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产业管理的对策_艺术论文

我国艺术产业管理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5)01-0109-0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生产力喷薄而出,成为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部类,其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但综合其规模、素质、投入以及运作等方面来看,我国艺术产业的发展仍严重滞后于国际艺术产业。同时,艺术体制改革也正在向纵深发展,面临的困难与矛盾成为艺术产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中国实情,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与发展艺术产业管理。

      一、审美先行:艺术产业管理之基石

      我国艺术产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是与艺术产业发展现实不相匹配的产业观。这种不匹配体现在:在艺术产业发展管理中,对于审美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平衡总是有失偏颇。近年来艺术产业的热发展以及产生的强大经济效益一度让人们产生了错觉,即艺术产业的目的就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一错觉使艺术产业管理陷入困境:要利润还是要审美,抑或两者都要?如何兼顾两者?这都成为艺术产业管理首当其冲需要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是: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艺术产业也是一种特殊产业,它通过产业化运行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同时,审美不可避免地进入艺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艺术产业管理必须要廓清的概念是:艺术产业运行的直接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艺术产业的终极目标仍然是社会效益的实现,即通过艺术和审美的途径交流思想、传播文化,为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因此,审美先行成为艺术产业管理的基石。

      当下社会中存在的“趋利”心理必将使艺术产业陷于“审美”与“实用”的尴尬境地。西北师范大学王建疆教授认为:当代艺术产业化应遵循艺术生产的辩证法,既要生产,又要私密;既要规模,又要个体;既要数量,又要质量。艺术的产业化将在审美与实用的夹缝中生存,在艺术原创与仿制中生存……艺术的产业化是美化生活的需要,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前提。如果没有艺术的产业化,审美的日常生活将无所依托……可以说,艺术的产业化将是艺术、生活、审美的联姻。[1]15在两难的尴尬境地中,“审美”依然是必要的,且应当处于“优先级”的地位,这一方面维护了审美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审美与其他因素的兼容或是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艺术产品的生命力,从而达到价值最大化。李波在《中国当代艺术产业现状分析》中谈到:艺术产业应以艺术的审美性及其内在逻辑的维护作为前提……产业化艺术的生产应遵循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结合的审美优先性原则。艺术家要始终处于艺术产业的中心,根据情感逻辑关注社会民生、展示人类的思维困境、批判或建构现实、表达人类最为微妙的情感等。当艺术家把其观念的表达具象化和物质化后,借助出版、印刷、拷贝等纳入工业生产体系,市场营销机制才开始发挥其价值转化的作用,通过规模化的经营将艺术产品的商业利润推至最高。这样,通过维护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生产不仅带来了经济产值的提高,而且发展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物质力量。[2]23—24因此,即便是在产业时代,审美共通性依然成为贯穿艺术生产、流通与消费领域的核心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艺术自身的生态建设,是艺术产业管理的核心职责,因此必须调控艺术产业的商业利润追求与高品位艺术创作的关系。近年来艺术的热发展使得艺术产量与艺术产值产生了不平衡,艺术品的社会分享率与社会影响度偏低,中国艺术供求之间的不平衡,即“客观可得的文化产品已经大大超过了社会的任何一个成员的吸收能力。”因此,未来艺术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质量的提高要靠审美性的体现,正如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评,当审美异化之时,批量的、理性的、商业性的生产就会对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因此,审美性仍然应当成为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内核。

      因此,无论如何,也无论艺术产业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要其仍然是“艺术”,就不能脱离“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一真理,其社会功能始终都是以审美价值作为基础的。生产是如此,消费也是如此,人们对产业化的艺术产品消费的并不是它的物质形式,而始终是由这种物质形式所承载的精神内容。倘若精神性(即审美性的一个方面)缺失,艺术产品的生命力与持久力也将不会维持良久,这在艺术产业中已有诸多佐证。商业化或产业化的运作只是一种手段,而并不能成为艺术产品保持生命力的唯一手段:好莱坞电影屡次获得奥斯卡奖项的根源在于其影片的精神内核,运作只是辅佐;中国诸多文化产业园的失败与空落也彰显了审美内质的缺失;少林产业的磅礴气势是因其厚积薄发的文化内质……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早已向我们证明:审美因素在艺术产业管理中是必要且极其重要的。只有认清楚这一点,才有可能继续探讨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及管理未来之路的其他具体问题。

