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樊晓丽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樊晓丽

(静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甘肃 平凉 743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大幅提升仅使用针灸治疗的总有效率,加快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手法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335-0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一类分型,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软组织损伤等导致了颈神经根和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刺激,为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尤在中老年人群中好发,但近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重,该病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我院采取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为(44.6±5.8)岁,平均病程(2.7±1.2)年;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44.9±5.1)岁,平均病程(2.4±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手法治疗。观察组在进行针灸前给予手法治疗,使患者的软组织得到放松,令患者坐直,用拇指指腹与中指指腹点按风池、扶突、肩井等穴位,然后对患者的颈部及肩部肌肉进行提拿舒筋,再将双手置于患者颈顶部,用力向上端提,并缓慢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旋转,最后以叩击手法拍打患者颈肩部,每次治疗约30分钟。然后进行针灸治疗,用长1寸的银针向患者的双侧风池及痛点施针,采取斜刺或直刺的方式下针,刺激强度不可过大,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治疗时间约为30分钟。参照组患者的针灸治疗方式与观察组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7次为一疗程,每天1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1.3 疗效标准[2]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明显好转,功能恢复至正常为治愈;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体征有所好转,功能基本恢复为显效;症状部分消失、体征有所改善,但存在部分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3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χ2=11.294,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软组织损伤,进而导致对颈神经根及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刺激,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颈椎间盘的退变(多发生于30岁以后),从而导致病理性改变,包括椎间盘突出、形成骨赘等;椎间盘退发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从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出现[4]。由于受到椎间孔内退变性骨赘的压迫,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痛、头昏、眩晕、重听及耳鸣等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颅脑征象。

通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受压时可由另一侧的椎动脉代偿,因此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在,椎动脉会由于其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或颈椎、韧带病变)而导致椎动脉管腔变窄或出现痉挛,使这种代偿失去作用,引起缺血症状。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眩晕、头痛、视物旋转或晃动感、耳鸣等,并且往往会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慌、血压改变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5]。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以牵引治疗、手法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等方法,或联合多种方法相互配合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使用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大幅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中骨科的常见疾病,且近年其发病率呈现出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患者的颈部经常有严重疼痛感,甚至有头晕、昏厥等症状出现,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有针灸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等,但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目前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最好,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是目前临床中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江,张关弘,卞阿慧.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60-61.

[2]张同德.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8):93-94.

[3]程少丹,罗金寿,陆念祖,等.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410-413.

[4]康兴茂.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7):134-135.

[5]张志兰.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454-455.

论文作者:樊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  ;  ;  ;  ;  ;  ;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樊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