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叶挺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探究对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以及单胫骨隧道进行重建。随访20-28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松弛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3.6±1.3)个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屈膝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后抽屉试验显示阴性;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胫骨后移情况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膝关节前后方向松弛情况平均为(2.3±1.1)mm,其中29例患者<3mm,7例患者>5mm。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效果显著,可有效重建后交叉韧带前外束、后内束,促进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关节镜;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体育运动,使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显著提高[1]。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损伤后通常需要给予患者有效手术治疗[2]。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给予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治疗,现将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为22~54岁,平均年龄为(31.8±2.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28d,平均时间为(17.5±3.1)d;所有患者均属于单膝损伤,其中左膝23例、右膝13例。所有患者平均屈膝活动度为(120.6±2.2)°。入选标准:后抽屉试验阳性;MRI诊断后交叉韧带断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已接受其他手段治疗;临床资料不全或者难以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在同侧胫骨结节旁做切口,将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腱取出,作为移植物。选择后内侧作为切口,再选择胫骨隧道一端出口,其主要为胫骨后缘平台的平面下方约10~15mm位置的原后交叉韧带止点位置。钻制隧道由关节外导向关节内。右膝前外打隧道的关节内点为股骨内踝外侧壁1点至1点半钟表方位,或10点半至11点钟表方位为左膝,其距离关节软骨面边缘8~10m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后内小隧道处在钟表位置为3点至3点半的后膝或者钟表位置在8点半至9点的左膝,其距离关节软骨面边缘6~8mm左右。而钻制隧道和后内小隧道间相距超过3mm。再将牵入线沿着胫骨隧道-股骨踝间后窝引入移植物,从各自股骨骨道引出。可选择可吸收螺钉对胫骨侧部位进行固定,再使患者进行屈膝,约70°,选择前抽屉位固定前外侧束,再让患者将膝关节伸直,选择前抽屉位固定后内束,最后进行常规缝合,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同时随访20~28个月,观察患者斜扳试验结果、后抽屉试验结果和手术前后屈膝活动度、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胫骨后移等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膝关节松弛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84.5±9.5)min,平均随访时间为(23.6±1.3)个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
2.2 膝关节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屈膝活动度为(117.2±2.4)°,与术前的(120.6±2.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后抽屉试验显示阴性;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分别为(93.3±2.7)分、(6.3±0.9)分,明显高于术前(50.4±7.1)分、(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胫骨后移(2.5±1.2)mm,低于术前的(11.9±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膝关节松弛
术后患侧膝关节前后方向松弛平均为(2.3±1.1)mm,膝关节松弛<3mm者有29例,松弛>5mm者有7例。
3.讨论
对后交叉韧带损伤者重建首先需要选择合适、有生物相容性、具有较好机械性和生物力学的移植物[4],且其需要具备较强牢固性和较强骨隧道通过能力,并且应较容易获取。取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具有显著优势,主要因为腘绳肌腱的横截面大,较容易获得,并且获取时需要的手术切口较小,因此术后疤痕较小,不影响美观。此外,此区域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5]。
既往通常采用关节镜下单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对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治疗,但众多研究表明,单束重建术无法完全恢复后交叉韧带功能[6]。而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逐渐替代上述治疗方法。双束重建术可有效提高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7]。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均高于术前,胫骨后移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其与冯朝毅[8]等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手术效果较好,可显著恢复膝关节功能。其原因可能为自体腘绳肌腱横截面较大,并且抗拉力高,并且通过双股隧道重建术有效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前外束、后内束。并且术后患者屈膝活动度与术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手术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伸膝功能。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效果显著,可有效重建后交叉韧带前外束、后内束,促进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雪,孙月,沈鹏等.后支撑支具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损伤PCL术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09):840-843.
[2]顾明,李峙宝,陈崇民等.早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5,50(02):73-76.
[3]孔颖,王雷,张元民等.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同期单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02):113-118.
[4]莫成敏,林秋喜.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98-102.
[5]侯军虎,吴贵佑,汪喜顺等.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0):3271-3275.
[6]潘勇泉,尚平,江永发等.LARS人工韧带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5,12(02):43-46.
[7]徐秋红,潘有朵.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01):56-57.
[8]冯朝毅,余斌,陈志军等.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06):30-32.
论文作者:张虎 叶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韧带论文; 膝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隧道论文; 股骨论文; 关节论文; 胫骨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