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王建工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但是其中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工程质量是每个建筑单位都应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讲述了质量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是在质量方面组织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显然,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好坏。只有不断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水,才能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1.2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并积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才能建造优质的工程。通过提高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开发,强化工序控制,有效保证工程质员。
1.3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要求;通过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培养一支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有精湛业务技术水平的员工队伍,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常见问题
2.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施工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80%以上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知识。比如,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如果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麻痹思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佩戴安全带无关紧要,结果往往因此导致自己甚至对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另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野蛮施工。如:非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工人在脚手架上作业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以及不佩戴安全带,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高空拆架拆模,架杆、模板往下乱扔,砸到地面施工人员造成坠物打击死亡。
2.2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 投入的物料面广量大, 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实际工作中, 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 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 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 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 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
2.3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漏检。事实上,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2.4建筑市场管理有待改善
当前,在建筑业时常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没有安全管理的经费。一览,建筑文库一些公司在中标后,将工程层层分包给有关的专业施工队伍,甚至有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在中标后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因此就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安全管理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施工现场安全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涵盖人员、脚手架、防护、临时用电、机械、支护、环保、环境卫生、消防保卫等各个方面,且贯穿于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涉及参与施工建设的各个专业。安全管理机构被合并、安全管理人员被精简,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知识知之甚少,既不能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专职安全员的职责。
3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实施以后,管理重心下移,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关系,成为推进项目管理的必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其目的是发挥项目短小精悍的优势,使企业从全面干预转向行使决策、监控、协调、指导、服务职能,保障项目经理顺利地行使其职权,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推进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3.2组建优秀的管理组织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加强项目的内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加强项目管理首先是建立一个能打硬仗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配合默契。加强项目管理,就是要坚持施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其次是要求每个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要编制项目管理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分包监控体系和经济约束体系,把工程项目质量落到实处。
建立一个精兵强将的管理班子,是每一个建设单位营造更高利润、打造和完善健康发展路径的基础。内行的管理人员从何而来?从基层而来,从基层一步一步实干而走出来的、有经验的、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德才兼备的年轻管理者群体中来。实施现场管理远远区别于办公行政管理,现场管理是一个多社科、多专业、多门类的复合型管理场所,没有一定的现场管理、协调、防御经验是无法胜任在众多经验丰富的被管理者当中去管理他们的光荣任务。
3.3运用科学的施工方案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有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投资计划的调整或投资概算失误,有的由于各阶段建设时间方案不合理或时间控制失误等,导致建设设计方案调整,打乱了整个建设施工方案,给现场管理制造了不必要的烦琐事项。加强前期的建设实施方案论证工作,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工程建设顺利按计划进行。
3.4 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3.5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应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计划要求或施工规范操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
3.6推行科技进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技术因素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复杂多样性造成了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多样性,现实工程建设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质量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分析研究,作出处理结论,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投产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明明. 浅议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6)
论文作者:颜玉,李喜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序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