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理科论文,初中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综合理科的开发已成为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许多国家在克服分科理科课程缺陷的种种尝试中,设计出了许多新的综合理科课程。到80年代,多数西方国家及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在初中阶段均开设了综合理科课程。
综合理科课程在某些国家又称“科学”科,其综合范围所涉及学科是密切关联的学科综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学科组合。从世界各国开设的综合理科课程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经典自然学科内部的综合。如生物学中的植物学与动物学的综合。
2.两门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之间的综合。如物理与化学的综合。
3.两门以上自然学科之间的综合。如物理、化学、生物、地学4门学科的综合。
4.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艺学之间的综合。如物理、化学、绘画及工艺学的综合。
5.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如课程的每个单元把一个主要的科学课题和一个重要的日常生活方面相联系。
6.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如课程单元设计综合生物、法律、英语阅读、写作、舞台表演算知识内容。
为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韩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文教部从1990年起便着手进行二战后韩国历史上第6次课程改革工作。本次改革将科学教育、电脑教育、外语教育及国际理解教育定为重点内容,尤其突出科学教育在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品格的朝鲜人”的重要作用。根据此次课程改革的宗旨,韩国文教部决定在初中阶段加强自然科学的教学改革力度,包括增加教学时数、“科学”科目不作细分,从而形成与西方国家接轨的综合理科课程。本文拟对韩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教育内容作系统介绍,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有所裨益。
一、韩国初中“科学”科教育的目标
科学科是使学生能经常对周围事物和自然现象产生疑问并进行探索,理解科学的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创造性思考力、合理的判断力的学科。初中的科学科是对小学学习自然科内容的深化和扩充,并为高中将要学习的科学科提供基础性经验。其具体目标如下:
(1)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灵活运用;
(2)通过探讨活动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并能在说明自然现象时加以运用;
(3)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的学习具有兴趣并进而培养要去研究的态度;
(4)要认识科学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韩国初中“科学”科教育的内容
1.内容体系(见文后表1)
2.各年级的内容
1年级
(1)地壳的物质和变化。要求理解地壳的物质和变化过程及地质时代的环境。
①知识:矿物,岩石,地表的平坦化作用,地壳变动,大陆移动,地层和化石,地质时代的环境和生物。
②研究活动:观察岩石,观察矿物;关于侵蚀和堆积的实验,观察化石。
(2)周围的生物。要求理解周围生物的种类,构造,生活方式。
①知识:种子植物,羊齿植物,菌类,藻类,脊椎动物,软体动物,变形动物,原生动物。
②研究活动:观察植物的构造,植物的分类,观察动物的构造,动物的分类,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物质的特性和分离。要求理解物质的特性,并利用特性分离混合物。
①知识:沸点,凝固点,密度,溶解度,分离种类。
②研究活动:测定密度,测定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蒸馏,天平使用方法。
(4)力和运动。了解有力作用时产生的现象,理解力和运动间的关系。
①知识:各种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合成和平衡,力和物体的变形,力和物体速度的变化,力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各种运动。
②研究活动:力的合成实验,力和物体速度变化间关系的实验,振动周期实验。
2年级
(1)物质的构成。要求了解化合物和元素的不同点,利用模型了解物质构成的规律性。
①知识:化合物,物质观的变化,元素符号,简单的化学反应式,火焰反应,原子,一定成分比的规律,分子,分子运动。
②研究活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观察火焰反应色,解释关于空气的体积和压力的资料。
(2)生物的构造和机能。要求理解植物和动物的构造和机能。
①知识:细胞的构造和机能,根、茎、叶、花的构造和机能,水和无机养分的吸收和移动,光合性,营养素,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和气体交换,废物的排泄,刺激的感知和反应,神经系统,健康。
②研究活动:观察细胞,观察根、茎、叶、花的构造,蒸散作用的实验解释和讨论,关于健康的资料。
(3)大气和水的循环。要求理解大气和水的循环及大气的变化。
①知识:太阳辐射能量,地球的辐射平衡,大气的构成,湿度,蒸发和凝结,云,雨和雪,气压和风,气团和电线,天气预报,韩国的天气,海水的成分和海水循环。
②研究活动:辐射平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云的发生实验,解释气象图,测定湿度。
(4)电和磁。要求理解欧姆定律、电流磁场和热作用。