      审美先行原则渗透在艺术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中。艺术创作作为艺术产业管理的初始环节,坚持审美先行的原则,确保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才能带动后期的一系列价值链增值过程。如果艺术作品缺乏独特的审美价值,即使在一时之间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或其他方面的娱乐需求,也只能沦为一般性的产业经济活动,无法通过后续的环节再继续创造价值。这就要求艺术创作者坚持创造性的智慧,彰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的独特理解,同时,还要对大众消费者所认同的“普世价值”有所了解,如果能够将这种“普世价值”内化为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一部分,则会在无形之中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制作是在当代艺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艺术创作相区别而成为独立的产业链环节的产物。它的中心词即是“批量生产”与“再加工”,具有极其典型的产业发展特征。在这一环节,无论是对需要进行再加工或再生产的艺术品的选择上,还是技术化处理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上,都仍然要遵循一定的审美标准。例如一部制作精良、内涵丰富的电影作品,在宣传片制作环节如果没有很好地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理念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就极有可能会影响这部作品的宣传效果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在艺术产业的流通环节,各种艺术商品中介机构和团体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一环节最为复杂,原因在于各种艺术商品中介机构与团体类型众多,流通的渠道也逐渐多样化,它们所持有的审美标准和在艺术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例如作为博物馆和作为画廊的艺术品中介机构在运营方面尽管有较大的区别,但仍然离不开以“审美”为中心:博物馆的艺术作品主要用来参观欣赏,获得审美愉悦;画廊的艺术作品主要用于交易、收藏,但交易、收藏的原因是购买者认为该作品因为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而具有升值或收藏的价值。李万康在《艺术市场学》中指出:艺术商品的价值包括多种形式,有审美价值、文物价值、访问价值、投资价值、收藏价值、装饰价值、教育价值、诠释价值、纪念价值、宣传价值、公关价值、符号价值等多种,因需求动机的不同,而具有多重价值与功能,但审美价值仍然是当仁不让排在第一位的价值。[3]72—74

      

      艺术消费本身就是人类特有的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审美活动,它不仅是艺术产业中艺术生产的归宿,也是消费主体提升自身审美能力、构建精神价值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艺术消费的途径越来越多,消费方式也变得越来越便捷,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艺术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当艺术消费的途径变得多样而便捷,艺术产业就培养和拥有了更多的消费者,并且消费者的审美修养将在频繁的消费行为中获得提升,反过来会提升艺术生产中的审美水平与层次。由此可见,在从生产到消费这一循环系统中,审美始终作为最为重要的因素,不仅在每一环节占据重要比例,而且作为一条主线,将艺术产业串联起来,使之良性循环,如图1。

      二、政府引导:艺术产业管理之顶层设计

      长期以来,文化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被过度强调,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制约我国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的过多管制与参与制约了艺术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部门的产业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余斌在《入世后政府产业管理的定位和走向》中谈到:首先政府产业管理的重点是强化宏观调控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产业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公平竞争,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再次,政府对产业的保护,一是要有选择、有限度、有时间性地保护国内重点产业中的幼稚产业,二是重点实施“前期支持”。[4]43因此,概括一下,政府在产业管理中的作用基本上有三个:一是宏观调控与服务;二是政策制定;三是保护与支持。综合起来,这三个作用可以概括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化解了我国多年以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学界与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市场在本质上是排斥政府的,这只“无形的手”应当按照经济规律有序运行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只是一种完美的设想,历史早已证明了市场有失灵的时刻,此时,政府调控便会起作用。但这种做法遮蔽了政府所能起到的另一作用,即培养与激励市场的作用。艺术产业管理应当遵照产业经济的规律发展与运行,但市场是需要培育的,政府提供公共艺术服务即是培育市场的一个有效途径。公共艺术服务应当包括提供公共艺术产品;确保艺术服务机会均等;向社会成员(包括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健康向上、公平合理、运行高效的艺术环境(包括艺术氛围和市场环境)。这些举措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培育受众成为艺术产业的消费者,刺激市场需求,这样艺术市场才能够繁荣起来。

