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管理中建筑施工单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中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技术会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混凝土的材料选择以及浇筑管理技术等等工作进行研究就成为了必然趋势,下文就将对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管理;对策
1导言
现阶段,打造精品工程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加强质量管理,有着必要性。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基础材料,使得混凝土项目施工质量,成为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这需要着力解决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来提升项目质量,增加工程建设效益。
2预拌混凝土现状
在普通的混凝土当中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需要来加入一定的掺合料或外加剂就被称作是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对于运送时间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它要求搅拌站在搅拌之后就必须使用运输车将预拌之后的混凝土站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送到施工场地,这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预拌混凝土通常被当作商品出售,所以它也被称为商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我们要对这些要求进行必要的了解才可以预防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3预拌混凝土制作工艺技术要点
3.1准备材料
若想确保混凝土制作的质量,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合同与材料标准等,做好材料质量的把控。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使用的外加剂,要符合工程合同要求,经过试验后,确定使用量。②对于结构工程,使用二级以上的粉煤灰。③使用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要<0.5%,将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若使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要<2.5%,粒径<0.3mm的要多于16%。④使用的水泥等级要>C32.5,包括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3.2配制
预拌混凝土使用时,需要进行搅拌制作。在搅拌前,要按照任务单与配合比,做好设备检查与材料数量等的检查,以确保搅拌的质量。在搅拌的过程中,按照配合比投料,按照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搅拌-加水-搅拌的流程,以确保搅拌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搅拌的时间,要按照斗容量与坍落度等指标情况来确定,记录相关数据信息。
3.3运输
开展预报混凝土运输作业前,要制定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车。做好运输车检查,保证筒体内不存在积水。在运输期间,要让搅拌桶处于持续缓慢运动,运输的间歇时间不得高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3.4浇筑
开展预拌混凝土浇筑作业,要按照施工实际情况,依据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按照建筑部位差异与混凝土初凝时间,来供应混凝土浇筑速度,保持混凝土浇筑的持续性。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先浇筑下层混凝土,再开展上层混凝土浇筑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做好施工缝隙处理。
4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1混凝土生产当中没有做好把关
预拌混凝土在何时能产过程中的工作是非常的繁重的,所以生产单位最好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之前就对所需要的各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但是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都会忽视掉这项准备工作,缺少检测和管理的制度。所以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当中就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设备和仪器的检查,导致问题的出现。当检查或者是检测的结果出现偏差也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很多的企业都不能对预拌混凝土的配比比率、配比原料等进行检查和复查,不能严格的按照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而当我们将这些不合格的混凝土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就比较攘夷出现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够重视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混凝土预拌过程中添加的矿物质和添加剂越多,预拌混凝土就更容易成型和搅拌,所以添加很多的矿物质和添加剂反而更加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但与理想状况不同的是,有些企业并不能全面的分许混凝土的各方性能,所以在其中加入的矿物质和添加剂比例不正确,就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大打折扣。举例来说:某企业对混凝土中的含量做不出正确的检测,所以供应商弄虚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在混凝土当中加入比较多的低价物质,如砂石、煤灰等,导致这些含量的比重过高,混凝土的抗性就比较的低,使用寿命比较的短,所以混凝土的耐久性被严重的影响了。
4.3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低
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会直接的影响到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与预拌混凝土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阶段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人员大多专业水平都不高,经验较少,这就不利于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的生产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也不高,他们对生产、管理、经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不够重视,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都被他们忽略掉了,所以生产出来的预拌混凝土质量很难达到标准,也就难以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企业对生产人员提供的技能专业培训机会较少,所以生产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来应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他们对生产的流程也不够的了解,对重点工序不了解,所以就特别的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预拌混凝土问题。
5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要点及其办法
5.1原材料质量把控
施工过程中,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把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水泥。按照相关规范,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至少为300kg/m3,强度等级控制在C20~C60范围内。②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和输送管内径比如表1所示。细骨料细度模数控制在2.3~3.2范围内,粒径小于0.315mm的比例要大于15%,尽量保持在20%,以改善可泵性。③砂率。为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便于运输与泵送等操作。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高于普通流动性混凝土,至少6%,控制在35~45%范围内。④外加剂。在选择外加剂时,要考虑其和水泥的相容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可泵性。⑤水灰比。若水灰比<0.4,则混凝土泵送阻力会急剧极大。若>0.6时,极易发生泌水与离析等问题,影响着泵送水平,尽量将水灰比控制在0.4~0.6范围内。
5.2机械设备管理要点
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针对以下方面:①使用3台泵,深送能力为60m3/h,设备运行功率为90kW/台,备用1台泵。经过检修与保养后,达到使用标准,进入施工现场。②1生产站距离工地约8km,生产能力为135m3/h,为主力生产站;2生产站为辅助生产站,生产能力为135m3/h;3生产站为备用站,距离工地18km。③运输车配置。按照施工经验,每台泵配置3~5辆运输车,总计9~15辆,备用2台,全部保养合格。基于此方案,生产约70方/h,能够达到浇筑时间要求。
5.3做好预拌混凝土厂家以及供销商的选择
随着预拌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市场当中的混凝土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厂家都是非常多的,但是生产厂家和供应厂商的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需要对各个厂家的生产材料和生产质量进行分辨,这也是每个建筑工程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
结束语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做好预拌混凝土厂家以及供销商的选择、做好预拌混凝土的验收工作、预拌混凝土的试件留置、浇筑的质量控制方法、原材料的控制方法这五个方面入手,对预拌混凝土技术的管理要点进行了研究探讨。由此可见,对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理做好研究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沈凯华,吴国祥,吴昊.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2):40-43.
[2]魏素梅.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理要点[J].建筑与预算,2013,(07):21-22.
[3]陈军,刘俊杰,许强,殷顺湖.混凝土公司贯彻ISO9001标准的控制要点[J].混凝土,2007,(04):75-76.
论文作者:乔敬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要点论文; 水灰比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