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就是让学生形成数学习惯,学生形成了数学学习习惯就学好了数学。
一、努力培养学生专心听讲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心听讲,教师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了解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有人把它比作“进入心灵的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学生是通过观察来获取思维素材的。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思维,没有正确而精确的观察,就不可能展开正确而深刻的思维。学生有良好的观察习惯,获取的信息就丰富多彩,并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数学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培养:首先是对观察内容的指导。比如,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对观察顺序的指导。如,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从中心向周围扩展看等。最后是对观察方法的训练。
二、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习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诸种能力”。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课本理应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凭借)。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不是教数学,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给学生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使学生会读数学课本,读懂数学课本,从小养成认真读书、仔细思考的良好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掌握公式、定理、法则及概念等,最重要的是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要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实践与应用,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离不开人的独立思考。只有勤于动脑、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掌握数学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的话不能太多、太直白,要留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孩子们充分感悟的过程。同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掘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特别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其次,要创设孩子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有条理地、清晰地与伙伴交流,在交流中感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去欣赏同伴思考的成果,以促进进一步的思考、交流。这样在交流中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产生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努力培养学生互动学习习惯
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努力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自由探讨时各抒己见,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要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与采纳。鼓励学生不懂就问,不会就想,敢于争辩,不人云亦云、迷信书本。让孩子们在问题解决中采集信息,提出假想、推理验证,增进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通过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孩子们在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展现自我,体验成功。
五、努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创新。其次是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的情趣。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通过书本验证或相互验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应用数学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论文作者:孙 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教师论文; 课本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