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益论文,常用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财务审计相比,绩效审计的本质与其说是审计,不如说是一种调查研究,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状况、绩效高低、原因、如何改进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因此较早进行绩效审计的北欧国家提出绩效审计应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不过,我国目前尚处于绩效审计的初级阶段。实践中的效益审计大多是合法性审计、真实性审计及绩效审计结合起来的综合审计。因此传统的审计方法仍是常用的,同时增加了一些绩效审计的方法,我们这里只列举一些最常用的方法。
一、对各类材料的研究性阅读
除要研究财务资料外,还要查阅和研究相关的统计报告、官方报告和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相关文件资料。在对各类材料的研究性阅读中一方面可以较快和较全面地了解所审计的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留心从中寻找一切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料和数据——因为取自他们的文件、资料和数据对他们来说具有不可辨驳性,可以起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比如在对南京第二大桥公园(以下简称二桥公园)效益审计中我们报告里引用的绝大部分数据和资料都是从被审单位提供的工程及相关案卷资料中摘录的。
再比如,南水北调治污审计是个典型的绩效审计项目,需要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与环保、尤其是河流治污有关的业务,本来我们完全是外行,现在不仅要了解它们、熟悉它们,还要能挑出它们的毛病来,而且是在业务领域而不是财务领域,因此研究性阅读的工作量相当大。且所阅读的对象不仅是《治污规划》这样的文字资料,还有大量的数据资料——必须弄清各种检测指标的意义和检测结果的意义。在这过程中下面这个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且是非常有力的一个方法。
二、对比分析
现代绩效审计发展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将审计视为一项研究工程,该工程关注较为广泛的交叉性课题,并获得对公共行为运行机制的深刻认识。在这过程中就常常需要对多个单位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
比如对二桥公园的审计,如果仅仅掌握这一家公园的数据其实是很难说明问题的,审计人员将二桥公园与各方面条件较为接近的两个公园进行对比,只有在比较中许多指标才能显现出明确的意义,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衡量出它各方面所达到的真实水准。
又比如在南水北调东线治污项目审计中,对省水利部门、省环保部门以及淮委三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相互对比,这样矛盾就出来了,问题也出来了。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反映,3年来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达标率在42%至73%之间波动,且沿线水质逐年好转,而淮委和江苏水利部门水质指标监测结果反映,3年来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达标率在35-53%之间波动,且没有逐年明显提高的趋势,部分时期反而有所下降。比如2007年的水质达标率低于2005和2006年的水平。但这个对比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先要弄清楚为了达到目标需要哪些资料,接着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量都不小,每个部门的资料都是厚厚一摞,在最终的分析资料环节,为了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先后制作了60多张分析对比表……
三、利用专家及社会力量
审计部门可以聘请外部专家作为顾问或短期雇佣一些人员协助工作。这是效益审计的一个趋势,就是向外部专家进行咨询的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效益审计的涉及面广,审计人员知识广博自然更好,但无论如何不可能行行精通,为审计部门配备园林、环保、教育、医学……甚至核电等各类专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审计人员在遇到过于专业的问题时只要知道向谁和怎样寻求帮助就可以了。我们在这次审计中就曾向园林局、环保局等专业部门咨询求教。南水北调审计中更是和有关专家广泛接触,不仅是开了好几个座谈会,审计中遇到问题都会随时沟通,有时是和不同部门的专家反复沟通,因为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可能也有不同,说法也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正是在这样广泛的沟通中、在对各种不同观点、意见的听取、判断和甄别中,会形成更接近事实本来面目的认识。
英国审计署是向专家咨询最多的,他们发布的大部分审计报告都咨询了外部专家的意见。但同时,就像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编写的《绩效审计实施指南》中提醒我们的,要“特别谨慎地使用专家”,因为“尽管绩效审计人员可以把专家的工作当成证据使用,审计人员仍然保持对审计报告中的结论负全部责任。”
四、实地考察
审计人员要到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场所或审计事项发生的现场进行实地察看,以了解有关活动的运转状况,了解现场员工的想法,并将其与通过其他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对比。比如在二桥公园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就多次到现场考察,亲身感受到公园设计的美、施工的好,同时也真切地体验了公园所在地污染的严重、公园本身的冷清和种种颓败的迹象。而这些亲身的感受可以使审计人员对所审计的项目有更加感性和深刻的认识,并促使审计人员思考。
