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6.25%,观察组(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缓解骨痛症状并优化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162-02
肾性骨病是肾功能减退引起的体内维生素D及钙磷代谢的紊乱,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肾性骨病可造成骨骼的严重损伤,引发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为进一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理想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64例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肾性骨病患者。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1~63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肾性骨病诊断标准[3],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剔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重要脏器疾病者。将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8.57±2.17)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7.63±2.4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认证并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血量200~240mL/min,透析时间3~4h/次,2~3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采取一次性血液灌流器,采用20%肝素盐水预洗导管,上机前25mg肝素抗凝,血量200mL/min,血流经灌洗器时,追加肝素10mg/h,直至透析结束。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骨痛症状明显好转,皮肤瘙痒情况明显消失。有效:骨痛症状基本改善,偶有皮肤瘙痒情况。无效:骨痛症状、皮肤瘙痒情况无改善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临床总有效率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2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8%(P<0.05),见表1。
3.讨论
肾性骨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且随着反复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骨痛的症状愈发严重。临床上关于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甲状旁腺技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酸碱平衡紊乱、铝中毒等有关[4]。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包括维持体内血钙磷代谢平衡、纠正甲状旁腺增生、预防和逆转骨外钙化等[5],临床研究[6]表明血液透析治疗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疗效有限。
血液灌流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可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的各种内毒素和代谢废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7]。本研究中,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6.2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与单独行血液透析治疗相比,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疗效显著,与文献报道[8]相吻合。肾性骨病患者体内中较多的炎性因子,是造成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而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自我净化能力较弱,无法清除这类炎性因子。通过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吸附和滤过作用,可有效清除各类外源性和内源性有害因子,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文芝,张九峰.维持性血液透析致低转运性肾性骨病的诊疗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7):113-116.
[2]罗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干预策略[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10):580-582.
[3]贾彦诺,高志华,徐然东,等.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2(11):3182-3184.
[4]刘维佳,黄俊波.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效果分析及对患者炎症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血钙/磷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3):237-240.
[5]孙高中.高转运型肾性骨病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其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2(21):1825-1827.
[6]毕晓红,吴岚,王文峰,等.不同血液灌流连接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3):1745-1747.
[7]王飞,张军.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25(2):164-165.
[8]白洁,王淑芳,郑丽莉,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7,28(6):545-548.
作者简介:李军(1981.8-),男,硕士,主治医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病内科.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骨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甲状旁腺论文; 率为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