      西方学界和政界流行过“大市场、小政府”的思潮,小政府的倡导是:政府之外的广阔天地统统交给市场调节与社会自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现状,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型,发生在20世纪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态度从放任转为干预,对社会公益与保障的投入从被动转为主动。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说:“最好的政府是管制最少的政府,这完全正确;但同样正确的是:最好的政府也是提供服务最多的政府。”[5]B14与“小政府”相反的,是“大政府”概念,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各级政府不仅把握着整个经济命脉,而且渗透了每个经济细胞,这就是计划经济。历史证明:尽管计划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截止到1980年代,中国、苏联的计划经济被证明是失败的。1980年代以来的市场导向改革的成功,助长了“大市场、小政府”思潮的流行与泛滥。

      但现实仍然会给人深刻教训。1980年代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欧美国家陆续地推进国企民营化,取消或放松市场监管,市场的种种失误以及危害一度被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人抛到了脑后。直到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导致了世界经济大衰退,学界和政界才重新来审视“大市场、小政府”的尺度问题。究竟应当保持一个怎样的尺度,才能保持平衡?“有限政府”的概念登上历史舞台。

      “有限政府”是对大小政府争论的一种平衡。这个概念意味着作为公共权力的行政机构要明确界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大包大揽,但是也绝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有限政府不仅意味着不能大包大揽,在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地方应当有所不为,在该管、应管的地方应当坚决有为、有大作为,同时还意味着要以法律形式界定政府(作为管理者)和企事业单位(作为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规约双方的权利、义务,不能单方面为所欲为。

      有限政府的特质契合“顶层设计”的内涵。有限政府既要从全局视角出发,又要对子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来说,在艺术产业管理中,有限政府的职能定位应当是:提供公共艺术服务、宏观调控艺术经济、消除艺术产业的负外部性以及维护艺术市场秩序。

      有限政府应当成为艺术经济的宏观调控者。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现有的艺术几大门类分属不同国家政府机构管辖,因此,作为宏观调控者,首先应当理顺自身内部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效统一的主体,先将“条条与框框”的关系梳理好,将管辖艺术几大门类的不同国家政府机构的职责范围梳理清楚,再开始行使职权。第二,有限政府对艺术产业要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经验管理向依法管理的方向转变,鼓励各类艺术企业扩大规模、发展壮大,进而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与竞争力的艺术产业集团。第三,有限政府要认真组织制定和实施艺术产业发展规划,在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有所侧重。第四,有限政府应力主加大艺术产业管理国际间的交流,加速艺术产品的国际流通,扩大市场,并学习西方国家艺术产业管理的经验与先进做法。第五,有限政府应充分利用法规政策的力量,为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结合当下,在我国艺术产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的一个关键性动作是加快推进艺术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机制的创新,要将外部体制改革与内部机制改革有效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后一系列如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与体系的建设,推进金融进入艺术产业的力度与制度保障,继续推进与艺术产业发展与管理中亟须建立或迅速发展起来的相关行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改革之后的艺术团体或组织给予相应政策或支持依据,确保管理体制改革良性发展。

