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老工业基地改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工业基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工业基地的兴衰,不仅关系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问题。最近,我们结合天津工业技术改造的情况,就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和加快改造步伐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关于国有工业技改投入与产出的反差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六五”以来,国家对国有工业的技术改造投入不断增加。以天津市为例,1980~1993年,13年国有工业技改投入210.35亿元,相当于1980年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2.2倍,投资规模空前,对天津工业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工业技改投入的增加与工业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相比较,却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同期,技改投入虽不断增加,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却在递减,经济效益不断恶化。这一反差是否证明,工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失误和技改项目效益不好呢?不是的。这里不排除个别的技改项目有决策失误和达产率低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技改的投资效益是好的,而且随着技改工作经验的增长越来越好。据天津市对“七五”时期百万元以上803项技改项目统计,总投资38.19亿元,新增产值85.63亿元,技改投资与新增产值之比为1:2.24,技改项目新增工业产值是同期工业总产值增加额的50%;新增利税18.13亿元(同期,全市国有工业利税总额为负增长-17.2亿元);技改投资利税率为47.47%。据1993年投产的百万元以上的217个项目统计,投资33.2亿元,新增产值74.34亿元,投入产出之比为1:2.24(当年全市国有工业总产值增长为-1.6%);新增利税为18.3亿元,投资利税率为55.2%。这充分证明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技术改造支撑了国有工业的持续增长;没有技术改造的有力投入,国有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可能导致全面崩溃。
技改投入与工业总体增长水平出现如此之大的反差,有如下原因。
1.落后的技术存量资产“吃掉”了技术改造的增量效益。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技术、设备,由于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在改造开放之前就已经老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在世界技术进步面前,其老化程度已达到了被淘汰的程度。我们就是在比发达国家企业技术落后二三十年的情况下,起步改造的。由于资金短缺,每年的技改投入很有限。以天津为例,每年的工业技改投入大约为资产存量的10%左右,能够得到技术改造的存量资产不足10%。天津工业系统有1700多家企业,每年能够得到改造的企业不足100家,其中大多数企业只是得到局部的设备更新改造。据统计,从1980~1990年,得到全部更新改造的企业只有150家,占市管工业企业的8.8%。就全市而言,经过技术改造不足10%的存量资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被90%以上待改造的落后技术存量资产的低效益和负效益“吃掉”了。就经过局部改造的企业来说,个别技改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被其余大部分落后技术的存量资产“吃掉”,这是造成技改投入与产出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告诫我们,在技改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当集中投入,而不能“撒芝麻盐”。
2.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加速老化,导致技改项目经济效益过早下跌。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同时也加快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的老化速度。这是由于:①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外技术含量高的商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②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外消费的示范效应,引起了国内消费结构变化加快;③现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促进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④我国引进的技术,尤其是“六五”早期引进的技术,其中绝大部分在国外是即将退出和已经退出市场的产品和技术。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一些技术改造(引进)项目投产之后,刚刚进入成长期,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就进入了衰退期,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大幅度下滑了;再加上国内重复引进开发,过度竞争,更加速了这一过程。这种情况,在技术含量高的家电产业尤为明显。“六五”引进的项目,“七五”要改造,“七五”引进的项目,“八五”要改造,而且往往后来的改造投入要超过前期的投入。当代技术进步不断加速,而我们的企业技术水平落差又太大,技术改造具有追赶的性质。因此,技改项目的老化加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事实又在告诫我们,应当下力量研究技术进步的追赶战略。
3.体制转换时期的政策变动,使技改项目成本不断上升。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的技改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由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投资品的价格不断上调,如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了26.6%;人民币汇率多次下调;企业引进项目的外汇贷款,由于换汇成本的大幅度升高,还贷负担加重。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使立项费用不断上涨。凡此种种,是体制转换过程中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冲减着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
4.国有企业在体制转换过程中陷入了暂时的困境,阻碍了企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充分发挥。我国的改革是从两方面推进的。一方面,是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的国有经济改革。十几年来,各级政府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国有企业的状况始终不尽如人意,亏损增加,三角债困扰,包袱沉重,效益恶化。另一方面,是允许和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此并没有做出多少努力,但是发展之快出人意料。目前非国有经济不仅成 为新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在老工业基地也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为什么改革越深入,市场经济越发育,国有企业的处境越困难?其根本原因是国有经济改革滞后。
由于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有经济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市场导向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已经开始形成,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已经对企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这就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具有独立的市场行为。然而,由于国有经济改革滞后,企业产权界限不清,政企职能不分,企业的新老包袱越积越重,难以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独立的经济主体。目前的国有企业是一个新旧体制交织的矛盾体。一方面,市场对企业的约束越来越硬;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的约束并不放松。国有企业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摩擦中生存和发展,在同非国有经济的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和不利地位。即使对其注入新的技术和资金,也会被严重的摩擦消耗掉。因此,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必须同时进行“双改”: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改造技术,调整结构。
二、关于老工业基地的技改资金投入力度问题
