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突破: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融合与突破: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钱 伟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教育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地方政府、企业和相关利益者忽视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造成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割裂,使原本设想的经济效益非但没有实现,还造成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池州杏花村不仅自然属性丰富,而且有着独特的文化属性。在分析杏花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审视和反思杏花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寻找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进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融合;突破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个人或者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将一种文化进行开发或者营销,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新兴行业。这个产业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创造力”。

旅游产业的“创造力”,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效应,不仅为产业自身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发展动力,也因此丰富和提升了旅游品质,为旅游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可见,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可以实现融通发展和良性互动。这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融合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晚唐大诗人杜牧行春至此,写下脍炙人口的《清明》诗,让杏花村名扬天下。目前,杏花村已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等品牌。同时入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项目、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省级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力争到2020年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将建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市井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杏花村拥有独特的杏花村文化,应借助文化创意这一极具“创造力的”产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形成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高的文化品牌。本文在分析杏花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审视和反思杏花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为其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寻找突破口,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实验数据使用《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配套光盘中的一段30 s课文朗读语音和来自NoiseX92数据库的白噪声。测试路径为1 024点,其时域波形如图2 所示,卷积所得的两个近端信号如图2所示。

二、杏花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创意性产业发展需要创意型人才。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最需要的需要是长于创意、精于创作、动手能力强、谋于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创意人才。无论是“杏花村文化园”和“杏花村古井文化园”,还是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景区从基层的经营主体、旅游专业人才到创意人才等均存在问题。首先人员年龄40岁及以上比重较大,在教育背景方面,具有大学学历的只占到20%,再加上员工上岗后,景区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导致管理水平和接待水平较低,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欠缺。同时创意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

表1 杏花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调研及相关资料整理

三、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践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既是保护与传承杏花村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杏花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池州市旅发委2017年及本届政府任期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8年工作安排》的报告中,提出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主攻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2018年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推动“旅游+”文化,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重点围绕佛教文化观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古镇古村落和文化艺术创意等本地特色文化,建设禅修养生地、特色文化展示区,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将文化创意元素渗透到旅游产品中,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企业。

通过表2可以看出,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创意档次低、创新力度不够。目前杏花村广泛开展的杏花村文化旅游节、龙舟嘉年华、池州国际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公路赛等虽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严格来说创新性不明显,吸引的旅游者以池州市及附近城市为主,中远程游客有限。一些极具能展现杏花村文化的文化形式,例如诗会、观音会,还有一些池州非物质文化的戏剧,例如唱民歌、傩戏、黄梅戏、青阳腔等,并没有很好地挖掘出来,未形成产品的差异化,激发不了游客极大的旅游兴趣。

把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到旅游产业中来,赋予原有旅游项目和产品更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现代文化元素,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杏花村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思路,如“旅游+创意设计”的法国卢浮宫,“旅游+游戏”的杭州宋城等。这些文化旅游景点不仅为城市塑造了独特的形象,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杏花村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尝试发展影视基地、研学基地等。

无论是文化创意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实现产业价值是最终目的。实现了产业价值,才能进一步推动创意产业的投入,有了投入,产业价值的产生才有持续性。虽然杏花村文化创意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产业价值不明显。其核心内容仍主要集中在民俗艺术表演、旅游节庆活动等方面,其他的相关产业发展迟缓,通过表2看出,“杏花村文化园”除了收取门票外,相关产品产生的价值非常有限。而“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不收取门票,景区的收入一部分通过租赁游船、电瓶车、自行车观光等项目收取租赁费用,一部分通过租赁农垦用地、出售一些土特产品等获得有限的收入。种类单一的旅游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偏小,创意产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效应并不理想。

表2 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实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调研及相关资料整理

四、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困境

(一)文化内涵不突出

近年来,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抢抓皖南国际经济文化示范区建设和全域旅游等发展机遇,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在做好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等基础工作基础上,景区将地域文化与传统民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旅游节,展示杏花村景区的文化魅力,发展全域旅游经济。截至目前,旅游区接待游客量突破270万人次,实现了产品增值。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情况见表2。

文化内涵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要依托自身丰富深厚的文化优势,提升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附加值。杏花村包含四大文化,杏花村的“农耕文化”“江南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和“诗酒文化”。杏花村应把家庭体验、观光休闲及农业种植融为一体,围绕农耕文化,举办“春耕大典”等时令节庆活动,形成独特的农业文化旅游景观,再现杏花村古老深刻的农耕文化。其次,杏花村的整体布局应体现中国古民居缩影,展现中国古代村落文化,整体布局突出“村”布局的设计,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再次,大力开发乡傩、目连戏、青阳腔等民俗表演,以这些深厚的民俗文化为根基,展现出“古杏花村”的历史文化风韵。最后,通过以诗会友,借鉴时下流行的 “诗词大会”等形式再现杏花村的盛唐诗酒文化;通过围绕杏花村“四大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创意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体验需求。