      三、行业自主:艺术产业管理之内部整合

      行业协会在艺术产业管理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艺术产业较为发达的美国、英国,其行业协会在艺术产业发展进程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文化艺术领域活跃着许许多多的各种行业协会等民间文化组织和机构,美国联邦文化机构及各州和地方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帮助行业协会制订自律公约来对它们进行管理和制约。这些协会多数制订有行为准则之类的自律条约,如《全国广播业者协会》就制订有行业的《道德准则》,这些协会还代表本行业对美国国会、联邦政府、甚至法院进行游说活动,在立法以及政策的制定方面加以影响。这些行业协会还负责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对美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35英国的艺术行业协会也是如此,英国是三层文化管理体制,其中,各种行业性的文化联合组织是其中重要一层。政府与非政府公共部门、各种行业性的文化联合组织之间形成横向的“水平分权”,水平分权指的是在政府与各级艺术和文化机构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协定,并在二者之间设立边界,通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不断互动来管理文化资金和文化项目的运作。例如非政府公共部门是直接管理艺术、电影、遗产乃至博物馆的大量非政府组织,由非政府公共部门负责政府文化资金的开支、文化项目的分配、选定资金和项目的受益人群。[7]107—109

      行业协会应当起到怎样的作用?从整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完成了“小政府、大行业协会”的结构布局,这正是行业协会应当起到的作用。具体来说,行业协会所起的作用应当分为外部作用与内部作用。其中内部作用包括:(1)会员间的相互沟通;(2)企业与企业的联盟;(3)规范企业行为,实现行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4)成为企业服务的中介: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市场服务、咨询服务。外部作用应包括:(1)政府与企业的桥梁;(2)维权作用;(3)规范作用。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为例,这个在1988年即建立的协会最初称为中国演出经历家学会,1990年改为中国演出管理家协会,1993年改为中国演出家协会,201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其主要业务是:组织演出行业市场调研,向政府部门提供行业建议;组织实施演员、演出经纪人等演出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开展演出行业技术、服务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制订行业自律规范,调解会员因演出活动发生的纠纷;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组织演出从业人员开展业务交流、业务培训、行业评比和项目推广活动;组织国际国内演出行业交流活动;举办中国国际演出交易会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事实上,协会在成立之后的这些年里,在促进中外艺术交流、剧场等级评定、演出安全资质评定、培养演出经纪人等诸多方面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北京演出协会为例,2009年,协会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在当年3月、10月组织了北京地区第七、八期演出经纪人执业资格的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两期培训班共有近1000人参加了培训。很多初次参加培训的民营企业、个人学员反映,他们获得了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合同法》、《演出营销》、《经纪人实务》、《涉外演出及大型活动概述》等相关演出知识的一次系统学习机会,使他们对演出制度框架与企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有了概要的了解,甚至许多外地从业人员也前来报名参加培训考试。与此同时,北京演出行业协会还进行了演出经纪人资格年审工作,有近200人通过了年审。[8]

      

      图2可说明行业协会在艺术产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履行许多政府和单个企业无法承担的职能。在上图中,它是连接国家(政府)、产业自身(企业)、市场的纽带,通过对内和对外作用进行调节。首先,它对于政府有着重要意义,是对政府职能国家权力的重要补充。作为现代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载体,行业协会的有效发展将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手段从传统的“市场”或“国家”单级治理模式转向“市场调节——协会调节——国家调节”的三元模式,从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政府成本,优化国家治理经济的手段。行业协会必然应当成为国家与市场的桥梁,市场的自我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力量,这个中间力量确保两者之间的平衡。行业协会可以利用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权限向国家提出建议,为行业的发展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制度、政策和环境。行业协会也可以利用事先约定的规则对协会内部成员进行调节,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这样一来,国家、行业协会、产业自身与市场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系统的运作效果。