“八五”以来,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加了投入,1991~1993年,国家安排天津老工业基地改造专项贷款20.95亿元。这期间,天津市国有工业共投入技改资金84.7亿元,占全市国有工业固定投资的资产34.19%,相当于1993年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18.1%。这样的技改投入规模与老工业基地所处的困境和改造紧迫性对资金投入的需求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为中国工业化作出了贡献;在改革开放时期,由于改革开放滞后,又为改革付出了代价。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早在80年代就处在一个更新技术、转换结构的转折时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改造迟缓,到90年代又进入了新一轮的产品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这就进一步加重了改造的任务。目前老工业基地大部分产品和设备处在更新高峰期,这决定了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技术改造需求具有集中化和超常规的特点。同时,还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的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新的特点。
1.老工业的改造与振兴要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传统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资源的产业大都失去了竞争优势,其比较优势已向乡镇企业和资源产地转移。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这意味着需要大量投资。
2.存量结构调整难度增加。在技术进步、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大,专用设备和专有技术比例不断提高的今天,资源配置的刚性增强。企业技术改造仅靠更换个别设备等局部改造,很难奏效。因为,资源配置的刚性特点,致使加工工业内部进行存量结构调整难以实现,即使是同类产品的产品升级、换代,原有的资产存量也常常不能利用。老企业技术改造,靠“小打小闹”不行,需要脱胎换骨,需要用大量的增量资产来更换大量的存量资产。
3.老工业基地改造要求产业在区域布局上重新配置。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造成城市拥挤,污染源集中,城区已没有新的发展空间。另外,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中心城市成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因此,老工业基地改造需要对产业布局进行新的配置,需要在中心区之外开发建立新的经济发展区,对城区的老工业进行易地改造。这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新特点,决定了对投资的大量需求。然而,老工业基地的自我积累能力越来越低,可用于自我改造的资金非常有限。因此,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投资力度。中央和地方要进一步调整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加大工业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应当指出的是,“七五”以来,技改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是逐年下降趋势,“七五”期间为31%,1991年为28.2%,1992年为27.7%,1993年为26.3%。故我们建议,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技改投资比重至少要逐渐提高到60-70%。
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资金来源是关键。从近年来固定资产的投资来源构成分析,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越来越少,预算外资金比重不断加大,企业自筹和利用外资比重上升。这种大趋势不可改变。
鉴于老工业基地的债务负担过重,自筹能力下降的实际,技改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内贷款和自筹之外,应当考虑采取下列措施:①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要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作为对老工业基地的补偿。②由国家担保发行老工业基地改造债券,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改造老工业基地。③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扩大企业股票、债券融资。④加快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的步伐。⑤开拓国际证券市场,这是我国“九五”期间继续吸引海外投资的重要渠道。⑥尽快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这是增加对老工业基地技改投入的一项重大措施。
三、关于投资主体的转换问题
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企业应成为投资的基本主体,企业的投资由企业决策,同时承担投资风险。当前,从形式上看,投资主体已实现了多元化,企业投资由企业自筹和贷款。但是,企业投资什么,投资多少,怎样投资,何时投资,并没有真正的决策权,决策权仍然掌握在有审批权的政府手中。
企业成为投资主体,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企业能不能成为投资主体,是国有经济能否最终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济实体的根本标志。国有企业只有具备了投资决策权,才能取得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地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其他经营自主权都逐步得到了落实,唯独投资决策权难以落实。因为,投资决策权的转换涉及政府管理职能的根本转变,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企业要真正成为投资主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产权。投资决策权是产权的一项权能。没有独立的产权,投资决策权就无从谈起。要赋予企业投资决策权,首先要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2.必须建立投资市场。企业成为投资主体,是以投资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要建立起投资市场,一是要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要从一般性的竞争性投资项目中退出,让这些项目进入投资市场。企业投资什么,投资多少,无须政府审批。二是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应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并建立起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这样,企业融资才能真接与银行、证券机构进行交易。生产经营企业与金融企业实行双向自主选择,双方都有利益和风险约束。
3.必须建立投资服务市场。企业成为投资主体,要自担投资风险,生死攸关。因此,它必然寻求各种投资服务,以便使投资决策科学化,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出资人也要求对企业的投资进行监督。因此,必须建立为企业投资服务的项目咨询、工程设计、项目审计、工程监理等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投资服务市场。可考虑将计委、经委中承担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出来,建立为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服务的中介机构,专门从事老企业改造的各类咨询服务工作。
4.解除国有企业沉重的债务包袱。企业成为投资主体,拥有投资决策权,首先要有资可投,有投资信誉。目前,相当多数的国有企业负债率超过了100%,既无资可投,又无借款投资的信誉。因此,必须对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投资主体时的债务进行清理,合理地解除企业的债务负担。
5.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应的经理制度。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是企业法人的权利,是通过企业法人机构的集体决策实现的;而影响企业法人决策的关键性人物是企业的经理。因此,经理的素质、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就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经理制度。①经理的产生要从党政系列里分离出来。经理是资本的代理人,它要对出资人负责。因此,经理的聘任权不应是政府机构,而是企业的法人机构。经理要进入市场,成为职业的企业家。企业与经理自主双向选择。②经理的利益要同资本的利益相联系。经理对企业的资产增值和经营效益负责。同时,经理要享有资产增值和经营效益增长的利益。这种利益关系,要通过经理的薪金制度、奖励制度和福利制度来体现。③建立经理的风险机制。经理最大的经营风险是被解聘。解聘就意味着失业。一旦失业,经理的高薪和社会地位就全失去了,而且不容易被其他相当规模的企业所聘任。只有这样,经理人员才会为职业献身。④建立经理的监督制度。要保证经理在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的同时,不侵蚀资本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资本对经理的监督制度和职工对经理、董事会的监督制度。其监督机构主要是:企业的监事会(作为资本的代表)和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
上述条件,是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对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而这些条件的具备,又是以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为前提的。这两者互为前提,是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的同一过程,而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机构改革。
当前,市场对企业的微观约束已经占主导地位;非国有经济因其高速发展,而引起地位变化,使国有企业面临严重挑战;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市场竞争的独立主体,从而使国有企业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国有企业成为投资主体的改革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