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瞿亮

瞿 亮

浏阳市大瑶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浏阳 410312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B超引导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根据其问诊时间顺序,循序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20例,其中Ⅰ组采用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上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Ⅱ组、Ⅲ组分别采用中支、下支,三组患者所用麻醉药物均为左布比卡因,对比麻醉效果。结果:使用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的Ⅱ组患者,麻醉临床效果明显优于Ⅱ组、Ⅲ组,Ⅱ组起效时间也优于Ⅰ组、Ⅲ组,这两项Ⅱ组和Ⅰ组、Ⅲ组对比,组间差异P<0.05,其余组间对比P>0.05。结论:中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最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B超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肢体手术;麻醉方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该方法相对成熟,普遍用于上肢手术麻醉,为提高该方法的麻醉效率、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多数麻醉医师都会选用B超引导辅助的方式进行麻醉穿刺,但是在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又可区分为上支、中支、下支三种不同的方法,其麻醉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次研究选择60例需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以临床实践对比不同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根据其问诊时间顺序,循序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20例。其中,Ⅰ组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19岁-56岁,平均年龄(37.3±7.2)岁;Ⅱ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2岁-62岁,平均年龄(47.7±3.5)岁;Ⅲ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4岁-51岁,平均年龄39.5±6.7岁,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过对比,结果P>0.05,无研究价值。

1.2方法

Ⅰ组、Ⅱ组、Ⅲ组在手术前采取常规的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禁止进食,在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血压检查、心电检查、脉搏检查、呼吸检查、血液检查等,保证其生命体征处于正常状态,同时开放其静脉通路,给予其常规性吸氧。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均为“平卧”体位,头部略微偏向对面,以让麻醉穿刺部位充分的暴露出来,并采用常规方法对麻醉穿刺部位进行消毒[1]。Ⅰ组、Ⅱ组、Ⅲ组患者B超引导方法一致,麻醉医师利用B超探头,并将其引导至肌腱沟部位,选取患者颈部动脉开始循序扫描,扫描终点为胸锁乳突外侧边缘,在确认具体的穿刺位置之后,在B超探头外部的1cm处,用B超引导辅助开始穿刺麻醉。Ⅰ组患者采用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上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Ⅱ组患者采用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Ⅲ组患者采用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下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Ⅰ组、Ⅱ组、Ⅲ组患者所用麻醉药物均为左布比卡因(生产厂商: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70;规格:5ml:375mg),0.75%左布比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100ml),稀释后左布比卡因浓度为0.25%,在B超引导状态下观察左布比卡因的浸润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位置,直至患者神经丛完全被麻醉药物所浸润、包裹[2]。

1.3评价标准

观察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在麻醉后的表现,根据其表现区分麻醉效果,分为有效、显效、无效(有效:在施术的过程中,患者无疼痛感、无异常,手术正常进行;显效:患者在施术的过程中,感受到轻微的疼痛感、不适感,但手术可正常进行;无效:患者在施术的过程中,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感、不适感,手术无法进行),最终优良数=有效+显效。评价三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的麻醉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SPSS17.0对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表现数据进行对比、处理[4]。

2.结果

2.1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对比

Ⅰ组、Ⅱ组、Ⅲ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可见表1,Ⅱ组选用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周围注药阻滞麻醉,其有效数明显多于Ⅰ组Ⅲ组。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B超技术目前在麻醉穿刺方面已经得到了辅助应用,是为有效且可靠的一种辅助操作方法,但是在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多靠近上支、中支、下支来进行麻醉穿刺,让药物浸润患者的神经丛,以达到预期麻醉效果。B超引导对于麻醉医师的技术要求、专业度要求相对比较高,它不仅要求麻醉医师具备一定的图像学知识,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以通过B超的追踪控制针体的运动[5]。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上支、中支、下支三种不同模式下B超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三种方法的穿刺时间相等,但是中支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明显优于上支、下支,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39):235.

[2]刘翠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臂骨折手术中的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4):301.

[3]杨宝会.探讨肌间沟入路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饮食保健,2019,6(18):53.

[4]赵锦芳.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3):171-173.

[5]包劲.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8):8-10.

论文作者:瞿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瞿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