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铁路运营负担的不断加重,导致对各项标准以及使用时间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有部分地区线路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直接影响了铁路的运送能力。国外铁路运输侧重于高速铁路和重荷载铁路,铁路路基技术施工建设要求标准非常高,但是我国在此领域的发展十分受限,没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作为依据。
关键词:铁路路基;施工技术;防护措施分析
引言
文章介绍了铁路路基主体的施工技术标准及要求,基于路基试验与地表处理的技术基础,对具体条件下路基情况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解析,从坡面防护、冲刷防护、风沙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铁路路基防护措施,以供参考。
1铁路路基概述
1.1铁路路基技术要求
路基建设主要技术标准就是路基的平面宽度和边坡的坡度。路基的平面宽度关系着铁路建设的占地面积,同时也影响整个铁路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根据我国现行的关于铁路路基的建设标准,标准轨道的单线铁路中,直线路段路基宽度为4.9m~6.7m,路肩宽为0.4m~0.6m,曲线路段路基宽度则要根据曲线半径大小来进行适当调整;双线铁路中,两线中心距离为4m至4.8m。路基的坡度大小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路基坡度与边坡高度和地质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边坡高度和地质条件决定着不同的路基坡度,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边坡高度低于20m,并且有着良好的地质条件,则边坡坡度为1:1.3~1:1.5之间;边坡高度高于20m,就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算,使其符合安全标准。
1.2铁路路基施工工艺
铁路路基施工前,应当选取一段具有代表性且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的路段进行路基试验,通过对该路段进行相关填筑压实等试验,有效检验路基的合理参数等技术标准,从而选定填层厚度、机械最佳组合、压实遍数等数据,用于指导整个铁路路基建设。路基填筑前,要根据相关设计标准与具体规范,适当合理的处理路段的地表,另外要通过增设褥垫层与防水土工布等措施,解决工程建设的排水问题,减少因积水造成的路面沉降等问题,为路基施工打好基础。在填筑路基时,要使路基平整,需要经过分层填筑、洒水晾晒、机械碾压等多道工序,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质量检测,符合质量标准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关于路堑的施工,要充分考虑施工路段地质条件,并结合山体地形采用合适的施工方式进行开挖,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施工机械。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2.1 路基试验
路基试验一般会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分析,正常要求是超过200m的路段,作用在于保证最终试验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经过专业的试验,对于整体的含水率、夯实程度、松紧程度都能进行合理的把控,同时各项专业设备也都有相应的配套设置以及装置,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路基地表的处理
要想确保路基建设的稳定性,正式施工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清除地面的杂草、淤泥、土壤等,保证路面的干净、清洁,为后续正常施工奠定基础。要想不影响正常施工,应该提前设置好排水设施。
2.3 具体情况分类
2.3.1 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客运专线路基建设要求采用双控压实的处理方式,同时铁路线路施工过程中关于国际性的要求标准比较高,路基建设区域不同,需要设定不同的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等。根据各个单位的施工建设对路基的填筑试验段进行压实处理。施工场地不同,土质不同,通过实验发现密度以及含水量处于最佳范围内,能够合理地把控施工现场的含水量、铺设厚度,并且通过夯实机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得出夯实度以及碾压次数之间存在的关联,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施工建设。铁路运输管理使用的材料非常多,还有一些细砂、粉尘等,整体试验环节不符合标准,后续通过全面的探究分析对其进行了专业的处理分析。山坡土属粗粒土能够充分地应用在重型实验中,可以作为专业的材料,经过压实处理之后,整体的孔隙率非常高。整体测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山坡土属粗粒土能够作为衡量压实系数K以及地基系数K30的关键指标。
2.3.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高速铁路的运行要求标准比较高,包括轨道的平稳性、专业连接等。路基对于铁路施工建设而言十分重要,也是轨道承受重量以及列车荷载水平的专业依据,在线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路基尺寸不合格,必定会导致道路轨道交通不合格,运行不稳定。高速铁路路基建设对于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保证静态平稳,另一方面则要求动态平稳。通常铁路路基都是根据强度进行设置的,变形控制对于高速公路路基建设而言有很大的帮助,各项因素的控制管理也有相应的作用。日本东海新干线整体的运行效率为220km/h,在整个设计阶段对其进行专业加强处理,路基的强化处理没有得到重视,后续才会发生路基下沉,出现各种危害,道路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30km以上的进行专业修正,在10年的时间内出现了200多次中断情况,整体的行车速度也降低到100~110km/h。此外,还需要认识到路基刚度的合理性和列车稳定性运行之间存在的关联。列车的运行速度越快,路基的刚度要求标准就会越高,弹性就会不断降低,因此路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刚度的变化情况,合理规避可能出现的刚度问题。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路基不但需要承受轨道的荷载,还需要承受相应附属物的荷载,并且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承受的荷载力非常大。因为路基长期暴露在外,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制约,主要有雨雪天气、地震损害等。只有保证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路基工程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不断降低维修的可能性,才能合理地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保证整体的安全性。
3铁路路基施工的防护措施
3.1边坡防护
边坡是铁路路基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是为了保证路基稳定而建设的。边坡对铁路路基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决定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边坡岩体的地层和岩性等是其内在因素,形态改造、气候变化、人为因素等是外在因素。边坡岩体的地层和岩性的不同决定边坡工程地质的不同特征,同时地层的差异往往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不同地层和岩性构成的边坡,有着不同的稳定性,如易滑地层(千枚岩、片岩等地层)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较差。施工路段地质构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边坡的稳定性,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地区,其边坡稳定性较差。
3.2路基支挡
路基支挡也是一种用来保证路基稳定的建筑物,它通过支撑、加固填土或山体土坡,达到稳定的作用。在铁路路基建设中,路基支挡主要用于加固山坡、基坑边坡和河流岸壁,同时,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时,支挡结构还能起到阻挡不良地质体的作用。在路基支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以保证其质量。施工前应适当修整边坡,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要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挡工程所需材料;在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应选择适宜季节进行集中施工;当施工设计明显与地质情况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
结语
通过对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防护措施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铁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还有待提高,有关人员应该从铁路路基施工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施工及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丹丹.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3(07):52-53.
[2] 常文江,乔金柱.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沉降的预防[J].民营科技.2011(02):163-164.
[3] 凌成.铁路路基相关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07):171-172.
论文作者:王金雷,刘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路基论文; 铁路论文; 稳定性论文; 路段论文; 地质论文; 防护论文; 地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