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投资的心理学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32年,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耶(Elton.Mayo)在霍桑工厂完成实验之后,生产中人际关系的因素就受到了广泛注意。随着对人的认知和管理理论的发展,靠简单的奖惩进行领导和管理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更多的企业领导者开始重视加强自己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情感联系。管理者们所作的这种旨在增进人际关系的努力,在现代商品经济的影响下,被冠上了一个颇有经济色彩的名词——情感投资。而现在看来,情感投资已不局限于在企业管理中使用了——它被广泛的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然而经过考查笔者发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任何一本心理学、经济学或社会学的著作和论文明确地提出情感投资这一概念。这个词只是频繁地出现在大众性的报刊、杂志和人们的口头语言上。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只限于表面的层次。由于它与心理学之间的渊源,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加以澄清,对它的科学依据加以解释,以加深人们的理解。
一 情感投资的两种内涵及其界定
(一)从历史延伸而来的内涵——直接情感投入
追溯到梅耶的“霍桑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这时已存在情感投资的萌芽。在心理学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这里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管理科学分成了两个学派[1]:管理科学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前者侧重经济技术因素,如设计数学模型,用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等;后者则强调人的因素,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重视社会环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主张用各种办法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由此可见,情感投资的原始内涵主要指的是企业管理者注重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注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以为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这一内涵延伸出来,就突破了在企业管理中使用的局限而扩大为组织中上级对下级、学校里教师对学生、集体生活中团体对个人等的情感投资。其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访谈、倾听、表示关心等直接的情感交流。显然,这类情感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各方关系,搞好工作,发挥下属的积极性。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由管理学中延伸出来的内涵,其实只能算作直接地情感投入,它只是情感投资内涵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情感投资。
(二)现实运用中产生的内涵——间接情感投入
在现代经济浪潮的影响下,一切都被抹上了经济色彩,连情感都不例外。对经济学家来说,“投资”本是指投资者以盈利为目的投入资本,用于购建企业进行直接经营,或者购买股票与债券以及从事货币贷放和不动产的购置等项活动。[2]它只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不包括精神投入。因为在他们看来,劳动力、财、物都可以用资金的形式表示,而精神是不能用资金来衡量的。
既然情感属于精神方面,就只能用投入,而不能用投资。但人们为什么又将二者联系起来使用呢?我认为主要有二个原因,第一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有一个趋向是主张精神投入也应该算作资本投入,只是在如何将其量化方面还有待研究;第二是在现实中往往情感的投入是附着在财或物等物质基础上进行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后者,使人们不自觉地将情感与投资连到一起使用。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社会中的行贿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尽量满足对方的金钱物质需求,以拉扰关系,引起对方的好感,利用对方的特殊权力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质就是借物质手段进行的情感投资。当然,这里并不否认诸如组织上的物质奖励、朋友之间互赠礼品等此类情感投资的积极意义,只是这些现象与行贿比较起来,后者似乎更能让人体会到“投资”的实质。
(三)情感投资的内涵界定
从上述二方面来看,情感投资包括了直接情感投入与间接情感投入双重含义;既可用于积极方面,又可用于消极方面;这一名词也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所以它属于一个典型的综合性的术语,对它的内涵的界定已不是单单由哪门学科能完成的,而应该由相关学科共同界定。然而,情感投资总是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可以将它归于一个新型的综合性的学科——行为科学的范畴。目前,关于行为科学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的说,行为科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一切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借以控制并预测行为,为实现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服务。[3]
综合上述分析,我认为可以这样来描述情感投资:即指投资主体利用一定的精神或物质手段,通过引起投资对象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或情感反映来改变或调整他(们)的相关行为,以达到自己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的的活动。
这里的投资主体可以是某个个人或团体,也可以指某个机构组织;投资对象则一定是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利用的手段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情感沟通(安慰、鼓励、赞扬等),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物质奖励、礼品等。情感投资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使投资对象获得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快乐、高兴、满意等);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投资对象心理的改变而影响相关的行为,以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政治经济的(如谋求更多政治、经济利益),也可能是精神文化的(如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等)。
情感投资这一概念带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其形成和运用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剖析,发掘其背后的心理学依据,以便指导人们的实践。
二 情感投资的心理学依据
(一)情感投资的个体心理学依据
个体之间普遍存在差异,例如知识经验、态度需要、个性特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由于心理活动的不同,同样的刺激手段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样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情感投资是否成功与个体的心理有极大的关系。
1.个性心理特征与情感投资
个性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一个人怎样影响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他的可被认识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全貌。能力、气质、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4]
情感投资主体的心理特征影响情感投资的效果。主体特定的气质、能力和性格制约着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如有的人(热情、大方)容易引起对方的好感、信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而有的人自身性格不是很好(自私、小气),容易引起对方的厌恶,这种人的情感投资不仅效果不好,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情感投资还要考虑“客体”的个性特征。对于不同气质、性格的客体有时要考虑采用不同的影响方法。如有的客体善于交流,诚恳,容易施加影响;有的客体却敏感,多疑,不易施加影响。