南水北调审计中有一个小的专题是对一个已完工项目——大运河船舶污染治理情况的审计,这个项目是为了减少京杭运河徐州至扬州段(以下简称徐扬段)船舶垃圾和油废水排放量,改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水质和京杭运河徐扬段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沿线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主要建设内容是依托现有的固定加油站点建设船舶油废水回收站43个,依托船闸上下游远调站,辅以部分港口,建设船舶垃圾收集站21个,并全面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程,使得到2010年江苏省航行于京杭运河的标准化船舶达到80%以上。对于这样一个项目,要检查它的完成情况实地考察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专门组成了一个两人小组一路沿大运河北上。一路上发现:船舶垃圾收集站均未使用,有的甚至有人住在里面;有的船舶油废水回收站直接将含油废水排入运河;运河上有的渡口仍使用被禁止的挂浆机船作为渡船;船民们仍然习惯于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水中……这些情况如果不是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是很难发现的。
五、询问和座谈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事先准备一系列问题,通过面谈、座谈和电话交流的方式得出结论。在长乐机场审计中,我们从不同视角,分别与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备采购人员等进行了座谈,召开了参与机场设计的民航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座谈会一次,召开了参与项目决策、项目建设、项目运营管理等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二次。他们的许多看法和意见,都对我们很有帮助。
例如,在与机场管理人员一次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机场周边农民过量抽取地下水养鳗,乱砍滥伐沿海防护林,以及焚烧稻草和招引鸟禽等行为,均对机场的生命周期及飞行安全存在着潜在威胁,间接影响了机场运营和投资效益的发挥。据此,我们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后,提出了机场下放地方后,地方政府应注重机场周边环境的保护,确保机场运营和航空安全的审计建议。福建省人大根据审计建议专门通过了《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保护条例》,并已于2002年8月起实施,审计取得良好效果。
六、问卷调查
效益审计需要获取多方面的大量资料,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料。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可有效获取与审计事项密切相关的资料,为审计分析和评价提供大量基础数据;同时,审计人员还可能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和线索。在长乐机场审计中,我们共设计了11套24张调查表,如业务收入对比表、经营成本预测表、闲置设备情况调查表、人员情况调查表等等。提出了涉及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实施过程,项目投入运营后的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共3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如确定机场吞吐量和建设规模是否考虑区域内交通方式多样化的影响?机场吞吐量预测的样本量的确定?立项决策过程中的机场选址如何论证?运营后航线的分布与开辟等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富有成效。
在外资审计处开展的造林项目的效益审计中,他们也采用了这个方法:先后设计了项目后评价自评报告、外债管理调查问卷、外债立项和执行情况调查问卷、效果效益评价指标统计表、效益动态分析表、林农调查问卷等表格问卷,对我们恰如其分地评价项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延伸跟踪
许多项目是由多个主体参加的活动,比如二桥公园和长乐机场项目均涉及建设、设计、施工、采购等诸多单位。而其中任一主体的行为,都可能对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造成影响。因此,效益审计时常需要对多个行为主体进行延伸跟踪。
例如,在长乐机场审计中,为了分析建设规模超标准的原因,我们对设计单位进行了延伸跟踪。长乐机场航站楼由新加坡某设计事务所负责初步设计,建筑面积约定为117000平方米。中南建筑设计院负责配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未按规定对新加坡设计事务所设计的航站楼建筑面积进行复核,由于两国建筑面积的计算标准不一致,导致实际建筑面积超出2万平方米。由于设计部门的工作疏忽,造成航站楼建设规模扩大约17%,相应增加投资1.2亿元,直接影响了投资的经济性和效率性。
八、趋势预测
为了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效益审计除了关注现时效益,还要考虑长远效益。有些项目,也许当前受一定因素限制而效益不佳,但从长远看,也许会逐步好转。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趋势分析方法,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比如,在这次二桥公园审计项目中,我们在对其开放5年来多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不是根据某一年的情况和数据)进行了趋势预测,同时结合与其他公园的比较,最后得出“可预期的将来无法实现保本经营”的结论。
又如,在长乐机场审计项目中,长乐机场2001年实际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仅是可研同期预测值的57%和52%,对此,我们并未急于做出结论。而是根据机场通航后的业务量实际递增率,对机场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2005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也仅能达到可研预测规模的42%和55%。在此基础上,我们做出了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结论,使审计评价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