      尽管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与管理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根据目前的现状,我国艺术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依然存在许多缺憾。例如发展不平衡,体制内的行业协会较多,体制外的行业协会较少,且各地区发展相当不平衡,重复设会现象比较多,行业协会也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发展艺术产业行业协会?第一要加快观念转变,减少体制内行业协会,维护行业协会的独立地位,在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建立起真正平等的合作关系概念,行业协会要在人、财、物方面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政府部门则只对行业协会进行监督指导,不得干预行业协会正常事务,行业协会应当拥有行政自主权。第二是要对现有的艺术产业行业协会进行清理,规范管理,扩大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并切实赋予行业协会应有的职能,这一点在行业协会的内外部作用中已经表明。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行业协会的资金与人才缺失以及流失问题。政府应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给予行业协会经费上的支持,例如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在建立信息平台、研发、开拓国际市场和组织反倾销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或将一部分职能转给行业协会,并支付报酬。由于行业协会为民间非营利组织,因而,应由行业协会自主决定会费等事宜,给予充足的自主权,同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与社会对其进行捐赠,为其长期有益发展提供政策引导与保障。另外,针对艺术产业行业协会人才流失与缺失问题,一方面应由政府加大对我国非营利机构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支持,另一方面,行业学会内部也要不断探索改革方式,吸引人才。第四,强化艺术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包括规范行业协会的筹建方式、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艺术产业行业协会才能够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艺术产业发展的层级式、多样化管理才得以真正实现。

      四、创新人才培养:艺术产业管理之核心要素

      管理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甚至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也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作为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人”的培养,成为艺术产业管理的核心要素。

      艺术产业管理人才不止是人们自然联想到的如经纪人、星探或是幕后工作者,它包含在艺术产业或艺术产业管理的各个组织中:国家政府机关、各层级官方机构、企事业单位、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机构。我国对于艺术管理的人才需求非常大,据资料介绍,2005年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学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在31名毕业生中,除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外,100%留京就业。北京人艺吸收了4名毕业生,中国儿艺、中央芭蕾舞团都聘用了该系毕业生。目前,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有研究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员100人左右。两届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毕业的学员已经分布在国内重要的美术馆、拍卖行、画廊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工作,逐步成为艺术市场与行政管理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和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我国艺术产业管理人员从整体而言,仍缺乏应有的职业素质与道德水准,严重制约了我国艺术产业的发展,也成为艺术产业管理的瓶颈。在学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尽管已有多所艺术院校与综合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及相关专业,但由于培养理念的含糊、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和师资力量的薄弱等各方面因素,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继续整合与完善。

      艺术产业管理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几种素质:(1)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艺术产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领域相当多,并非是简单的艺术加管理,因而,光具备艺术专业知识与管理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这其中还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光有扎实的艺术专业基础,但缺乏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那么,更适合成为一名艺术家而非管理者,而光具有经济、管理、社会、心理等知识,而不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与艺术鉴赏眼光,则仍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管理者,艺术专业基础的独特性注定了艺术产业管理仍要以“艺术”为主体。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是具备以下列举素质与能力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人很难天生具备或靠其他途径来培养一种能力或素质、视角。(2)开阔的文化视野。艺术是历史的、文化的产物,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表现人类的情感。因而,艺术产业管理人才一定要具备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所谓文化视野,是指人们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分析和总结现实中的各类问题所涉及的认知范围。艺术产业管理者不仅要熟知人类发展的历史,还要对艺术史、文化史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能够从历史的、文化的视角看待与分析、处理艺术产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传统民族艺术产业开发与运作的过程中,如果不尊重历史,无视其文化内质,即会使其丧失最为本真与吸引力的艺术因子,对其的开发也不可能成功。(3)现代化的产业意识与开拓创新能力。所谓产业意识就是一种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同时也是一种发展意识。因此,在艺术产业运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和艺术产业发展的需求,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建立、健全与遵守完善的艺术管理规章制度,用规范的管理方式、高效的管理机制,为艺术产业发展与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产业意识同时也是一种盈利意识,艺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是一个扩大再生产的循环过程,它可以通过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补偿自己的消耗,获得巨大的盈利,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开拓创新意识是艺术产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素质,如果固守陈念,则艺术体制改革无需进行也根本无法进行,艺术发展也停滞不前,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仍维持各自为政局面,艺术作为文化的生产力将无法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因而,所谓开拓创新意识是指在艺术产业发展与管理中,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探索形式创新,不断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开拓思路完善艺术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以便艺术产业获得更快的发展,艺术产业管理更加科学完善。(4)交际与沟通技巧。交际与沟通技巧是各行各业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艺术产业管理者也不能例外。以上所提三项基本素质其实也已经包含交际与沟通技巧,例如产业意识、经营头脑、开拓创新意识中都有所包含。艺术产业管理的性质决定了面向市场的管理者应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脉网络,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作品,逐步拓展市场渠道。同时,管理人员要善于沟通,听取其他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团队精神,通过平等交流取得团队成员的互相信任,形成一支具有开拓意识、互帮互助、关系融洽的团队。

