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强国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3)05-0009-04
1979年12月6日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太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来描述我国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1982年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大会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全面实现现代化改为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正式使用“小康”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根据形势发展提出了到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明确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奋斗到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正像十六大指出的,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首先是低水平的,2001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912美元。而全国的消费水平更低,仅为436美元;其次是不平衡的,如广东经济总量超过每年1万亿元,但有的省仅有139亿元。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5:1;另外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未进入小康;再者是不全面的,我们以往理解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要看到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巩固和提升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着重理解“全面”和“社会”四个字,是全面的,是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是更高水平的小康。到2020年GDP翻两番达到3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人均收入提高三倍达到3000美元。同时是更全面的小康社会,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十六大提出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另外是更加均衡的小康社会,要使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都有较大幅度提高,要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需要中国人民付出巨大努力,艰苦奋斗的一个光辉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前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研究我国2l世纪的高等教育必须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必须深入研究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特别是高等教育怎么办。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完成教育的这些目标需要教育战线的同志付出巨大的努力。
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教育。科教兴国已被证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继续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科教奔康。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制定和规划2020年前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具有超前功能,对2020年前教育的发展早规划、早部署,实为重要,悉闻教育部正在酝酿制定2020前教育发展纲要,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或者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并与一部分同仁探讨以后我觉得可以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和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从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思想五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要有比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要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必须提供很大一部分人口终身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何确定高等教育的规模是一件科学的事情,高等教育规模要适应和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GDP相适应,与一个国家就业状态相协调,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制定出比较科学又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不能说越高越好,也不能盲目跟发达国家现状相比,只能跟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相比。从长远来讲,高等教育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但在制定指标时还需考虑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和现实可能。所以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又先进的发展规模。
其次是一个高质量的高等教育。2020年前后我国应该有一、两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要有一批大学成为世界知名、世界先进的高水平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985工程,就是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实施985工程的学校正在加大改革,毫不动摇地朝着既定的高水平目标前进。笔者多年来高度关注着这些学校的发展,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国家创造了很多条件,学校作了巨大努力,应该说态势非常好,有部分学校已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处于同一层次上,一些指标已经显现出优势,只要国家继续加大投入,高度关注,有望在2020年前后有一批学校会进入世界大学体系的200名之内,少数学校会进入100名之内。历史会证明211工程和985工程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起到历史性的重大作用。
各类、各层次的学校都要把提高质量真正作为自己的生命线。
各个省应该根据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办出一批有特色的学校。一批省属学校(也包括这几年中央业务部门所属的学校调整为省管的学校)有比较长的办学历史,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这些学校要密切联系各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刻挖掘和弘扬地方的文化积淀,办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名校。
这几年对地市一级所在的学校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一批师专升格或与其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更加综合的本科院校,这批学校地处地、市,跟地区的发展紧密相关,有的办学历史也很长了。这批学校应该是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反映最直接、信息最灵敏的学校,这批学校赶上了调整、合并、升格又赶上了大发展,所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方向、办学思想都有许多问题要去探索和实践。提高质量在这一类学校中更为突出,更为困难。这类学校质量标准以及提高质量的方向也与上面所述学校不同,办好这批学校对于更加全面、更加均衡地建设小康社会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忽视也一直没有下力量关注这些学校的发展,要看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这类学校有着其特殊的作用。
高职高专类型学校最近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高职的审批权下放到省里以后。另外在一批重点大学里面,也办起了高等职业教育。什么叫高职,高专跟高职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共识,这类学校的基本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都是很薄弱的;加上民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都是培养高等专科人才,所以这一块的教育,特别需要理顺关系,统一认识,加强基本建设,提高质量。这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建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高等教育强国必须结构合理并且是多样化的教育。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在多样化上下了不少功夫。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自学考试、电化教育、网上教育都在不断发展完善;公办学校做了结构和体制上的大调整;民办高等教育也在艰难地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法律的支持也在不断努力,有一些办得很好、质量也不错的民办高校。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要真正走出民办高等教育的路子来还有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把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有这个意识,要提高这个意识。在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时要考虑民办高等教育,出台文件应有民办高等教育,我们的规划司、高教司、学生司等行政主管部门也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出台的改革措施也应该有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定期召开民办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有计划地扶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多样化中,我觉得主要还不是形式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规格、模式多样化,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层次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办学的格局,但是相应的办学摸式、办学质量还有很多问题,要使多种办学形式顺利发展,需要做出比其它方面的工作更大的努力。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在跨世纪的过程中做了大的调整,特别是对国务院业务部门办的学校、行业性比较强的学校做了调整;另外本着现有条件,学校通过合并和自身发展使其学科更加综合。我国出现一批文、理、工、农、医学科都有的真正综合性大学,不少大学也通过自身的发展成为更加综合的大学。另外升格了一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但是真正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地区结构)更加合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省属院校。到2020年应该完善体制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具有更加合理的结构。
第四,要有更高的效益,效益要有数量上的效益也要有质量上的效益。这几年校均规模、生师比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同样的投入下如何使效益有更大提高,特别是同样的投入如何能培养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学生,如何能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何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还有待我们研究和努力。效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还不是一个被大家所关注、需要更多的人来研究的课题,什么样的规模,什么样的生师比,什么样的投入与产出是效益最高的教育呢,也有一些研究部门和行政部门给予了很多关注,也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效益”成为办学中的重要指标和要素还需做出很大努力。
第五,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是高度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加上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学校很难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管理体制改革,学校逐渐成为自主办学的实体,政府转变职能,变直接管理为宏观管理,并且强调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所以学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已成为共识,并且教育思想观念的建设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建设。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我国各个大学教育思想的建设、教育观念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办不出先进的大学,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学生,出不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要建设一个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提高认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来指导学校的工作,指导教育战线的工作,要大力提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要虚心学习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成功的经验,要开阔思路、大胆实践探索,经常组织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形成良好氛围。
我国高等教育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办学,观念比较保守陈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在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十六大提出2020年前是我国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个形势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在原有体制下,文理工农医分别设校办学,加上行业办学,所以科类比较单一,是一个对口的、过窄的专业教育。加上高中长期文理分班,整个社会重理轻文,所以存在着过弱的人文教育。加上教学方法崇尚灌输教育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学内容上有不少是陈旧落后的内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应该引进来结合国情消化吸收。要承认我们的缺陷和不足,要克服这些,必须要在思想上进一步解放,实践上不断探索。长期在科类单一的情况下形成的思维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是很难的,所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设现代化教育思想就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当然教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防止盲目的急躁情绪。只要按照规律办事,长期不懈的科学的努力,到2020年前后一个高等教育的强国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