(二)产业价值不明显

此外政府存在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监督不到的现象。如房地产行业、药品行业、建筑工程行业等,往往涉及到大量的金钱往来,各方存在严密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商业贿赂犯罪发生的重灾区。重点行业的经营者为了谋求优于其他同行者的经济利益,采用各种手段向政府机关实施贿赂。地方政府部门处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或者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商业贿赂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了商业贿赂行为。

(三)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缺乏

历史上贵池杏花村颇负盛名,自唐至清经历了千余年的兴衰更替,其胜景的营建主要在明清时期,后因战乱、环境及开发等原因村落逐渐荒废,但其蕴含的文化属性并未消失。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杏花村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目前,杏花村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杏花村文化园”和“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另一部分是池州市人民政府打造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本文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及载体,将杏花村文化旅游资源归纳为: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两大类,见表1 。

五、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突破

(一)深入挖掘杏花村文化内涵

因福音堂处于环境宁静的欧人别墅区,街道两侧广植悬铃木.经过百余年生长,树木形成天然的“景框”,观赏者视线恰可从中穿过看到福音堂钟楼,是为对景与框景手法的组合.两种手法相辅相成,丰富了前景,缓解了天空带来的空旷感,增添了景观的层次,同时也表现出青岛绿树红瓦的城市风貌.

(二)打造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全景产业链

看似凌乱的笔墨,点点是辛酸泪,满纸墨葡萄,一腔哀怨无人倾听。透过这一颗颗晶莹透彻的葡萄似乎可以看到五百多年前徐渭满腹忧愁,空有一身才华无人问津而独自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明珠暗投的无奈像一把利刃残酷地将徐渭扼杀在渡往梦想彼岸的扁舟上,满腔义愤化成颗颗明珠闲掷野藤之中。就这样,“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悄悄地走进了尘封的烟尘……

DDoS 统一管理平台应具备 15 个模块功能,包括资源管理、业务管理、客户管理、策略管理、攻击防护、数据采集、操作审计、能力 API、平台监测、计费、报表分析、权限管理、任务调度、用户自服务、系统接口等功能。另外,总部统一管理平台还需要和其他已有系统形成接口共同完成 DDoS 攻击的全面防护。

不仅如此,文化创意产业还可以延伸到旅游商品的开发中。目前,杏花村文化创意中的产品比较有限,有代表性的是杏花村十二景手信礼设计。其实,旅游商品包括的种类繁多,如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还可以考虑手机链、手提包、折扇、伞和T 恤衫等等。

同时,以节庆、节事和展会为发展平台,结合文化创意元素,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通发展,也就是“旅游节事搭台,文化经贸唱戏”。这种发展模式丰富多彩、参与性强,能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其中,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对文化旅游创意人才的培育和集聚

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延伸,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基础,融入创意元素的创意旅游产业。而人才是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创意旅游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在国外,旅游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经常依托当地的大学或相关职业学校进行。有些大学开设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达80多种。这就需要在培养创意旅游人才时将创意教育融入旅游人才培养全过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为创意人才服务的物理与信息空间。另外,引进专业人才同样是各国旅游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杏花村旅游区文化与旅游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培养和引进。

(四)采取跨部门协调协作机制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协作。总结奥运会的成功之处,无处不是在集中领导下跨部门、跨行业统筹、协调、联动的结果。目前,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各行其道的现象并不鲜见。为此,可以考虑采取由市级分管领导统筹协调,与创意产业相关的科技、经济、文化、城建部门与旅游管理部门形成稳定的协调机制,例如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促进科技项目、文化活动、创意园区建设、旅游项目实现联动,制定符合全市大局、各方利益诉求的执行方案,促进创意产业与旅游行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薛兵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通效应与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168-171.

[2]金 晶,谈家胜.贵池杏花村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探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1):10-14.

[3]王兆峰.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21-29.

[4]张建宏.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旅游人才培养路径研[J].商业经济,2015(7):68-71.

[5]张 建.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及其整合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09,2(1):76-81.

Integration and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of Xinghuachun Creative Cultural Tourism of Chizhou City

QIAN Wei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Education at Ch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izhou Anhui 247000,China )

Abstract :As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more often than not neglected by local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stakeholders in practice, albeit in this way can traditional culture be preserved and tourism gain new development, the gap between the creative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 makes impossible the expected economic benefits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even brings forth some negative social impact.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of Chizhou Xinghuacun, a tourist attraction with rich natural and unique cultural properties, and the practice of developing local creativ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 paper below surveyed and reflected upon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with a purpose to seek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y for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Chizhou Xinghuacun Culture;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Breakthrough

[中图分类号] F59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042( 2019) 11- 0088- 04

收稿日期: 2019-08-20

基金项目: 池州市社科联创新发展研究课题(A201814);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人文重点科研项目(RW2019Z0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955)。

作者简介: 钱 伟(1983-),女,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教育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旅游与旅游企业管理、导游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任利民]

标签:;  ;  ;  ;  ;  

融合与突破: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