①知识:电的产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阻的联结,电能和其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磁场中电流所受的力,电磁力的利用。
②研究活动: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实验,电流产生的磁场实验,电磁场中电流的受力实验,电流计和电压计的使用方法。
3年级
(1)功和能。要求了解功和能的关系,了解能量的转换和保存。
①知识:功的原理,功率,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力学的能的保存,热和力学的能的关系,能的转换和保存,能的利用。
②研究活动:关于能的转换的实验,对能的利用的调查。
(2)物质的反应。要求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特性,酸和盐的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①知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子,电离子的反应和检出,酸和盐的性质,指示剂,中和反映,酸性土壤的中和,电子移动产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②研究活动:观察电离子反应,酸和盐的中和,酸性比的酸度测定,推理金属的反映性顺序。
(3)遗传和进化。要求了解细胞分裂,生殖和卵生,遗传规律,进化。
①知识:体细胞分裂,生殖,受精和卵生,遗传规律,突然变异,人类的遗传,进化的证据,进化论。
②研究活动:观察体细胞的分裂,有关遗传实验的资料,调查人类遗传的性质。
(4)地球和宇宙。了解地球和其周边天体的特性和运动,明了宇宙的广阔。
①知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月亮的公转和月象变化,日蚀和月蚀,潮汐,行星的运动和特性,星的距离,亮度和颜色,星团和星云,银河和宇宙。
②研究活动:测定地球和太阳的大小,解释关于行星相对轨道的资料,关于电灯的温度和颜色的实验,时差实验。
(5)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要求理解环境和生物间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①知识:环境要素,环境和生物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的平衡,人口问题,资源的利用,自然保护,宜人的环境。
②研究活动:关于环境给予生物的影响的实验,解释有关生态系统平衡的资料,关于宜人的环境的讨论。
三、简单的评价
韩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将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自然现象的兴趣及好奇心和科学地解决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上。
学习指导则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在与学习者的经验密切相关的环境中具体地学习主要的概念。通过对自然的直接性的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探求活动,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则的同时,通过了解科学对技术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理解科学和实际生活的关联性。
课程内容体系是多门自然学科综合模式,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地理、天文、气象等多方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其年龄可接受水平上,形成对自然界复杂现象的整体认识。
各年级的学习内容要求由知识点和研究活动两个层次组成,这种课程设计使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复杂的自然规律。
应该指出的是,韩国初中综合理科课程从总体内容体系上看,还缺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明确的线索和统一思想,知识之间还存在知识相互独立、割裂的弊端,未能充分体现综合课程的整体优势。
综上所述,韩国初中的科学课程经过战后6次课程改革、逐渐形成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要求的科学教育模式。虽然还存在科学问题与社会思考之间的有机融合,但其教育的理念和教育内容体系的整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理科课程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
表1:韩国初中“科学”科教育的内容体系
年级一年级
二年级三年级
物理 ·力和运动 ·电和磁 ·功和能(量)
·力的大小和方向·欧姆定律
·功
·力的合成和平衡·电流的作用 ·力学的能的保存
·力和物体的速度变化·电能和其利用
·能的转换
·能的利用
化学 ·物质的特性和分离 ·物质的构成 ·物质的反应
·物质的特性·化合物 ·电解质、电离子
·混合物的分离 ·元素
·酸、盐
·物质的构成和规律性·氧化、还原
生物学
·周围的生物·生物的构造和功能·遗传和进化
生态学
·生物的构造和生活方·植物的构造和功能·生殖和卵生
式·动物的构造和功能·遗传规律
·植物的分类·健康
·自然环境和我
们的生活
·动物的分类 ·生态系统的构
成和平衡
·宜人的环境
地理学
·地壳的物质和变化 ·大气和水的循环 ·地球和宇宙
天文学
·地壳的物质·辐射·地球的运动
天象学
·地表和地壳变动·大气和水、海水 ·地球、月亮、太阳
·地质时代的环境·天气·星、银河、宇宙
·资源的利用
生物学
物质,植物的构造, 火焰反应,植物 电离子,细胞,
地质学 动物的构造,原生
的器官,细胞
分裂
动物,矿物,岩石,
化石
生物 植物,动物 元素
物理、地 温度质量,气体的体地球和太阳的大小
质、天文
积湿度
物理、生 力,运动,物质的分 欧姆定律,电流 能量,酸,盐,细
物、化学 离,地表变化的作用,蒸散 胞分离,环境和生
作用,辐射
物
气象学、
体积和压力,健遗传,生态系统的
生态学、
康气象图 平衡,行星的轨道
物理、天
电能的利用能的利用,遗传的
文学、生
性质,星的亮度
生态学
健康 宜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