      五、发展艺术金融:艺术产业管理之支撑

      “艺术金融”是个崭新的合成词,它意味着艺术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完美对接甚至融合,也是艺术产业管理的重大主题。“艺术与金融的联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层面上艺术与金融的资本转换为entity,也是一个社会文化层面上金融影响艺术或者艺术制约金融的跨领域合作流通问题,乃至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上促进金融体系革新、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长远规划问题。”[9]106“艺术金融化时代”的开启以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股票、艺术品交易、艺术品市场指数等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为标志。短短几年时间,艺术金融已经进入了初步繁荣期,金融机构不断对艺术产业抛出橄榄枝,各大银行纷纷推出艺术品投资产品、艺术银行与文交所的出现,使得艺术金融行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

      然而,放眼望去,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艺术金融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而欧美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外艺术金融存在“鸿沟性的差距”:我国的艺术金融产品比较单一、艺术基金多是短期投资、收藏方面缺乏投资意识、艺术金融机构服务内容不全面、各类文交所投机取巧现象比较多。究其原因,仍然在于发展时间尚短、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导致艺术金融产业发育的环境不成熟,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滞后或缺失,艺术产业与金融对接所需的艺术品鉴定、艺术品经纪、艺术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缺失[10]。因而,我们应当很清醒地认识到,艺术金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发展要经历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尊重发展的规律性。因此,要加强我国艺术金融的战略治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艺术金融“产业”观。艺术金融产业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必然结果。[11]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艺术与金融的对接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支撑与基础,只有以产业化的理念发展金融,才可能对应或是适应我国艺术产业的发展。而艺术金融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业态,除了具有金融产业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特性,这主要来源于艺术产品在生产、流通与消费链条中的独特性。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艺术金融产业观,才能使艺术产业管理有据可依。

      第二,从国家与政府层面而言,仍应遵循“有限政府”的原则,利用政策导向,搞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王西京曾提出艺术金融产业的顶层设计应围绕四个关键点开展:一是金融体系,二是艺术品市场体系,三是艺术金融的对接交易体系的建设与专业化的运营,四是环境特别是风险意识的培育。[12]25就具体操作而言,政府一方面要坚持从全局角度出发,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还要对政府各机构职能进行统筹协调与科学安排,使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并尽快推进相关保障体系的确立,利用科学合理的政策为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培育优秀的艺术金融人才。人才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中最具活力、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要素,也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虽然才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人才的需求水平及层次并不低。当下中国,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快对艺术金融人才的培养。同时,艺术金融人才的培养还需注意协同创新,即应由国家文化市场管理部门、金融界、美术市场界、学术界联手打造艺术金融人才培养平台和公共研究平台,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基础。李亚青、西沐在《我国艺术产业与金融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文中谈到:艺术金融产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围绕“谋”、“融”、“投”、“管”、“退”、“育”等几个方面考虑与展开[13]。随着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逐步做大、做强,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人才不仅只是一支才华横溢的队伍,更应是一个具有多元性、多层次、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系统,对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前途起着枢纽和调控作用。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艺术产业管理的主要元素。审美先行体现了艺术作为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质,政府转变职能是艺术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也是艺术产业管理的顶层设计,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则是实现产业内部管理的必要途径,创新人才与金融产业的对接则是始终串联在产业发展与管理中的两大核心要素。这五个要素包含着丰富的子要素与内涵,仍然需要进一步做更为细致详尽的研究,才能指导我国艺术产业管理的良性运行。

标签:;  ;  ;  ;  ;  ;  ;  ;  ;  ;  

我国艺术产业管理的对策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