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对策论文_周明艳

英语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对策论文_周明艳

甘肃省武威八中 733000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使得合作学习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探讨中学英语合作学习低效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低效现象 合作学习 反思对策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活动,改进学习方式,发展合作精神。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学生所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常用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但效果都不很理想,通过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及学习,并通过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及思考,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1.班额过大,难以管理。案例描述:笔者所在的学校,平均每班人数都在60人左右,小组学习互动形式一般分成两人或四到六人,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致使合作学习的小组数过多,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往往难以一一兼顾,大多时候致使随机性地叫一些踊跃表现的小组来展示,这样使小组的平均“闲置”时间较长,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小组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而个别小组气氛沉闷,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

反思及对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配合较好,表现欲较强的小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多,而一些小组成员因为参与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稍逊或基础薄弱,往往在无形中失去了发言表现的机会。久而久之容易挫伤这些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适当加以合理调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1)采用制约手段,进行合理调控。如每个学生限定一周或两周内回答不超过3次,保证每个成员的参与机会。(2)课前充分准备。如笔者在上八年级上册uint6 SectionB ,设计让学生谈论自己的new year’s resolutions,布置让小组课下提前准备,小组成员有内容可说,都比较积极,一半的学生进行了展示。(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2.缺乏指导,流于形式。案例描述:在一堂阅读课上,让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几个问题后,小组合作体现为学生们热闹地讨论、记录、评价、总结,教师只是低头看教案或来回踱步,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倾听讨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

反思及对策:部分教师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者是学生,而教师不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多元化的,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时还是活动参与者,在活动中深入小组当中,倾听指导。合作学习不是只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师在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适当把握活动的进程,不但使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有共同目标的活动中,而且有助于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时间不足,讨论仓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案例描述:在一堂公开课上,教师上的是八年级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谈论周末活动,并学会使用频率副词,教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Group work, Let students do a survey about Name Activities How often in the group, then have a presentation.这个活动设计较好,但老师只给学生留了2分钟时间,就马上进行小组展示,结果只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能较为流畅地表达,进行了展示,其他组基本还没记录好,老师就给范文读了一下,草草收场,进入到下一环节。

反思及对策:这个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极佳机会,但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等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或缺乏深度,或要求过高,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学习就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设计小组学习时,要注意以下方面:(1)精心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备课前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所提的教学目标,阅读教材,多看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2)利用教研活动,多向同课头的教师借鉴学习。(3)不拘泥与教学设计。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案设计,要根据课堂教学灵活地进行取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

4.问题不深,时机不当。现状描述:在教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时,当完成一些阅读题,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句子正误判断时,常采用小组讨论方式,总结由小组代表讲解,起初小组的参与性较高,但半学期以后,发现情况有所改变,笔者与一部分同学的座谈中得知这些题一部分同学能独立完成,甚至一部分同学把教参上的答案搬出来,而不去思考,所以这些问题对他们没有挑战性。

反思及对策:教师应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明确合作目标,把握时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探讨性,仅凭个人难以考虑周全,需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如何有效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基本理论内涵和特征的前提下,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应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4.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因此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做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论文作者:周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英语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对策论文_周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