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培养时代新人论文

弘扬“红船精神”,培养时代新人论文

弘扬“红船精神”,培养时代新人

●周 欢 周德刚

摘 要: 红船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始终一心向民,同时代共命运,走在时代前列。新时代发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把过去的历史与当前的现状、未来的发展有效联系起来,树立民族自信,培养担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红船精神” 中国共产党 中国梦 新时代

一、“红船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红船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

“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成果,要发挥“红船精神”对中国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对“卡夫丁峡谷”理论的设想为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引领人民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和消费、活动和精神在不同的人之间和在同一个人身上的分离,是劳动同它的对象以及同它那作为精神的自身分离”,先进的精神产品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具有能动的发作用。“红船精神”经过不断发展上升到理论,最终也会被广大人民掌握,形成巨大的力量鼓舞,最终促进社会有机体的联动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红船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应历史趋势形成和发展;“红船精神”源于传统,在中华优良传统中凝聚升华。古人云“临患不忘国,忠也”,古人有一片丹心报国的豪情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忘家的壮举,“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的强大精神指引下,不断发愤图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爱国人士,一心为民,与国家共命运。随着时代发展,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凝聚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三)先进知识分子是“红船精神”形成的引领者

“自‘五四’以来,没有哪一种哲学像马克思哲学那样如此长久而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也没有哪一种哲学被中国人如此深入地研究过,如此深入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以至最后成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1921年7月,一群平均年龄大约28岁的年轻人齐聚上海,秘密召开了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会议——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八月初,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这伟大的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船”上,形成了党章,选举了党的领导集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

(一)“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革命党的特殊历史地位,决定了要为“红船精神”永葆青春而进行许多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任务。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把阶段性的追求目标和正在做的事业相结合,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红船精神”是革命精神之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构建自身精神体系的历史自觉,把革命精神史和奋斗史联系,实现了逻辑和实践的同步。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刊》发刊词中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

(二)“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

我们要始终牢记为什么建党为什么入党,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走向哪里?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正式因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我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头脑,解决中国发展的一切困难。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人民,深入群众,与群众共患难。“红船精神”引领华夏儿女,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路,引领人民以自信的姿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把核心价值追求建立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是党优良品格的体现。“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自觉认识和总结,并利用规律,为人民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1)对财务冗余的研究细化到现金冗余部分,集中分析现金冗余与研发投入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现金冗余在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的作用,也充实了财务冗余领域的研究。(2)在现金冗余与研发投入关系方面探讨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高管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领域有关内部治理因素的研究,也拓宽了激励理论的应用范围。(3)进一步分析了高管在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前和行权等待阶段其通过控制现金冗余用于研发投入的水平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延伸了盈余管理相关研究在冗余资源与研发投入领域的应用。

(三)“红船精神”是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实践成果

①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M].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10:176

三、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的实践途径

(一)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要加强理论修养

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就要牢固根本,坚定信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决不能在精神上缺“钙”,要补足精神上的“钙”。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就要从根本上把“不忘初心”牢记心中,用科学的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维护公平正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把握客观规律。新时代防范风险,要求我们要有“硬理论”,理论坚定才能明辨是非,抓主要矛盾。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红船精神”,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观有助于我们减少错误,在多种趋向中抓主流,在多种关系中抓根本,以创新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回答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最终形成自己的精神理论,把“红船精神”与时代课题相融合,用实践创新推动“红船精神”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形成伟大精神的革命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有许多拦路虎、绊脚石,党领导华夏儿女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第一,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党,才能发展党,只有提升党的先进性,党组织出来的方针政策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和群众的愿望相结合。第二,加强党员的建设。党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保持党的自身先进性和廉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党员修养具有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如果党员不具有先进性,使得群众对党产生质疑,党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弘扬“红船精神”,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广大党员要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红船精神”是强大的精神支柱,鼓励中华儿女坚定信仰;“红船精神”是强大的文化力量,激励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要勇于创新实践

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弘扬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就为自己定了方向,方向明确才能脚踏实地的做事,不为各种浮躁的风气所影响,不为个人追逐名利而失去自己的本心。只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鼓舞人民群众,才能充分传承“红船精神”。初心是一种承诺,贯穿于党的奋斗史。“红船精神”是民族精神复兴的力量,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真诚爱民的思想,坚韧不拔的品质,勇闯新路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历史重任,在“红船精神”引领下,使华夏儿女在民族精神上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中国人民精神层面上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向功能,具有历史性、现实性、社会性,有助于激励个人立志报国,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引领中华儿女共同为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奋斗。

以翁昭村村委旁305省道公路为治理段,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在村民段某家房前、沿公路路基挡墙向翁昭大桥方向布置抗滑桩。

(三)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要增加党性修养

(4)沙三下砂砾岩储层位于盆地基底断裂发育部位之上,基底断裂的持续活动及其应力释放,对脆性的砂砾岩储层的物性改造起到显著作用,使其产生构造裂缝和小断层,断层近东西方向延伸。沿断层延伸方向应有较好的含油气性。

注释:

总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地谋求创新,坚定信念,坚定理想,不断努力奋斗,为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未来之发展上培养新时代的新骨干力量。传承发扬新时代“红船精神”,坚决破除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以创新的思维化解当前的主要矛盾。“红船精神”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红船精神”也随着新时代新方位不断增添着新的历史内容。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有理论的先进性。“红船精神”引领下的中国中产党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属性。“红船精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彰显了理论、道路和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以自信的姿态继续推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新的伟大实践。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红船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新时代华夏儿女自觉以新面貌担负承担“命运共同体”建设,与时代共呼吸。“红船精神”将永不退色,并随着时代发展增添新的历史内涵。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北京,2016:207.

③吴德勤.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M].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7:186-

④《红船精神问答》编写组.红船精神问答[M].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2018.4:58-

“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对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所学语言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推论、评价等的思维能力。”[1]帮助学生排除思维差异带来的干扰,真正实现语言的学习目标,高职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学的范围。创设语言与文化相交融的学习环境,培养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才能有效地实现语言教与学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 F0-0;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9)10-038-02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作者简介: 周欢(1993—),女,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周德刚(1964—),男,教授,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编:若佳)

标签:;  ;  ;  ;  ;  

弘扬“红船精神”,培养时代新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