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创云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 522000
摘要:环境监测是环保事业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环保执法与决策提供基本依据,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保执法的公正性以及所作决策的科学性。基层环境监测站承担着采集大量环境监测基础数据的任务,在环保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就新形势下,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新形势下;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思考
环境监测站是环保系统的重要技术部门,负责向社会提供科学、合法的监测数据,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作用日益突出。而基层环境监测站凭借自身所处区域的特点,能够直接获得当地各环境要素和污染源的第一手资料,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当地乃至国家的环境评价和环保决策。环境监测的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将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贯穿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是新形势下基层监测站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现状
基层环境监测站承担所在辖区环境质量监测任务,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各基层环境监测站在硬件(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规范建设方面)和软件(技术人员、经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基层环境监测站往往会很重视直接获取数据结果的环节,尤其是实验室内的分析工作,并能自觉地开展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但忽视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监测人员的素质保证、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把完成监测任务放在前面,而质量管理则落在后面。
二、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薄弱,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必须依赖于健全的机构,然而因为受制于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现实情况却是:严重缺少人力资源,尤其是负责实验室样品监测和质量管理的人才,导致质量控制力度不够,监督监管相对薄弱。由于经费不足,基层环境监测站基础设备也比较匮乏,无论是新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还是老旧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都难以做到及时;一些监测实验室用房并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实验室的要求来建设,水、电、采光、通风、防腐蚀以及消毒灭菌等方面考虑也不周全,温湿度、电磁干扰、噪声等给日常监测造成的不利影响时常发生,影响了后期样品的监测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严重制约了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畅
近几年,我国的计量和认证认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出台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基层环境监测站也相应的在资质认证时建立了适合各站实际管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很多基层监测机构还存在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两张皮现象,监测任务量大和人员不足的矛盾使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管理中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行政干预影响厚重
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仍沿用分块管理模式,环保部门下属的环境监测作为一项政府行为,在监测机制运作及监测管理手段上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很容易致使某些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在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时欺上瞒下,不对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公布真实的监测数据;在反映环境质量和环保业绩考核时,又“报喜不报忧”,比如,在目前大多数地方实行的环境质量、生态等方面的考核评比制度中,部分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为了出政绩而搞文字游戏,采取行政干预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这一点在“城考”、“减排”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在这种体制背景下,环境监测数据不能求真务实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现场监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质量控制措施亟待完善
由于以往质量管理的局限性,基层环境监测站一般比较注重监测室内的质量控制,如分析人员的持证上岗,分析过程采用全程序空白、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质控样、密码样等内部质控措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历来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如现场监测仪器的校准、布点和采样、样品的保存与运输、环境条件和现场监测记录的及时填写等。现场监测工作质量对后续的室内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如果现场监测时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在分析结果出现异常后就很难查找原因。实际上如果是不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的现场采样监测信息,室内分析的数据再准确也没有实用价值。因此,现场监测采样工作的质量管理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相应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也亟待制定和完善。
三、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增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增添人力资源
基层环境监测站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需要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增加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积极引进负责实验室样品监测和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配备监测质量监督监管必要的人力资源;并适时采购先进的监测分析仪器设备和更换老旧的仪器设备,改善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来建设实验室,充分考虑到水、电、采光、通风、温湿度、电磁干扰、噪声、防腐以及消毒灭菌等各个方面对样品监测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影响,以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
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将是重中之重,提高质量管理就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①编制各类管理程序时应注重实用性、可实施性,尝试让使用人员参与编写;②规范监测流程,可以尝试建立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不同岗位的人员都可以在体系里找到自己该做什么、记什么、怎么记等;③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排除行政干预影响
由于各地方政府对所辖区域内的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行政干预,针对这一问题,环境监测机构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借助各种渠道向政府领导或工作人员传输质量管理观念,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来保证监测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尽力保住环境监测的“纯粹性”。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环境监测系统将实行垂直管理模式,这项体制的创新无疑有效排除了政府行政干预对环境监测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对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
现场监测多在室外且流动性大,影响工作质量因素很多,如人员、仪器设备、实验耗材、监测方法、环境条件等,必须加强对现场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基层环境监测站应积极组织现场监测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的现场监测采样技术,尤其要加强实际操作的学习和锻炼,了解各种监测环境的不同处理,提高灵活解决现场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每一位现场监测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监测规范、监测目的、监测任务,对采样点位的布设、采样频次、环境条件的要求了如指掌,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现场监测仪器,并熟悉样品的保存运输方法,认真记录原始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来完成现场监测,以保证现场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全面贯彻质量管理的要求。
综上,基层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增大投入力度,合理的配置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积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能,有计划地开展质量管理监督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地运行和持续改进,更需要全体环境监测工作者增强责任心提高质量意识。如此,才能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为环保执法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正华,温珠花.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科技风,2018(31)
[2]谢晓英.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1)
[3]王晓雁.基层环境监测站全面加强质量管理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
论文作者:林兴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基层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环境监测站论文; 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