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之”,就是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
那么,在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了解和认知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则往往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一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同时带来较强的“亲师性”。如果他们比较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科目,会花力气、花功夫去学,成绩自然就比较好。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个老师,那么他们就会不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课,甚至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因此,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不能靠一时的“作秀”是来打动学生,要真正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
二、充分运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学科知识都有自己的特定范围,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引起的,因此教师除了不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更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特点优势,这样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所教内容,通过教者丰富的表情、恰当的手势及抑扬顿挫的声调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个活跃思维,丰富感情的过程,性情收到极大陶冶,从中受到美的享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初始阶段的困难,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各科学习的初始阶段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会遇到一些关卡,闯过这些关卡,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兴趣就会愈加强烈;闯不过这些关卡,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困难重重,在知识掌握上就会“欠账愈来愈多”,于是学习兴趣锐减甚至“索然无味”。
四、不断改进教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各科知识既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有平淡无奇,但是必不可少的是内容和训练,这些不容易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在教学全过程里都使学生感到兴趣,只有教师不断地改进教法,使有趣的内容和枯燥的内容交叉进行,变枯燥为有趣。
如在语言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是语文教科书的文章,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物,甚至可以是师生习作。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各抒己见,分析优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特别是通过报刊、电视、电影、网络和日常生活接触到不少有关学科的内容,他们很有兴趣,但又不容易理解内容。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在学用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兴趣。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得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稳定兴趣以后,就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课外,他们对课外读物,学科比赛等很感兴趣,因此,学校应克服困难,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
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诗歌朗诵竞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古诗文填空等活动来吸引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与鼓励。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以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只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爱学习,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如果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那么事半功倍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必然的结果。
论文作者:刘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就会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内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