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一、简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不少初中教师已经开始对教学方法做出了改变,对探索高效课堂这一课题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实际的初中教学中,依然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因缺乏对课程的正确认识,难以真正从传统的教学困境中解脱出来,还是采取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对相关课程掌握程度的考核标准,课堂氛围低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教材内容等等问题还存在。要想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将以上问题解决,改变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课堂。
二、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不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不能够正确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而把自己作为了教学的主体,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紧紧围绕着学生制定教学方案,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启发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指导,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上能够不断思考、提升能力。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能够跟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大致情况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思想动态,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体验
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能够有效采用多种教学手法,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获得更好的课程体验。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来增强课堂活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例如,对于八年级上册的《我与社会》这一单元,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具体生活场景的相关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欣赏视频的同时进行思考,在观看完视频时表达对相关活动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节假日做了哪些事情进行回顾。以相关视频作为课程导入,比教师仅仅用语言来描述社会生活更加直观,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课程的记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来感受社会,思考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这些问题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本节内容进行积极思考,这对于使学生真正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好的效果,并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具体行为。对于第二节课《在社会中成长》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首先让学生欣赏视频《奇幻森林》,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被动物养大的毛克利回到当今的人类社会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他能顺利的融入社会生活吗?”这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本节课程采用了趣味导入,创设较为有趣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课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使学生充分思考,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还应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效运用时事热点,扩展学生视野,能够对国家的大事以及国际事件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受当今生活的美好,并培养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主要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提升策略做分析,从尊重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道德与法治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两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不仅是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为培养新时代下的现代化人才的必然选择,这一重要课题值得相关教育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炳强.信息化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20(02):153.
[2]戴涛.延伸课堂两端,彰显活动张力——浅谈如何设计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157-159.
论文作者:闫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初中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