选址建设
地形是将雨水汇集到雨水花园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沉淀、过滤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同体积的雨水同时从同一高度不同坡度的地方流过,坡度大的流速快,坡度小的流速慢。因此,为了使雨水在雨水花园中下渗、沉淀的更完全,应将雨水花园的坡度放缓,使流速减慢,增加雨水在雨水花园中反应的时间,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和过滤成果。如果斜坡过长,雨水的流速也会加快,因此,地形可以设置成阶梯式,增加雨水与地表的接触面积,同时提升雨水花园的观赏性。地形如果较为平整,雨水径流的方向较为可控,则可在场地的汇水点设置一个雨水花园;如果地形起伏明显,则可通过分析径流交汇点,根据场地大小设置几个雨水花园,分散处理雨水,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减轻雨水储存压力。
2.5植物选择
(1)优先选用乡土植物。本土植
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水文土壤条件,易成活、繁殖容易,而且养护成本低,对当地其它物种也不会造成生态入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因此,雨水花园应多用本土植物,减轻种植和维护的重担。
(2)选择多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生长较为迅速,可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兼具抗涝性与抗旱性,耐水时间达24h以上,既可牢固固定泥土,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使过滤渗透雨水更加有效,提高雨水花园运行效率。植物根系越发达,抗性更高,生长较为迅速,意味着其过滤雨水,吸收有机物效率更高,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较强。多年生植物观赏期较长,能长期维持雨水花园的景观效果,而1年生植物根系较浅,无法适应雨水花园的极端环境,对环境耐受能力较差,生命期短,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结语
在景观园林工程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日益提高,于是我们就需要在建设居民环境时,研究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园林工程,结合不同装置与各类植物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切实有效地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居住环境要求的景观园林。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城市、为人们营造出更宜居、更舒心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锴.“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工程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以福州海峡奥体中心室外景观和飞凤山奥体公园工程为例[J].福建建筑,2017(2)
[2]贺扬明,杜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山西建筑,2018(24)
论文作者:伊兴华,李艳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湿地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