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数学教育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发展小学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是经济高速发展之下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转变,要求不以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是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评判为主。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形成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角色的转变,带动着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觉醒,是实现小学数学素质化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
引言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以应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应该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优化和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的改变,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在教学方法上,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教育理念如果没有更新,教学方法就陈旧落后,教学效果就不高,甚至是无效教学。我们必须狠下功夫,抓好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上,我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后,通过留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思考空间,交流分享的机会;再联系生活实际,老师的点拨;问题得以解决。
2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优化措施
2.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比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可先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出示投影让大青蛙吃56只害虫,小青蛙吃30只害虫。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最好的铺垫作用。其次创设操作情境。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8的组成”时,在原有讲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拿出8根小棒,把它分成两部分,分的方法越多越好,并动口说是怎么分的。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得出7种情况。再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第一步,指导学生按“凑十”的需要操作小棒,根据要把九根小棒“凑十”的需要,引导把2根分成1根与1根,把其中的1根放到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1根合并成11根;第二步,让学生用出声的语言,较详细的口述操作过程;第三步,要求学生脱离实物,通过表象默默地想操作的过程;第四步,引导学生压缩、简化说与想的口算过程。这样通过动手和动口,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凑十法”的算理。
2.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加深理解数学内容
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感觉,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学生数学感觉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扩散性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做题的阶段了,而是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把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到课堂上,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备课阶段要设计合理的课外活动与形式,在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案例和互动中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十以内的数的分与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投篮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在投篮过程中,让学生回答小组进了几个球,没进几个球,筐里还剩多少球等问题,并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其找出原因,及时修正,鼓励学生找到自信心,不要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
2.3注重动手实践,促使学生学会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创设活动化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操作,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创”,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4营造良好氛围,把赏识和鼓励带进课堂
赏识犹如阳光,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和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哪些让老师头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慎言慎行,于点滴之间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去挖掘、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许,老师的一个鼓励眼光、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关心的抚摸、一个微笑、一次赞许的手势,都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都会在孩子们身上激起滚滚热浪,成为他们向上的动力。我班有个小黄同学,刚接班时我就关注到了他,他上课发呆、不按时交作业、考试不及格,但课外出奇的活泼,(学生悄悄告诉我说是问题学生),当时我一笑了之。后来,我在上新课时发现,他能专注十几分钟,尤其在新授部分,积极投入,也能正确抢答。于是,我住抓住这点,因势利导,课堂上多鼓励表扬,课下与他聊天,告诉他:“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很欣赏你,你一定能进步,别人能做到的,你一定能做到”。对于他的每一次进步,如上课能主动和其他学生交流问题,按时交作业,并且字迹写工整等,我在同学面前都及时给予他表扬和肯定。慢慢我发现,他喜欢上数学课了,也能主动和我交流,期末考试竟然考了83分,于是,我给他和100分同学一样的奖励。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心感受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结语
多元化的教学法,有利于激活小学生思维,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保障,教学质量也会因此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政武.浅谈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起点[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73.
[2]叶昌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74.
[3]潘雪莲.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N].发展导报,2018-10-30(19).
论文作者:黄雨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梯形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情境论文; 操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