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学的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不过,一直存在的学困生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应当大力关注,从根本给予其帮助。在学困生的心态和多方原因入手,找到好的办法,耐心地进行教育帮助,使其健康,阳光地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生。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与对策;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044-01
在初中这个阶段,对学困生的问题不能放任其发展,要多加重视,大力进行干涉。学困生在日常学习中,比较懒散,过度自由,抄袭作业,不理会教师的教导,甚至逃课,成绩一直是全班最低。对于这越来越严重的情况,教师要拿出大量的耐心和时间,寻找到最好的办法去帮助学困生。可能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定要坚持下去,用爱心去感化学困生,使其走向正确的学习之路。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产生的原由
(一)教学枯燥,学习兴趣不足
从语文教学中考虑学困生产生的缘由,主要是在授课中让其感到了枯燥,乏味。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吸引到学生,总是开小差,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教师授课时的态度严肃,缺少一些诙谐的语言,使课堂的氛围沉闷,不能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些无趣的情况,打击了学习的兴趣,时长一长就更加不愿意学习,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无法学习。
(二)家长监管力度不足
有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已经长大了,是一名初中生,不需要过多的监管。这使初中学生更加地放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像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依赖网络,休息不好,没有精神,对语文作业也置之不理等等。还有的家长是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与学生交流,也没能及时查看其语文作业的情况。更多的家长是对学生的溺爱,使其为所欲为,不听劝,养成了一身的坏习惯,像自理能力差,自私,更不愿意去学习语文,学习成绩排名最低,最终成为了学困生。
(三)教师没有一视同仁
语文教师通常都会特别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而且平时也会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赞赏。对于学习成绩一直低下的学生,总是冷眼相对,没有进行帮助,沉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心灵。教师没有一视同仁,使学习差的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抵触语文的学习。
(四)先天原因,失去自信
在初中学生中,对于不可避免的先天智商原因,也是产生学困生的一个原因。由于,教师对这类学生没有特殊关注,其情商不高,非常容易失去自信,没有学习语文的勇气。教师不能忽视先天原因,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提供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改变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对策
(一)教师阳光的评价,重拾学生兴趣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加上外界因素,很容易使其产生不好的学习心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还有在课堂上的交流或课间谈话,更多地了解到学困生状态。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这个特别情况,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尤其对于学困生一定要用阳光向上的语言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区别对待,当学困生有进步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使用阳光向上热情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身被关注和关爱。在有爱的评价里,让学困生渐渐重拾兴趣,愿意去学习语文,也很开心地配合教师的帮助。例如,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困生进行简单提问,将其融入课堂,引导其轻松地回答,并且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对其进行表扬。
(二)教师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努力
学困生在学校有初中语文教师的帮助,也家里也需要家长的督促,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要密切联系。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学困生在家里是否有所改变,同时也将其在学校的进步或问题向家长反馈。使二者及时掌握学困生的变化,从而能设计出更好的办法去引导其进行语文学习。学困生自身也会感觉到教师和家长对其的帮助,改变其不良的心态。
(三)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
初中生拥有了自身的观点和做法,由于都不趋于成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困生同样也是,而且其心态和认知更不成熟,反而比较偏激,所以教师要更好地走入其心灵,需要创造出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让语文教师更容易体会到学困生的心情,感同身受地去进行帮助。其实,学困生也是有尊严的,教师一定要对其产生歧视和奚落,才能更好地与其建立关系。教师可拿出大量的耐心和爱心,与学困生进行深度沟通,从感情、生活上去进行帮助,让其感到被尊重和认可,自然就与教师建立一起种和谐的关系。在学习中,可以对学困生的一丝进步进行鼓励,像一个默默地微笑和眼神,都能使其深受鼓舞。知道教师并没有因为自身的成绩差和不好的习惯,而被放弃,反而产生对教师的热爱,真正感受到教师是从学困生角度去进行考虑的,进而开始改变,学好语文。
(四)家长的陪伴与责任感,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生活中与初中生接触最多,要更好地去促进学困生的进步。因此家长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学困生做好一个榜样,才能让学困生听其劝,知道去学习语文。家长适当时需要对学困生进行约束,像控制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等等。家长在学生写作业的时候,主动放下手机,脱离网络,可以读书读报,让学生看到离开网络同样有事情可做。家长也要坚持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让学生看到家长与其一起努力,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促进了学困生认识到自身的情况,努力去改变,更好地学习语文。
结束语
学困生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而又困难的任务。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优秀生与学困生一起进步,做到整体的发展。还要从学困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考虑,用一颗热忱的心去触碰其心灵,耐心地帮助,与家长做好沟通,一起努力,使学困生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曾才秀.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J].考试周刊.2016(59)28-28.
[2]杨晓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小学教育,2012,(06).
论文作者:苏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学困生论文; 教师论文; 家长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情况论文; 作业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