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永平

(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摘要】目的:对比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注射治疗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成功止血率、48h再出血率分别为80.35%、21.42%;观察组成功止血率、48h再出血率分别为96.42%、3.57%,两组患者的成功止血率、48h再出血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安全性较高(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通过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内镜;止血夹;注射治疗;治疗效果

Endoscopic hemostatic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Wang yongping

Heji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luzhou, sichuan, 646200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endoscopic hemostatic clamp therapy, injection therapy for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of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randomly choose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112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s injection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hemostatic clamp,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48 h and bleeding rate of successful hemostasis rate are 80.35% and 80.35% respectively; Observation group, 48 h and bleeding rate of successful hemostasis rate are 96.42% and 96.42% respectively, the succes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top bleeding rate, 48 h and bleeding rate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gastric perforation occurred during treatment, treatment of security is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treated by endoscopic hemostatic clamp can obtain ideal effect,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hemostasis, to reduce the bleeding rate agai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peptic ulcer with bleeding; Endoscopy; Hemostatic clamp; Injec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

临床危重症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性溃疡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在短时间内止血可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1]。最近几年,随着急诊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不但能够短时间内明确出血位置以及病因,并能利用内镜直视通过针对性的止血对策进行止血,不但可促进治疗预后获得明显改善,还使输血量有效减少[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患者在入院时均存在黑便、呕血等临床表现,通过内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疾病;男患者60例,女患者5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9岁,中位年龄为(43.33±5.32)岁;混合型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40例,胃溃疡52例;通过分析Forrest内镜分级如下:Ⅰ级15例,Ⅱa级30例,Ⅱb级28例,Ⅱc级18例,Ⅲ级21例;将经后续治疗确诊为恶性病变、只有临床诊断缺乏内镜检查结果、内镜检查溃疡全貌显示不明确等患者全面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按照医学伦理学原则,所有患者对本次治疗均知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溃疡类型、内镜分级、检查方式、排除标准等方面的临床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方法

选择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GIF-Q260型电子胃镜或者GIF-H260型电子胃镜进行检查,止血夹推送器选择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HX-5QR-1型号,止血夹选择同一公司生产的HX-610-090型号或者HX-610-135型号,选择Wilson-cook公司生产的粘膜注射针。

观察组通过内镜下止血夹治疗,首先通过胃镜给予常规检查,在找到出血点后通过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给予多次冲洗,使出血情况明显减少,同时把积血清理干净,获得清晰的手术事业。对出血病因、速度、位置等进行观察,并给予镜下分级。通过内镜钳道在内镜前端送出推动器,并把金属夹张开对准病灶后,轻轻安放同时给予加压处理,收紧操作后将金属夹断离,利用金属夹紧箍病灶附近的组织,使血流截断。通过分析病灶的实际情况,将1~4枚金属夹放置后进行5min的观察,确保出血情况能够全部停止且粘膜上直立止血夹后,再将诊疗操作结束。

对照组通过注射止血进行治疗,通过胃镜对病变组织进行观察,在胃镜的辅助下通过粘膜注射针将1:10000肾上腺素进行注射治疗,通常情况下,会在溃疡出血位置的裸露血管旁以及周边位置实施注射干预,注射位置为3、4点,0.5~2.0ml/点,直到周边粘膜以肿胀变白呈现后,出血症状停止,且进行5min的观察,确保无出血症状后,才能够完成诊断治疗操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完成上述治疗后,均通过内科常规药物给予临床治疗,通过泮托拉唑40mg给予静脉滴注,每天2次,同时实施输液干预,若患者疾病需要,则需要给予输血等治疗干预。

1.3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

治疗后,成功止血的判定标准主要如下: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出血停止,且脉搏、血压往正常状态恢复,未出现大量黑便以及呕血症状,治疗后3~5d后粪便慢慢转为黄色,检查大便隐血以阴性显示;若达不到上述标准,则代表止血失败。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成功止血率与再次出血率,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采用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止血率与48h再出血率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的成功止血率明显较高,其48h再出血率明显较低,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止血率与48h再出血率

2.2并发症

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严格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脉搏加快、面色苍白、腹胀、腹痛等症状;直到康复出院,未发现患者出现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慢性胃肠道疾病中消化性溃疡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病灶位置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或者尾部位置。消化性溃疡疾病并发症中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相对于胃溃疡来说,十二指肠球溃疡比较容易出现出血情况[4]。通常情况下,消化性溃疡的首发症状均以出血为主,临床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疾病中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还可利用急诊胃镜辅助实施局部止血,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5]。内镜检查对于溃疡出血位置可准确的定位,并通过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止血干预,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主要是采用热凝固、注射治疗、局部药物喷洒治疗等干预。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进步,内镜下止血治疗开始广泛的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治疗中。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止血属于机械止血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金属小夹一并压紧周围组织与出血血管达到阻断血流的效果,该治疗方法的作用于外科血管缝扎基本相同,可有效止血。通常患者在接受治疗的1~2周后会形成局部肉芽并自然脱落[6]。

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通过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大部分国内的研究资料均表示该治疗方法的止血率高达90%以上,且不会造成粘膜变性,对溃疡愈合以及修复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息肉残蒂出血与血管性喷血的临床中通过止血夹进行治疗可获得再出血率低、止血快速等优势。对于裸露、渗血、喷血等血管比较适合采用止血夹治疗[7]。手术操作者在通过止血夹进行止血治疗期间需要对出血病灶与止血夹接触角度、止血夹释放位置等进行良好的掌握,防止出现再次出血的情况。治疗期间要保持清晰的视野,确保出血灶得到全面暴露。手术操作者还需要全面张开止血夹,尽可能使病灶与出血位置的角度以直角呈现,不可低于45°,防止止血夹出现脱落的情况[8]。止血夹在放置期间要使两脚与粘膜顶紧,箍紧病灶与附近组织达到截断血流的目的,止血夹能在粘膜上直立作为成功放置的标准,同时要确保具有清晰的视野。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可适合用于血管显露活动性出血的临床治疗中,也获得一定的效果,其通过压迫血管的方式达到血管收缩的效果,从而加快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内血小板凝聚等速度,但是内镜下实施肾上腺素盐水局部注射会导致局部肿胀。因此,应该根据患者出血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止血方式进行治疗。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对照组的成功止血率分别为96.42%、80.35%,观察组的成功止血率较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48h再出血率分别为3.57%、21.42%,观察组48h再出血率明显较低(P<0.05)。

研究表明,相对于内镜下注射治疗来说,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由于本次研究的案例较少,对于其是否具备推广意义,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后方可明确。

参考文献:

[1]贺道兴,汪小燕,刘有理.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45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v.20 01:143-144.

[2]谭细生,李刚,王新仁,聂莉华,徐惠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v.54 02:30-32.

[3]杨洪伟,徐世琴,黄林,邓树忠,黄松.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v.21 02:178-180.

[4]晋颖.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v.21 04:624-625.

[5]汤小芳,黄思斯.中药健脾止血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1例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v.39;No.191 05:56-58.

[6]丁世华,郭海建,吴东海,曾理,刘俊.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内镜止血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v.18 05:614-616.

[7]肖晓惠,苏林兴,黄飞莺.无痛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5,v.27 02:94-98.

[8]汪敏,樊林,萝莉.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v.8;No.81 05:126-127.

论文作者:王永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  ;  ;  ;  ;  ;  ;  ;  

内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永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