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竞争力论文,区域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154(2006)05-0056-05
一、引言
已经有学者就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81,并且区域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先导因子[1]。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和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竞争力也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反映的是一地区高等教育在质量和规模两方面的综合水平和实力,它是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教育竞争力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有的学者对教育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教育竞争力[2] [3];还有的学者从定性的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认为应该加速高等教育向经济中心转移,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4] [5];还有的学者对我国的区域教育竞争力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教育竞争力进行统计分析,把我国的教育竞争力按照由强到弱排列进行区域划分[6] [7] (P.1-6)。从以上这些已有的研究上来看,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专门针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域划分。因此,本文在吴玉鸣等发表在2002年第3期《教育与经济》“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下简称“吴文”)一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一次区域划分的尝试。
二、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
本文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标是参照“吴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在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性、可比性、精简性、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能反映高等教育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由此在高等教育的资源、质量、投入、规模、效率和产出6个方面选取了每个大学教师负担学生数(人)、每万人高等院校数(所)、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人均教育经费(元)、平均每所大学在校学生数(人)、大学毕业生数(人)和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比(%)7个指标。以上7个指标的具体数据均来源于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因子分析
把各地区以上7个指标的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包,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样本数据进行取样适宜性检验,常用的检验统计量为KMO(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指标。当KMO值较小时,表明观测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较少,不适合做因子分析。通常对该指标值的优劣判断标准为:该指标值在0.9以上,非常好;0.8—0.9,好;0.7—0.8,一般;0.5—0.6,差;0.5以下,不能接受[7] (P.2)。通过运算得出这7个指标的KMO值为0.693(见表1),接近0.7,基本上属于一般水平,本文认为以上7个指标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表1 适宜性检验KMO测度值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因子分析运算,对各个指标值的标准化变量用主成分法按特征向量λ和累计贡献率≥85%选择主成分,因此选定了2个主因子并产生各指标的因子矩阵,同时计算其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主因子1的特征值为3.908,主因子2的特征值为2.380,这2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9.832%,这就可以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89.832%,即只要选择前2个主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同时主因素方差(Communalities)在0.760—0.978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很好地被这2个主因子解释。所以,选择这2个主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各地区的综合水平。对提取的2个主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同时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作出合理解释,需要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化,排除干扰。由于所选取的反映高等教育竞争力的7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现象,并且有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还很大,所以本文在用主成分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s)提取主因子时,进行方差极大斜交旋转(Promax with kisser Normalizaion),从而使其结构简单化,最后得到了斜交因子装载矩阵(见表3)。进而计算得到了由原始变量指标的线形组合构成的新的综合变量。旋转以后得到的斜交因子装载矩阵将指标值按照斜交旋转因子矩阵中的高载荷分成2类。
表2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因子特征值、累计比例值和累计贡献率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When components are correlated,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cannot be added to obtain a total variance.
表3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斜交主因子模型矩阵和结构矩阵
注:F[,1]为第1斜交因子,F[,2]为第2斜交因子。其中X[,1]=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2]=每个大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3]=每万人高等院校数;X[,4]=人均教育经费;X[,5]=平均每所大学在校生数;X[,6]=大学毕业生数;X[,7]=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比。
分析表3看出,经斜交旋转后,主因子F[,1]包括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高等院校数、人均教育经费和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文化程度人数比4个指标,主因子F[,2]包括每个大学教师负担学生数、平均每所大学在校生数和大学毕业生数3个指标。由此,本文粗略认为主因子F[,1]可解释为质量因子,主因子F[,2]可解释为规模因子。
在上述基础上计算出2004年我国各省级区在2个旋转因子上的得分,并排序。进而根据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2004年我国各省及地区的综合得分,式中为第i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各地区在各主因子上的得分。由此得到各地区的综合得分,本文就以此综合得分作为各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数,也就是说综合得分所代表的就是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通过以上步骤算出各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数,并排序,见表4。
表4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主因子得分、综合得分、标准分及排序
最后,根据表4综合得分的计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区域划分。本文采用欧氏距离平方组间连接的聚类方法,欧氏距离平方是指样品之间的距离是每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用组间连接法会使合并两类的结果中所有的两两样品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这样聚类的结果就可以将我国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非常清晰地划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京。北京是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其在质量因子上的得分为4.12193,处于国内遥遥领先的水平,在规模因子上的得分为0.40937,综合得分为2.6692,在国内排第一。