2.个性倾向性与情感投资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5]由于个性倾向性推动人的行为,而情感投资的最终目的也是调整人的行为,因此通过影响个体的个性倾向性来间接影响人的行为,是情感投资最重要的手段。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满足投资客体的各种需要是情感投资的首要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大类,并按从低到高级的顺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情感投资主体来说,满足投资对象当前的任何一种需要都可能得到投资对象的回报,这一点在管理中的应用表现尤为突出。现代企业大多能考虑职工的前三种需要,对满足职工的尊重、自我实现需要仍显不足。因而部分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的企业在竞争中会显出巨大的优势。例如美国沃尔—玛尔特公司的总经理总结公司的成功之道是“关心雇员”。他每年要去分布在11个州的商店,对2600名职工进行访问,听取他们的牢骚和对改善经营的意见。[6]这实际上就是在满足职工的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调动更高的积极性。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在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的公平理论都研究了怎样激发职工的最强动机,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两种理论说明情感投资主体(管理者)对客体(职工)在某些时候实施适当的奖励,采取公平的措施都会增强客体的行为动机。
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为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性,它制约和调节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情感投资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观影响主要是通过情感沟通和情感教育来完成的。例如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往往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讲述爱国英雄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目的。
3.认知风格与情感投资
认知风格包括收集信息风格和处理信息风格两种成分。赫雷格尔(D.Hellriegel)和斯洛克姆(J.W.Slocum)把这两种成分各自分为两种典型类型。[7]前者分为感觉型和直觉型,后者分为感情型和思维型。投资对象如何对获得的信息(即投资主体的各种手段)进行处理明显影响投资的效果。因此这里重点讨论不同处理信息的风格对情感投资的影响。
感情型风格很注重不伤害别人的感情,关心人,强调对人的忠诚和热情,富有同情心,处理问题时难免掺入感情因素。而思维型风格冷静客观,就事论事,讲原则,不怕得罪人,但是想得太多,并且易于僵化。显然对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投资对象,同样的办法作用可能大不一样,前者人情味较浓,易于接近,很容易与之情感交流和沟通,会积极接受情感投资,并很快作出反应。后者很理性,甚至于僵化,难进行交流,情感投资主体的某些举动可能不会被其理解,甚至引起误解,得不到应有的投资效果。对于这种风格的投资对象,投资主体应尽量按照他(们)所认为必须遵循的原则来办事,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满意或赞赏,达到投资的目的。
(二)情感投资的社会心理学依据
“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是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从属的社会行为。”[8]这里面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如社会认知、归因、态度、决策等,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如仿效、从众、群体气氛、社会助长等等,下面择要讨论几种可能对情感投资造成影响的社会心理现象。
1.社会知觉与情感投资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它不仅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知觉,而且包括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的知觉,还包括群体对群体的知觉、对个人间和群体间关系的知觉。情感投资实际上是双边活动,因此投资对象对投资主体的社会知觉如何将直接影响投资效果。这就需要投资主体在与投资对象直接或间接交往时,必须留下一种有利于情感投资的社会知觉印象。社会心理学研究了社会知觉形成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如“第一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等。情感投资主体可以利用这些规律,给投资对象留下好的知觉印象,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2.态度与情感投资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会影响人如何去对待事物,也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和取得何种社会效果。因此,凡是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制约与需要彼此控制的场合,人们都很重视对方的态度,以预见其后续的行为,也较注意自己态度的表现和想方设法去影响或改变对方的态度。这对情感投资双方来说毫不例外,尤其是情感投资主体更需想尽办法维持投资对象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或者改变其不利于自己的态度。
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有认知失调论(L.Festinger,1957),平衡论(F.Heider,1958)等理论,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是“劝说情境模式”(C.I.Hovland & I.L.Janis,1959)。这个模式对情感投资主体有很大的应用意义,尤其是在制作情感广告上。[9]如广告商为了使顾客对某种商品持积极态度,通常不是单纯地告诉人们它有哪些优点,而往往在画面中它们的旁边安置一个漂亮的女士或英俊的男子,在背景中点缀逗人喜爱的花草,宠物。这无非是使一切美丽、受欢迎的事物所宣传的商品构成联系,并把由前者引起的积极感情转移到商品上,使人们对本无多大好感的商品产生兴趣和喜爱之情,从而增加了购买的可能性。
3.人际关系与情感投资
阿伦森(E.Aronson,1965)[10]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人际交往当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即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情感投资主体可以运用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通过自己的付出而获得对方的回报。这方面突出体现在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上。
另外,霍曼斯(G.C.Homans,1974)发现,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出现,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即人际关系的功利原则。这恰恰符合情感投资的投入与产出原则。一个投资主体进行情感投资,往往是期望投资对象能带来某种利益,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这种投资或者说是一种关系就很难维持下去。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投资的主体和对象之间就是一种人际关系。
4.领导行为与情感投资
社会心理学家领导行为通常是将其为两个维度[11]如美国密执安大学领导研究中心(1947)的员工导向与工作导向;美国俄国亥俄州立大学领导研究中心(1945)的“关心人”和“抓工作”;三隅二不二(1964)的P(Performance工作绩效)和M(Mainterance群体维持和强化)等。但不论是员工导向,“关心人”,还是"M"维度,三者都是指领导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照顾员工的利益,信任和尊重下属,关心他们的需求,调解人际纠纷,提供参与机会等。很显然,领导的这些行为实际上就是领导对下属的情感投资。领导的情感投资是领导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领导科学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说研究情感投资与研究领导行为是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交叉关系。
关于情感投资的心理学依据问题,笔者只作了初步分析与考查,还有一些心理因素可能对情感投资也有影响。例如个体心理中的言语,社会心理中的归因,群体相互作用等等,有待日后作进一步地探讨。
本文的目的只在于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情感投资这一现象广泛的注意,并更加全面地揭示出其背后的心理学、社会学或经济学规律,更好地为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