第二层次:上海、江苏、湖北和天津。上海综合得分为1.7567,仅次于北京,排第2位。江苏和湖北两省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3614和1.2307,排第3和第4位。天津的综合得分为1.1177,排第5位。这4个省市区也具有很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
第三层次:山东、浙江、陕西、河北、广东、湖南、河南、吉林、四川、辽宁、重庆、黑龙江、江西和安徽。其中山东省的综合得分为0.8748,仅次于天津,在国内排第6位。紧接着是浙江和陕西,分别排第7和第8位。这一层次排在最末位的是江西省,其综合得分为—0.2881,在国内排第19位。这14个省市区属于国内具有中等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的区域。
第四层次:福建、甘肃、广西、山西、新疆、内蒙古、云南、海南和贵州。这9个省份的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分别排名第20—28位,处于国内中下游水平。但是这一层次的发展潜力很大,后劲很足。比如排第24位的新疆自治区,其在质量因子上的得分为0.02642,甚至高于高等教育竞争力排第3和第4位的江苏(—0.08084)和湖北(—0.13635)。
第五层次:宁夏、西藏和青海。这3个区域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在国内处于最落后的水平,综合排名在国内末三位,属于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综合竞争力虽然不强,但个别地区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比如高等教育竞争力排最末位的青海省,其在质量因子上的得分比山东还高。
三、结论及建议
以上的划分是基于地区整体上的高等教育实力而进行的,根据以上对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7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五点结论,并针对这五点结论给出建议:
1.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相对发达区域很窄,落后面又太宽,并且大部分都集中在中等水平
处于第一层次的只有一个北京市,占3.23%,而处于第五层次却有宁夏、西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占9.68%,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占了74.19%。这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区域公平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发区域高校教育圈。所谓区域高校教育圈,是指通过实现地理或行政区域内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高度共享、师资自由流动,来优化高校教育的资源配置、集中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的开放式的、具有品牌效应的高校教育环境。区域高校教育圈是对城市高校教育圈的合理延伸[8]。比如可以北京、天津和山东为依托,发展环渤海湾区域高校教育圈;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依托,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校教育圈等。在这些区域高校教育圈内,大中小城市相毗邻、地域相近、经济相通、民俗文化相融,有条件开展高校教育的密切合作。如共享图书、仪器设备和管理资源与经验等;建立区域高校互联网,集合资金,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等。
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区域非均衡性不明显,没有明显呈现出东—中—西的梯度分布
从表4中可以发现,并不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就一定比内陆地区的高,比如湖北省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就比山东、浙江和广东高。甚至福建和海南两个沿海省份还处在第四层次。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也有大幅度的提升,比如陕西、四川和重庆3个地区处于第三层次域,广西、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省自治区处于第四层次,说明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总体上没有明显的东—中—西的梯度差距,但不可否认大部分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还很弱,国家政策应继续向这些地区倾斜,实现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3.从各地区各综合指标的绝对差异程度来看,各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平衡程度要比规模的不平衡程度严重得多
各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在质量因子上的得分极差为4.83731(最大值是北京为4.12193,最小值是贵州为—0.71538),在规模因子上的得分极差为4.00215(最大值是江苏为1.56575,最小值是青海为—2.43640)。高等教育质量的极差比高等教育规模的极差高0.8以上,说明各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平衡性更为严重。因此国家和政府要切实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增加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大学生的数量,逐步缩小各地区在高等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4.从各地区各综合指标的相对差异程度来看,高等教育的规模对一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更大
就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质量因子得分和规模因子得分3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与规模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高达0.871,而与质量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只有0.612,说明对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是规模因子,即每个大学教师负担学生数、平均每所大学在校生数和大学毕业生数3个指标。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西部地区在质量因子上的得分比有的东部地区还要高,而其高等教育竞争力却反而低了,因为这些西部地区在规模因子上的得分都很低。像宁夏在质量因子上的得分为—0.03056,排第9位,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因为其在规模因子上的得分太低,最终影响了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最终排名。这反映了西部高校在实际招生中遇到的尴尬,很多考生都不愿报考西部高校,从而导致西部高校整体规模上不去,规模太小就大大削弱了其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国家和西部地区政府应大力扶持西部高校的建设,包括师资、学校环境、经费投入、尤其是招生优惠政策方面,鼓励更多的考生报考和就读西部高校。
5.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很大的相互关系
就各地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其人均GDP两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667,相关性并不高,也就是说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排名受区域经济水平的影响不是很大。从表4中也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竞争力排第4位的湖北省,其人均GDP只排在第15位,而浙江、广东和福建的人均GDP都大大超过山东省,但是其高等教育竞争力却都排在了山东省的后面。这里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还非常小,高等教育的发达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大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粗放式的。这要求各地区的高校大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尖端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二是经济对高等教育的贡献也很有限,说明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但没有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相应的改革,因此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限制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国家和政府须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